“逆襲”糖尿病,這是治療糖尿病最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
大家都喜歡叫我小胖,22歲大學畢業后我成為一名普通的北漂一族,開始為夢想打拼奮斗。總以為疾病離自己很遙遠,不良的生活方式在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我的日常飲食便是各式各樣的快餐,例如兩個六層的牛肉漢堡王、兩份蓋飯、炸雞啤酒更是家常便飯,同時經常熬夜甚至通宵,長期久坐,有時候可以長達一個月不見陽光。
就這樣3年的時間,我的體重從130kg飆升到160kg,肥肥的大肚腩開始讓自己走路氣喘吁吁,行動不便。
緊接著開始感覺異常疲憊,走路沒有力氣,開始口干,不論喝多少水都不解渴,并且“嗜糖如命”,特別喜歡喝甜飲料,甚至一次可以喝兩瓶1.5L果汁飲料,一天飲水量可以達到5L,并且不停地上衛生間,同樣的食量,體重卻一直在下降,一個月的時間體重下降到146kg。
我當時并還沒有在意,直到有一天,我開始腹痛、惡心、嘔吐,急診來到醫院檢查“糖化血紅蛋白12.7%,空腹血糖19.89mmol/L,尿酮體3+”,醫生給下了最后的“判決書”——糖尿病,糖尿病酮癥。
從那之后我開始輸液、打胰島素、監測血糖,逐步開始吃所謂的糖尿病餐,完全“無油無鹽,沒滋沒味”的食物。從“審判”公開的那一天,焦慮低迷的情緒像一團烏云一般,揮之不去。
我剛26歲!我就要步入糖人的隊伍了嘛,我不相信!于是,我正式開始了我的糖尿病“逆襲之戰”!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邁出減肥第一步,3個月的時間我完全擺脫原來的生活習慣,減重23kg,從最開始一天4針胰島素注射,一個月后改為一天3次口服藥,3個月后奇跡般完全停藥,血糖全部達標。
我的“逆襲之戰”初見成效并將持續下去,糖尿病這個“甜蜜的負擔”改變了自己。
近年來,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不斷攀升,截至2013年,中國18歲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0.4%,即13.8億人口中有1.4億糖尿病患者,位居全球第一,且仍有63%的糖尿病患者未得到確診。
而飲食干預控制體重是針對2型糖尿病最簡單、最有效、最經濟的首選干預方式,是2型糖尿病治療中貫穿全程的基石。
小王的糖尿病治好了嗎?糖尿病可以根治嗎?
答案是否定的!根治和逆轉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根治:不但不需要服用降糖藥,而且即使是吃蛋糕、喝甜飲等,血糖依然保持正常。
逆轉:不用降糖藥,血糖正常,但仍然需要飲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預。
因此,目前糖尿病可以逆轉,尚不能根治!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異常)和新確診的2型糖尿病早期是最佳逆轉時期,通過合理干預之后,不少糖友可以達到“裸奔”的效果,也就是不服藥、不注射胰島素,血糖依然達標。
當然,對于具有一定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合理治療之后,即便達不到“裸奔”的效果,但可以達到減藥、減少并發癥的結果。
糖代謝狀態分類(WHO 1999)
注:IFG和IGT統稱為糖調節受損(IGR,即糖尿病前期)
在2型糖尿病中2/3是肥胖者,其中60%肥胖患者有糖耐量異常。
從肥胖到糖尿病僅僅一步之遙,即肥胖→糖調節受損→2型糖尿病。
《柳葉刀》雜志曾在2017年12月發表一篇文章,證實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減重使糖尿病得以逆轉。研究證實,2型糖尿病的緩解在那些減掉更多體重的參與者中更加普遍,具體數據如下[1]:
實驗對象 | 實驗結果 |
體重增加組 | 0%的人獲得緩解 |
體重減輕0~5 kg組 | 7%的人獲得緩解 |
體重減輕5~10 kg組 | 34%的人獲得緩解 |
體重減輕10~15kg組 | 57%的人獲得緩解 |
體重減輕超過15 kg組 | 86%的人獲得緩解 |
減輕體重之所以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糖尿病癥狀,是因為,胰腺周圍堆積的脂肪會給器官中控制血糖水平的β細胞帶來壓力,使它們停止生產足夠的胰島素,從而導致血糖水平失控。
因此,發現血糖異常,不要害怕,及時進行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是可以逆轉糖尿病的。
對于體重超重或肥胖,久坐的上班族等人群,可以定期去醫院做糖耐量試驗,進行糖尿病篩查,如發現血糖異常,立即行動起來。
盡早逆轉2型糖尿病,努力實現“治愈”糖尿病!
