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咖線上談——論阿片類藥物在抗傷害性刺

本次線上會議特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黃文起教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徐世元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黑子清教授、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鄭利民教授、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劉友坦教授、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李元濤教授、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程明華教授、潮州市中心醫院黃曉光教授、汕頭中心醫院張舟教授、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張良清教授、東莞市人民醫院張曙教授、中山市人民醫院李斌飛教授、佛山市中醫院羅富榮教授、順德人民醫院邢祖民教授、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羅德興教授、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高曉楓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周少朋教授、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葉鳳卿教授、清遠市人民醫院李恒教授、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鄧海洪教授、云浮市羅定市人民醫院陳大廣教授、陸豐市人民醫院王金昌教授、揭陽市人民醫院黃志良教授(排名不分先后),以及宜昌人福藥業總裁杜文濤先生,共同探討“阿片類藥物在抗傷害性刺激中的地位”這一話題。

PART1

嘉賓致辭

主持人 黑子清教授

黃文起教授

對于麻醉科醫師而言,傷害性刺激是影響患者圍術期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減少圍術期傷害性刺激是臨床麻醉面臨的重要挑戰。隨著麻醉事業的發展,國內相關研究不斷涌現。此次借助宜昌人福藥業搭建的線上會議平臺,共同探討及尋找抑制傷害性刺激的優化用藥方案。宜昌人福藥業為麻醉科醫師提供了一系列阿片類藥物,為患者治療提供了諸多幫助,并且在此次抗疫期間為前線捐贈了大量物資,與醫護人員共同作戰。在此,衷心感謝宜昌人福藥業對麻醉事業以及醫療事業的助力。

杜文濤先生

首先,我謹代表宜昌人福藥業對援鄂醫務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各位麻醉學界的專家幫助湖北渡過難關。作為湖北地區的醫藥企業,宜昌人福藥業在抗疫期間共派出600余名志愿者,并積極捐款捐物,與前線的醫務人員一起攜手抗擊疫情。

多年來宜昌人福藥業致力于麻醉與圍術期藥物的研發與創新,在未來的日子里,希望繼續與各位麻醉學界的專家開展緊密的戰略合作,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助力麻醉事業的發展,促進麻醉學科的進步。

PART2

授課環節

講者

黃文起教授

講題

全病程抗傷害處理概念分析爭鳴

抗傷害處理導讀

目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與傷害損傷的關系已經清晰,全病程傷害性損害是由于疾病、圍術期低血壓、缺氧、疼痛所導致,是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源頭影響因素。本次線上研討會交流的新理念主要包括個體化的麻醉藥物是降低傷害的重大關鍵;維持圍術期組織器官的正常灌注,提供適合氧供、避免缺氧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抗傷害性治療是麻醉學科的核心,若患者在麻醉期間有充分鎮痛,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大大降低,從而減少麻醉相關死亡風險。

貫穿全程的抗傷害性刺激處理

大量研究表明,應對圍術期疼痛、傷害性刺激的處理思路應當貫穿手術全程,阿片類藥物作為治療中重度疼痛的最主要鎮痛藥物,應當是抗傷害性刺激的主要措施。從藥物的治療指數來看,阿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都是安全性高的阿片類藥物。但在危重患者鎮痛藥物的輸注問題上,我們尤其要關注阿片類藥物引起的痛覺過敏(OIH),以及鎮痛藥物的個體化用量;從鎮痛效能來看,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阿芬太尼>嗎啡>哌替啶,其中,阿芬太尼治療指數是芬太尼的3~4倍,安全性高,而且阿芬太尼在短小手術中達到有效藥物濃度時,不會引起呼吸抑制,是日間手術、短小手術的可靠選擇。

在手術結束后,也需進行抗傷害性刺激的鎮痛處理,可采用藥物包括氫嗎啡酮、嗎啡等。與此同時,可給予環氧化酶-2(COX-2)抑制劑來減少嗎啡等藥物的用量,減少不良反應。

講者

杜文濤先生

講題

麻醉與圍術期藥物的研發與創新

創新驅動宜昌人福發展

宜昌人福藥業是麻醉藥品的定點研發生產基地,具有牢固的歷史根基、深厚的文化底蘊,目前宜昌人福藥業擁有六大藥物技術研發平臺,搭建了廣泛的產學研用平臺,為科研成果的快速孵化提供了便利條件。

臨床需求驅動產品升級

宜昌人福藥業麻醉藥物研發的起始點源于麻醉一線的臨床需求,立足于臨床需求,企業藥品研發戰略從仿制逐漸轉移至自主創新。

對于傷害性刺激治療的藥物開發,根據疼痛等級不同,宜昌人福藥業布局了相關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塞來昔布、納布啡用于輕度疼痛,中重度疼痛對應芬太尼全系列、氫嗎啡酮及M6G注射液等。其中鹽酸阿芬太尼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傷害性刺激、快速滴定,滿足個體化鎮痛需求;麻醉誘導期血流動力學平穩,嗆咳發生率低,可以快速完成氣管插管;麻醉蘇醒期無停藥后的反跳痛,可減少蘇醒期躁動,尤其適用于短小手術及日間手術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手術和檢查、局部麻醉輔助用藥、中長時程手術麻醉等領域。

