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證醫學證據、兼顧診療產品的可及性、吸收精準醫學新進展,制定中國常見癌癥的診斷治療指南,是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的基本任務之ー。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自2017年公布以來,有效地提高了醫生對結直腸癌標準化診治的認識,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結直腸癌的標準化診療水平。2020版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于4月25日正式與全國臨床腫瘤學工作者見面。對此,醫脈通特別連線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李進教授,就2020版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的下沉和推廣對結直腸癌患者的影響進行分享。
專家簡介
李進教授
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
亞洲腫瘤聯盟(FACO)主席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基金會理事長
CSCO前任理事長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學繼續教育學會腹部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醫脈通:CSCO系列指南一經推出就受到臨床醫生廣泛的關注和好評,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已推出三年,回顧這三年歷程,您有何收獲?
李進教授:《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推出后受到廣大腫瘤學同道、尤其是基層醫務工作者的歡迎。在結直腸癌專家、媒體、醫藥公司等各界支持下,目前已經開展了百余場指南巡講,為經濟和醫療欠發達地區“送醫上門、送知識上門”。通過這種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擴大了《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的應用普及。讓更多的臨床醫生通過學習指南更好地進行規范化診療,為更多結直腸癌患者帶來獲益。此外,巡講中收集的意見回饋以及國內外重大臨床研究數據也為指南的更新修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醫脈通:CSCO指南的下沉和推廣,對提高中國癌癥患者特別是結直腸癌患者預后有何積極意義?
李進教授:隨著腫瘤治療領域的不斷進步,包括卡培他濱、貝伐珠單抗、奧沙利鉑、伊立替康等在內的一系列藥物已經成為結直腸癌治療中不可或缺的“武器”。《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的出版,對幫助臨床醫生更加規范、合理地使用這些藥物提供了重要指導。本次《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的發布將有效提高行業內醫生對結直腸癌標準化治療的認識,對規范各地醫療機構醫生在結直腸癌標準化治療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國結直腸癌領域的標準化診療水平,改善結直腸癌患者的預后。此外,對于邊遠地區的臨床醫生,集中培訓存在一定困難。《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的發布有助于邊遠地區的臨床醫生更加便捷地提高診療水平,為這些地區的結直腸癌患者帶來獲益。隨著“健康中國”大背景的提出,以及李克強總理對提高腫瘤患者治療療效的要求,許多相對昂貴的腫瘤特效藥、進口藥均主動大幅降價并被納入了國家醫保目錄,其中不乏臨床效果較好、毒副作用較小的靶向藥物,如貝伐珠單抗、瑞戈菲尼、呋喹替尼和西妥昔單抗等。遵循臨床指南應用好這些藥物,給予腫瘤患者合適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這將有助于提高中國抗腫瘤藥物和診療策略水平。醫脈通: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已成為臨床醫生尤其是基層醫生重要的指導書籍,對于基層醫生如何應用指南您有何建議?
李進教授:對于基層醫務人員,通過開展科研項目接觸到國際最新的研究資料存在一定困難,因此《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的指引能夠幫助基層醫務人員更加規范地進行診療。基層醫務人員只要跟隨指南進行診療,就能讓結直腸癌患者的疾病獲得最佳的改善。對于學術水平更高的基層醫務人員,需要在遵守指南基本原則的情況下進行更多的探索,追求個體化的診療。遵循指南進行臨床決策,是基層醫務人員規范診療行為、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規避醫療風險,降低醫療費用的有效方法。此外,基層醫務人員的意見十分重要。CSCO指南工作委員會相信基于證據、兼顧可及、結合意見的指南更適合我國的臨床實際。我們期待得到大家寶貴的反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