誰說糖尿病不能再回到從前?在糖友的心里,長期和糖尿病在一起的歷程,就好比是一個走下坡路的過程,患上糖尿病以后,病情必然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大家的情況其實都差不多,之間的差距和不同無外乎就是有的糖友“坡”陡些、下滑的速度快點,有的糖友“坡”平緩些,下滑的速度慢點,這就是糖尿病病友的“宿命”……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事實可能被打破了。糖尿病真的可以實現逆轉。
糖尿病“宿命”論的得出,說明糖友還沒有對糖尿病大徹大悟,還是對糖尿病的認識不深,雖然對糖尿病知之不少,但是仍然還存在著不少的誤區。
2型糖尿病的血糖為什么可以再回到從前?降血糖主要依靠胰島素來發揮作用,糖尿病的發生根源就在于身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出了問題。在我們的胰腺當中,散落分布著很多“細胞團”,醫學上又稱之為“胰島”。
在這其中有兩種細胞很重要:一種是A細胞,它主要是負責產生“胰高糖素”,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這是個升高血糖的東西;另一種是B細胞,它就是負責產生“胰島素”的細胞,胰島素就是負責降血糖的“工作”核心力量。
正常情況下這兩種細胞比例適當,產生出來的胰高糖素和胰島素的數量也相當,二者相互制衡,才保持了血糖的穩定局面。
可是當我們體內的血糖升高的時候,這個平衡的局面就被打破了,胰島內部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主要是B細胞“隊伍”出了大問題:
一部分B細胞受不了高血糖的“破壞”,直接“陣亡”;
一部分B細胞叛變了“革命”,加入了A細胞,步入了升血糖的隊伍;
一部分B細胞“隱姓埋名”、“悄無聲息”,等待時機成熟時再“東山再起”;
這樣一大部分的B細胞都不能產生胰島素了,就只剩下很少一部分的B細胞保持“本性”、“死撐堅守”,但畢竟人少力不從心,胰島素的產出數量大大減少,降血糖的力量越發薄弱,血糖隨之就出現了“節節高”的現象,這也就是糖友所認為的糖尿病走上了下坡路的“宿命論”說法。
然而這個“宿命論”是可以被打破的,糖尿病只要處理地好,就可以被逆轉,可以讓糖尿病再回到重前。
糖尿病真的可以逆轉目前發現在合適的時間給予合適的治療,“叛變”的、“隱姓埋名”的B細胞還是可以“不忘初心”,再次恢復B細胞的本性,重新再回到以前的樣子,開始生產胰島素,胰島素的數量多了,讓失衡的血糖可以再度恢復平衡。
長期以來,2型糖尿病進展被認為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疾病進展需要越來越多的口服降糖藥,并可能最終需要胰島素治療。基于現有的研究,減肥是控制和逆轉2型糖尿病的主要有效方法,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存在超重問題,減肥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達到血糖控制并改善其他健康參數。
發表在《糖尿病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僅僅通過減少飲食攝入,β細胞功能(通過胰島素水平測量)和空腹血糖水平就能完全正常化。最近公布的一項臨床試驗提到,46%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長達6年的體重管理干預后疾病恢復并長期維持。
《柳葉刀》雜志發表的臨床試驗DiRECT的一年隨訪結果:采取積極的飲食限制管理,可以使近半數受試者實現糖尿病癥狀的完全緩解,而且很可能不再依賴藥物治療!在12個月內如果能減肥15公斤以上,糖尿病癥狀的緩解率更是達到86%!《柳葉刀》同時配發的評論文章也表示,這一結果支持了飲食限制作為非藥物手段,變革糖尿病的治療,但最好在確診糖尿病后盡早開始進行。
《細胞》雜志刊登科學大發現:趕緊管住嘴!科學家發現熱量限制飲食可以從多方面逆轉2型糖尿病,不少讀者都表示,這不就是靠餓治病嗎,不是啥新鮮事……可是本次試驗證明,有效控制飲食能徹底緩解糖尿病,這可是現有的各種降糖藥都無法做到的!