此外,1.1類新藥苯磺酸瑞馬唑侖也是目前企業布局的超短效鎮靜藥,其具有“短、平、快”鎮靜優勢,獨特的藥理特性契合日間手術、精準麻醉、加速康復外科(ERAS)等麻醉理念,可用于診療鎮靜、全身麻醉、區域阻滯的輔助鎮靜、重癥監護病房(ICU)鎮靜;在減少丙泊酚注射乳劑不良反應的基礎上,宜昌人福藥業還開發了磷丙泊酚二鈉,減少了丙泊酚注射乳劑的注射痛,鎮靜持續時間更長,鎮靜程度更深;基于異氟醚本身優良的藥理特性,開發了世界首創靜注呼出全麻藥——異氟醚注射液,避免了揮發性麻醉藥的弊端,簡化了給藥手段,可用于全身麻醉誘導及維持;研發了鎮痛鎮靜復方新藥——丙泊酚-阿芬太尼注射液,解決患者對鎮靜鎮痛的一站式需求。

麻醉與圍術期用藥創新方向及特點

進行改良型創新,改變阿片類藥物口服藥物物理形態使其不適用于濫用;通過激動-拮抗劑復方及阿片受體拮抗劑,減輕或對抗藥物濫用的欣快感;開發長效局麻藥——布比卡因脂質體、羅哌卡因緩釋微球;在創新化藥分子上,開發雙功能阿片受體激動劑——孤啡肽受體激動劑、偏向性μ阿片受體激動劑、高選擇性κ受體激動劑等;研發創新生物藥分子——神經生長因子(NGF)。

PART3

討論環節

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在臨床麻醉中有著悠久歷史,是圍術期鎮痛的基礎藥物。通過阿片類藥物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抑制傷害性刺激。廣東地區麻醉界專家展開熱烈討論,分享各自臨床經驗。

主持人 徐世元教授

話題1

芬太尼系列產品是術中抗傷害性刺激最常用的阿片類藥物,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雖然都屬芬太尼系列產品,但藥理學性質各不相同。我們如何根據不同的手術類型或者在手術的不同階段,合理選擇不同的芬太尼系列藥物?

周少朋教授:面對刺激性強、創傷大的手術,我們常選擇舒芬太尼,對于日間手術、短小手術,瑞芬太尼、阿芬太尼更適用,術后鎮痛則主要使用舒芬太尼和氫嗎啡酮。在無痛診療中,瑞芬太尼的劑型單一,單支藥物劑量足以應用于多個患者,在臨床使用及費用管理上存在諸多弊病。阿芬太尼具有1mg、2.5mg劑型,未來將更適用于日間手術。

鄧海洪教授:舒芬太尼的惡心嘔吐、呼吸抑制副作用較為常見,阿芬太尼的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發生率如何?

徐世元教授:和其他芬太尼類藥物相比,阿芬太尼在等效劑量下的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發生率低,但是超過等效劑量,仍然會發生阿片類藥物固有的相關副作用。另外,瑞芬太尼持續半衰期短,而且沒有累積效應,鎮痛作用消失非常快,對于門診患者十分不利。因此阿芬太尼用于門診手術的另一個優勢在于,停藥后鎮痛效果可以維持一段時間,可緩解患者疼痛。

話題2

阿芬太尼是國內最新上市的阿片類鎮痛藥,其主要特點是速效、短效、強效,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阿芬太尼在手術室內麻醉中抗傷害刺激的應用前景如何?

黃文起教授:該藥物還未完全進入臨床,但上市前研究均已經證實了其在短小手術、日間手術中的效果。對于手術室內麻醉領域的應用,目前有四類芬太尼類藥物,由于每種藥物特點不同,我們應當針對不同的手術方式、患者人群進行個體化用藥,不能一概而論。

劉友坦教授:阿芬太尼是臨床值得期待的芬太尼類藥物,若其臨床優勢屬實,則未來將使圍術期鎮痛和抗傷害性刺激措施更加精準化。

黃志良教授:無痛胃腸鏡及無痛人流是我院常見的手術外診療類型,根據阿芬太尼的藥代動力學特點,其更適用于日間手術。有基礎研究顯示阿芬太尼與丙泊酚聯合應用具有協同效應,提示阿芬太尼可能可以減輕丙泊酚的副作用,但手術室內用藥仍然需要遵循個體化原則,避免單一用藥。另有研究表明阿芬太尼對單肺通氣患者可有效抑制機體促炎細胞因子的生成和釋放,有利于胸科ERAS。

