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視點
衛健委: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
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關于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強化醫療機構感染防控的各項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院內感染發生風險,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通知》從七個方面對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政策動向
1. 國家藥監局部署開展2020年醫療器械“清網”行動
近日,國家藥監局印發2020年醫療器械“清網行動”工作方案,要求堅持“線上”與“線下”聯動、信息與產品結合的原則,強化落實醫療器械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管理責任和醫療器械網絡銷售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藥品監管部門屬地監管責任,加大醫療器械網絡交易監測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2. 醫保局公布14個長護險制度新增試點城市
近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擴大試點的范圍,原則上每省1個試點城市,在原試點的基礎了新增了北京市石景山區、天津市、山西省晉城市等14個市(區),試點期限為2年。(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3. 關于開展2020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動的通知
2020年5月15日是我國第27個“防治碘缺乏病日”,為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對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實現《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目標,近日,國家衛健委下發了關于開展2020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動的通知。(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4. 官方發文 公衛績效考核有變 重點查這12項
近日,甘肅省衛健委發布《關于開展2019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2項)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 》并提出績效評價的幾個重點,評價結果將作為核撥2020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的重要依據。(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企業動態
1.融資近5000萬美元,其主打在研療法被納入COVID-19臨床試驗
近日,挪威的生物醫藥公司BerGenBio宣布完成5億挪威克朗(約近5000萬美元)融資,以進一步開發其 AXL激酶抑制劑在治療多種未滿足醫療需求適應癥中的應用。值得一提的是, 英國政府近日要求在COVID-19 研發計劃ACCORD(Accorating COVID-19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中添加其開發的 AXL抑制劑 bemcentinib,在臨床試驗中治療COVID-19感染者。(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2. 投資匯橋資本領投6600萬美元,再度布局尖端醫療設備領域
近日,醫療設備公司Pulmonx宣布完成由匯橋資本(Ally Bridge Group)領投的6600萬美元融資,以推廣其核心產品Zephyr Valves植入式微創設備。新聞稿指出,Zephyr Valves是首款獲得美國FDA批準治療嚴重肺氣腫的微創治療方案。(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3.Taysha完成3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推進15款AAV基因療法開發
近日,位于美國德州達拉斯的Taysha Gene Therapies公司宣布完成3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以推進其15款腺相關病毒(AAV)基因治療的開發,治療中樞神經系統(CNS)的單基因疾病。此外,該公司還宣布與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SW)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共同推進其基因療法迅速進入臨床。(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4. 癌癥早篩獨角獸GRAIL獲3.9億美元D輪融資
近日,致力于早期癌癥診斷的明星公司GRAIL宣布完成3.9億美元D輪融資,以支持其檢測多種癌癥類型的液體活檢測試的開發和商業化推廣。自2016年以來,該公司已通過四輪融資籌集了超過19億美元,旨在通過癌癥早期檢測來降低全球患者的死亡率。(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藥訊快遞
1. 武田maribavir在華獲批臨床 用于移植受者治療CMV感染或疾病
近日,CDE網站最新公示顯示,武田制藥(Takeda Pharma)的抗病毒藥物在中國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適應癥為:用于治療巨細胞病毒(CMV)感染或疾病。maribavir屬于名為苯并咪唑核苷的一類藥物,該藥是一種口服可生物利用的抗病毒療法,目前正處于III期臨床開發,評估在伴有CMV感染且對當前標準的CMV治療藥物耐藥或難治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或實體器官移植受者中的治療潛力。(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2.亞盛醫藥HQP1351獲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用于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
近日,亞盛醫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公司核心在研品種HQP1351孤兒藥資格認定,用于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這是亞盛醫藥獲得的首個孤兒藥資格認定。(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3.連花清瘟一季度大賣15.42億 又在新加坡獲批
近日,以嶺藥業發布公告稱其收到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核準簽發的“中成藥”注冊批文,批準公司藥品連花清瘟膠囊符合新加坡中成藥標準注冊。2020年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被列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五/六/七版)推薦用藥。(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4. 俄羅斯本土研發抗PD-1療法Forteca獲批
俄羅斯BIOCAD生物制藥公司近日宣布,第一個由俄羅斯本土開發的PD-1抑制劑Forteca(INN:prolgolimab)獲得了俄羅斯衛生部批準上市,用于治療最具侵襲性的癌癥之一:無法手術切除的或轉移性黑色素瘤。(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研發進展
1.邁向糖尿病β細胞替代療法!升級版多能干細胞分化方案公布
近日,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德國糖尿病研究中心和慕尼黑工業大學等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優化版的多能干細胞分化方案,可在體外產生具有優異葡萄糖反應和胰島素分泌性能的β細胞。(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2. 與中國無關!新研究表明SARS-CoV-2早在2019年12月下旬就已在法國傳播
近日,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上的一篇文章表明,SARS-CoV-2早在2019年12月下旬就已在法國傳播。文章回顧性分析了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1月16日期間因ILI而住院的ICU患者的病歷,并得出疾病在2019年12月底就已經在法國人群中傳播這一結論。(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3. JAMA子刊:臨床試驗表明高劑量氯喹輔助治療重癥COVID-19患者時具有潛在的安全隱患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高劑量氯喹二磷酸鹽(CQ)作為重癥COVID-19住院患者的輔助治療時,具有潛在的安全隱患。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ffect of High vs Low Doses of Chloroquine Diphosphate as Adjunctive Therapy for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Infection”。(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4. 世界腦血管疾病診療的“硬核”突破 ——海軍軍醫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有望給中風患者帶來福音
近日,由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建民教授領銜的課題“中國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動脈治療的療效評估:一個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在線發表在全球影響因子最高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轟動。(詳見下方閱讀原文)
來源:醫藥地理、藥明康德、新浪醫藥新聞、賽柏藍、生物谷、生物探索、E藥經理人、健康報、中國政府網、動脈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