下面是一附院內分泌科在肥胖和超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收集到的一些證據。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雖然我們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但一附院內分泌科的各位醫師在臨床工作中逐漸摸索了一套完整系統的方法幫助這些糖尿病友逐步擺脫糖尿病,走向良好控制,在此祝愿所有糖尿病友早日找到恢復健康的鑰匙!
看了上面的證據相信糖尿病友絕對有了管住嘴的動力,接下來可就看實際行動了哦,在此為各位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友加油……前提是先向醫生咨詢,可不要自己胡來!
何時才是逆轉糖尿病的最佳時機?剛剛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時期,是逆轉的糖尿病的最佳時期,通過合理治療之后,不少糖友可以達到“裸奔”的效果。
對于具有一定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實也并沒有失去逆轉的機會,通過合理治療之后,即便達不到“裸奔”的效果,但退一步也可以收獲減藥、減少并發癥的效果。
總結出來一句話:任何時間,只要你有逆轉糖尿病的想法都不晚,不論你患糖尿病的時間有多長,都可以進行嘗試。
逆轉糖尿病,應該如何做?1.可以依靠自己。主要就是限制每日食物攝入量,這需要循序漸進,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逐步達到我們規定的每日飲食量,并長期堅持下去。
如采用極低能量飲食,每日攝入800千卡,對于肥胖合并有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緩解肥胖,同時又有逆轉糖尿病的功效,可以和外科減重手術的效果相當,免去動刀之苦,豈不很好。
800千卡的是多少呢?
每100克(2兩)米飯約提供115千卡,每100克(2兩)饅頭約提供200千卡,每100克(2兩)各色蔬菜約提供20千卡,瘦豬肉每100克約提供150千卡。
各位糖友可以根據食物的能量數據來進行組合自己的食譜。
但需要注意的是:極低能量飲食不滿 1 年體重反彈現象尤為明顯,所以長期的堅持很重要。
2.可以靠醫生。對于患糖尿病沒多長時間,血糖高,癥狀典型,可以通過強化治療,也就是通過采用藥物和胰島素的辦法,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治療時間1-2周或根據情況適當延長。
通過上述方法,不少血糖高的糖友就會出現糖尿病逆轉的情況,不吃藥、不打針,“裸奔”的情況下,血糖仍然可以在正常范圍之內。
當然,血糖正常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要長期堅持的,否則逆轉了的糖尿病,還可以卷土重來。
另外,肥胖的成年2 型糖尿病患者首先盡量通過生活方式及藥物治療,如果血糖仍然控制不佳,可以考慮代謝手術治療。減重手術治療可明顯改善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可使部分糖尿病發生逆轉。
重點知識
任何時間,你有逆轉糖尿病的想法都不晚,不論你患糖尿病的時間有多長,都可以進行嘗試,若是獲得逆轉糖尿病的效果,也萬萬不可“好了傷疤忘了痛”,依然需要持之以恒,長期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以防糖尿病再次登臺亮相。
若是沒有獲取逆轉糖尿病的預期效果,也并不用失望,有付出就必定有回報,這次的努力和嘗試,會大大減少藥物的使用、改善血糖的控制,減少并發癥的問題,為我們的健康也鑄就了一道很好的防線。
您需要堅持以下幾點生活習慣:
1
維持健康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重的目標是3~6個月減輕體重的5%~10%。消瘦者應通過合理的營養計劃達到并長期維持理想體重[2]。
2
保持合理膳食:控制總熱量,限制甜食、不健康脂肪的攝入。
3
堅持規律運動: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減少坐姿時間,每周150分鐘(如每周運動5d,每次30min)中等強度運動,即運動時有點用力,心跳、呼吸加快但不急促,其心率達最大心率(最大心率等于170減年齡)的50%~70%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騎車、乒乓球、羽毛球等。
4
保持合理膳食:控制總熱量,限制甜食、不健康脂肪的攝入。
糖尿病的逆襲,需要糖友與醫護人員良好溝通與密切配合,五架馬車缺一不可。當然,即使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取得了初步勝利,仍然需要堅持下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管理自己,定期監測血糖。