程明華教授:阿芬太尼鎮痛效果確切,起效快,最適合的場景還是門診手術。在中大手術麻醉中,其也具有誘導期嗆咳發生率低、給藥方式多樣、蘇醒期痛覺過敏發生率低等諸多優勢。

羅德興教授:門診手術中應用阿芬太尼也減少了麻醉藥品管理的負擔。

徐世元教授:四類芬太尼類藥物可以根據不同的手術場景進行合理選用。僅僅從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藥理特性來說,阿芬太尼的應用前景可能會超過后者,當然,這有待于未來的臨床驗證。至于丙泊酚與阿芬太尼復方制劑的效應是協同還是相加,還亟待未來更多研究。

話題3

氫嗎啡酮也是一種經典的μ阿片受體激動劑,鎮痛作用是嗎啡的5~8倍,起效快,主要代謝產物無活性,不良反應少于嗎啡,單次靜脈注射可維持2~4小時。我們如何看待氫嗎啡酮在圍術期抗傷害性刺激中的地位?

陳大廣教授:產科手術結束前,椎管內給予1μg/kg氫嗎啡酮的鎮痛效果較好。舒芬太尼+納布啡+氫嗎啡酮是臨床麻醉醫師常用的術后鎮痛泵配方。

羅富榮教授:抑制傷害性刺激和應激反應,阿片類藥物劑量應當如何把握?

黃文起教授:傷害性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我們可以在術中參考抗傷害性刺激的指標進行調控,包括患者心率、血壓、血糖以及炎性介質指標等。隨著技術的發展,今后我們可以實現床旁快速檢測炎性介質水平。

話題4

納布啡是一種新型的κ阿片受體激動劑,單次靜脈注射2~3分鐘起效,鎮痛效果與嗎啡相當,且呼吸抑制具有封頂效應,是多模式鎮痛的良好選擇。如何看待納布啡聯合μ阿片受體激動劑在多模式鎮痛中的應用?

李元濤教授:納布啡作為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孕婦用藥標準中唯一的“B”類鎮痛藥,我院科室內曾對其進行過產科麻醉應用的臨床研究,結果證實0.07μg/kg劑量納布啡可以減少患者因產科聯合麻醉后所致的寒戰,且不影響產后哺乳。

李恒教授:1.納布啡具有較好的鎮靜與鎮痛作用,可在麻醉前給藥,有效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提高病人的配合度。特別是小兒麻醉時,麻醉醫生又多了一個選擇。不但可以鎮痛,而且還能鎮靜。2.納布啡的心血管副作用少,高齡合并心血管病的麻醉誘導血流動力學指標就非常平穩。3.由于呼吸抑制不良反應較少,可在病房使用,減輕護士對術后病人的護理負擔,減少麻醉后風險,大大提高病人的滿意度。4.由于作用k受體,適用于門診胃腸鏡檢查的鎮靜和鎮痛。

葉鳳卿教授:納布啡主要在我院用于產科手術、無痛人流以及常規手術的術后靜脈鎮痛。其中舒芬太尼2μg/kg+納布啡1~2mg/kg的鎮痛泵配方效果不佳,惡心嘔吐發生率未明顯減少。是否有更優化的術后靜脈鎮痛方案?

徐世元教授:舒芬太尼和納布啡二者聯合應用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舒芬太尼用量,從而減少相關副作用。如果聯合用藥的效果不佳,舒芬太尼劑量可按照常規用量減少50%。

話題5

隨著多模式鎮痛理念的發展,“去阿片麻醉”及“少阿片麻醉”成為研究熱點。如何看待“去阿片麻醉”和“少阿片麻醉”?

黑子清教授:我們首先要充分肯定阿片類藥物的鎮痛作用,但是為了克服傳統阿片類藥物副作用等問題,多模式鎮痛理念在不斷發展,我們希望通過聯合多種藥物和方法減少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

張曙教授:術后鎮痛時,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常受到外科醫生的諸多詬病,但是目前看來,“去阿片麻醉”理念不可行,我們更希望通過優化術后鎮痛方案來減少阿片類藥物的運用。

PART4

總 結

黃文起教授

阿片類藥物是一柄雙刃劍,其在術中疼痛控制和術后疼痛管理等抗傷害性刺激中,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臨床醫療中不可或缺。再次感謝杜文濤先生以及各位專家的經驗分享。通過今天的線上研討,我們匯集了各位專家的真知灼見,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一切的疑慮亟待后續的相關臨床研究。

(本平臺與vision麻醉眼界同步發布)

往期熱文

5月10日,癌痛居家管理云課堂重磅上線!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堅守

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系列專訪|王東信教授談藥理學特性

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系列訪談之應用前景

欣之所向 銳意遼遠|阿芬太尼(瑞吉欣?)遼寧上市會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sijiyangsheng/view-18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