根據最新版《生酮飲食干預2 型糖尿病中國專家共識》,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生酮飲食可有效減輕體質量、降低血糖、減少血糖波動、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代謝指標、改善生活質量。
什么是生酮飲食01生酮飲食是一種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為主,輔以適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飲食方案。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生酮飲食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目前已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腫瘤、自閉癥、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病、多囊卵巢綜合征、腦脊髓損傷等多種疾病的治療中。
生酮飲食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02適應證
年齡18~65周歲,超重或肥胖(BMI>24 kg/m2),體脂率高于同齡正常標準,肝、腎功能正常,無嚴重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2型糖尿病患者。
禁忌證
禁忌證又分為代謝禁忌與一般狀況禁忌。
代謝禁忌
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肉毒堿缺乏癥、肉毒堿棕櫚酰基轉移酶Ⅰ或Ⅱ缺乏癥、肉毒堿轉移酶Ⅱ缺乏癥、脂肪酸β-氧化缺乏癥、中鏈酰基脫氫酶缺乏癥、長鏈酰基脫氫酶缺乏癥、短鏈酰基脫氫酶缺乏癥、長鏈3-羥基脂酰輔酶缺乏癥、中鏈3-羥基脂酰輔酶缺乏癥、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癥、卟啉病。
一般狀況禁忌
重要生命器官( 心、肝、肺、腎等) 功能嚴重障礙患者、胰腺炎病史、活動性膽囊疾病、中重度肝功能損害、頻發痛風、脂肪消化障礙、腎衰病史、懷孕和哺乳、正在感染或者體質非常差、不能配合的患者。
生酮飲食的結構03干預時長04
凈碳水化合物( 除外膳食纖維) : 小于100 g/d。
蛋白質: 1 g/( kg·d) 。
脂肪: 除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來源外,其他能量需求全部以脂肪給予,總能量參照基礎代謝率給予。對于脂肪攝入,應該從富含ω-3的食物中獲得脂肪,如三文魚、金槍魚、秋刀魚、沙丁魚等; 攝入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食物,如鱷梨(牛油果)、橄欖油。
膳食纖維: 每日推薦給予30 g膳食纖維,早、晚各15 g。
每天不少于2000 mL的飲水量。
每日補充適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每天保持適量運動。
實際應用時,可根據患者血糖、血脂和血酮水平、氮平衡、耐受性等情況進行個體化動態調整。以減脂增肌為目標,建議輔助無氧抗阻運動為主,不推薦大量、超負荷的有氧運動。由靜到動,由穩定到不穩定,由不使用器械到使用器械,循序漸進,以自我感覺尚輕松為標準。運動時間逐步延長,10 ~ 20 min/組為宜,1~2組/d即可。
生酮減脂一般分為3 個階段,內容如下:
營養干預的第一階段———啟動脂肪分解階段(即“啟動期”)
在啟動期,主要是通過合理的飲食調整(生酮飲食)、適度的運動和重塑健康生活方式,加上專業營養師的全程跟蹤指導服務,使受干預人群啟動自身脂肪分解機能,消耗體內堆積的脂肪,達到減脂、減重的目的。啟動期一般為2~12 周,考慮到較長時間低碳水飲食對人體的影響,超過12周未達到目標的可以暫停幾周,采取過渡期飲食模式再重新啟動。
營養干預的第二階段———減重過渡階段(即“減重期”)
在減重期,受干預人群基本達到或達到減重目標后,逐步由啟動期飲食向正常飲食過渡的階段。在此階段由營養師向患者傳授體質量維持的方法及注意要點,為防止體質量反彈做好準備。在此階段逐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供給,可以顯著減少腹痛、腹瀉等的發生。
營養干預的第三階段———體質量維持階段(即“維持期”)
維持期是受干預人群完成減重過渡期后,進入體質量控制、維持的階段。通過定期的回訪觀察患者體質量維持的情況,指導患者飲食和生活方式,防止體質量反彈。在整個過程中,減脂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監測血糖及其他代謝指標情況,及時調整藥物治療方案。生酮減脂任意一個階段,如果出現或患者難以耐受、出現肝腎功能改變、高尿酸血癥則為終止事件,終止后可以切換為過渡期飲食繼續觀察,或停止干預恢復正常飲食。
降糖、降脂等藥物的停藥/減量時機
05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酮干預的過程中,隨著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一般會出現血糖下降,控制良好的情況,可以根據患者的血糖的情況調整降糖藥的方案和劑量,甚至停用降糖藥物。隨著體質量、體脂率的下降,血壓、血脂、尿酸等代謝指標也會有獲益,可根據檢測指標調整相關藥物。
來源 糖尿病之友、 MMC管家、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糖尿病
參考文獻:
[1]Lean Michael Ej, Leslie Wilma S, Barnes Alison C, Brosnahan Naomi, etc. Primary care-led weight management for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DiRECT): an open-label, cluster-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London, England),2018,391(10120).
[2]賈偉平,陸菊明.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8,10(1):2-3.
[3]江波, 鄒大進, 馬向華, 等. 生酮飲食干預2型糖尿病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版)[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9, 23(03): 1-6.
科室簡介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創立于1989年,在賈淑琴主任帶領下成立,與消化科共用門診和病房(內二科),2003年獨立內分泌科門診,艱難發展。2006年獨立內分泌科病房,與消化科共用護理單元(十病區);醫院任命任衛東擔任內分泌科主任,內分泌科確立了以建成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團結協作的學習型團隊為目標,開展了胰島素泵治療、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糖尿病神經血管病變篩查,動態血糖監測等以糖尿病診治為主的醫療技術,不斷發展。
2011年內分泌科獨立成立24病區,在任衛東主任帶領下快速發展,先后開展了甲亢碘131治療、骨質疏松癥、矮小、內分泌高血壓、垂體疾病、性發育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等內分泌專業疾病診療,成為一個兼有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以治療內分泌疾病為特色的專業科室。
內分泌科現有醫生14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治醫師5人,住院醫師2人。碩士生導師1人,博士生(在讀博士)2人,醫生均為研究生學歷。有護士17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3人,有2名護士持有糖尿病教育專科護士證。
內分泌科年門診量4.3萬人次,目前門診開設了生長發育(矮小)門診、內分泌高血壓門診、糖尿病宣教(免費)門診、肥胖專病門診、甲狀腺專病門診,內分泌專家門診和普通門診。
內分泌科病房床位65張,年住院2049人次。科室是國家衛計委授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內分泌專業)培訓基地,是中華醫學會授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認證單位,糖尿病院內血糖管理培訓實踐基地,共青團河北省青年文明號。曾多次獲得過院級的“先進科室”、“先進護理集體”等稱號。
內分泌科于2014年7月9日創立了一附院內分泌科公眾號,持續宣傳健康知識,目前關注人數64079人,每天閱讀量在10000人次以上。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團隊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他人有所幫助
可以轉發到朋友圈或轉給有需要的人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本
微信公眾號
內分泌科醫辦室:0313-8041519
無恒難以做醫生,做任何學問都要勤奮和持久,學醫尤需如此。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之處在于,一舉手一投足都接觸病人,醫術好些精些,隨時可以活人,醫術差些粗些,隨時可以害人。一個醫生,如果不刻苦學習,醫術上甘于粗疏,就是對病人的生命不負責任。當然,就是勤奮學習,也不等于就能萬全地解決疾病。但無怠于學,至少可以無愧于心。
聲明:凡注明來源的均屬轉載,轉載只限于分享專業知識和醫學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者不應無償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rwdlln@126.com,我們會及時改正或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