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到底在哪個水平?關于長高,你不知

孩子的身高到底在哪個水平?

今天就來教大家一個快速判斷法,讓你一眼看出自家孩子的身高水平。

看圖之前先和大家確認兩件事:

1、孩子的年齡。咳咳,可不要笑話我,確實有很多家長沒弄明白孩子幾歲了。在這里我們只談論周歲,為了簡易判斷,以半歲為界,千萬不要和虛歲弄混了。腦子已經轉不過彎的家長請自行百度~

2、孩子的性別。這個。。。還需要我強調嗎(捂臉)

為什么要確認這兩件事呢?因為孩子的身高水平,一定要和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去比較才有意義。

為了能讓大家一目了然,我們做了一張圖,三種顏色讓你快速判斷孩子的身高水平。

紅色:孩子身高在第3百分位之下,已經達到矮小癥范圍,需要盡快到醫院檢查,尋找原因,必要時及時治療!

黃色:孩子身高在平均值以下,要密切觀察,注意記錄增長速度,建議每6個月~一年到醫院檢查孩子生長發育情況。

綠色:孩子的身高在平均值以上。但也要關注孩子的身高增長速度以及性征發育情況,定期體檢。

縱軸為孩子身高值,橫軸為孩子年齡。

第一張圖為男孩,第二張圖為女孩。

圖片較大,請耐心下拉

有一點不得不提,如果孩子的骨齡偏大1年以上,就算目前身高位于綠色區域,也需要密切關注,因為他們的生長潛力變小了。尤其是伴隨性早熟或青春期快速進展的兒童。

那么什么時候需要給孩子拍骨齡呢?

其實,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把孩子骨齡納入常規體檢項目中。如果孩子有青春期提前發育的跡象,或近期身高突增表現,更加需要盡早行骨齡檢查。

另外,因為篇幅關系,圖片中僅畫出3~12歲兒童的身高范圍。對于孩子年齡不在此范圍的家長,為你們奉上最全版本的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值表(首都兒科研究所生長發育研究室制作)。

注意藍色為男孩,紅色為女孩哦。

了解了孩子目前在同年齡同性別兒童中的身高體重水平后,還有一點也不能忽視了,那就是縱向比較,即孩子的身高增長速度。

記住,在不同的年齡段,正常的身高增長速度是不同的。

嬰幼兒期,出生第一年可增長約25-27cm,第二年可增長約10-12cm,第三年可增長約7.5cm。

學齡期至青春前期,增長速度比較穩定,基本維持在5-7cm/年。

到了青春期的快速增長階段,生長速度明顯加快,男孩子最快可以長到10cm/年。如果青春期一直沒有出現身高快速增長,或青春期間身高增長5cm/年,都需要特別關注。

家長們在日常操作時,可以觀察孩子每3個月的身高增長值,乘以4就得到孩子的年增長值,與正常的增長速度比較,如果偏低的,就算身高水平沒有達到紅色或黃色區域,也要及時就診,查找原因。

關于長高,你不知道的三個小秘密~

01

男女之間的身高差距,居然是因為它

我們知道,同一地區同一種族,成年男性普遍比成年女性高。有沒有想過,這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現象,背后有什么原因呢?

小朋友從3歲到青春期之前,身高增長一般保持在一個穩定的速度,大約是5-7cm/年。進入青春期的快速增長期后,身高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男孩相比女孩,快速增長期持續的時間更長,身高增長的速度更快,所以最后的終身高往往要明顯高于女孩。造成這一現象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大主要因素就是它——雌激素。

雌激素屬于性激素的一種,它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促進骨骼成熟,加速骨骺融合,減少骨骼生長時間,降低生長潛力,而雄激素雖然對骨骼成熟也有作用,但不及雌激素的作用強。

女孩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明顯高于男孩,這就使女孩骨骺融合比男孩早,骨骼生長時間比男孩短,終身高不如男孩。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過多的雌激素對終身高不利。

怎樣避免雌激素過多?

首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減少類雌激素樣物質攝入。怎么做?還是那句話,均衡飲食,教育孩子不挑食偏食,在此基礎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過多進食肉類,拒絕含有各類添加劑的零食飲料,蔬菜水果進食前徹底清洗表面或去皮。

其次,要預防孩子肥胖。因為脂肪細胞可分泌芳香化酶,芳香化酶能促使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雌激素促進骨齡進展。臨床發現,肥胖孩子體內雌激素含量往往比其他孩子高,生長潛力減少,早期身高理想,但后期生長動力不足,影響終身高。

02

眼看著要進入青春期了,為什么孩子越長越慢?

在門診,我們常常會碰到一類孩子,女孩子8-10歲,男孩子10-12歲,他們的家長擔心孩子長得太慢來就診。家長發現,這些“即將發育”或“剛開始發育”的孩子,不僅沒有身高快速增長,反而增長速度還不及之前了,這樣正常嗎?

其實這種情況在大部分時候都是正常的。大家觀念中的青春期竄個子,一般要等到青春發育中晚期才會出現,并不會發生在青春期初始階段,也不會持續整個青春期。家長特別擔心,一方面的原因是與心理預期的落差,另一方面,很多孩子在青春發育期之前確實會有一段增長減慢的時期,就好比加速之前蓄積能量,大部分時候只要觀察,不需要干預。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3個月長不到1cm,或性發育征象進展迅速,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必要時行進一步的檢查。

03

聽說適當挨餓有助于長高,對嗎?

大家都覺得孩子要長高,營養最重要,就怕孩子營養不足影響長個子。其實適當挨餓反而有利于長高。

我們知道生長激素是促進孩子長高的主要激素,而人體的生長激素呈脈沖式分泌。具體來說,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里,生長激素水平較低,而在饑餓、血糖低的時候生長激素水平會反射性升高,臨床上也利用這個原理進行胰島素激發試驗檢查小朋友的生長激素分泌情況。所以,適當地挨餓,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反而有促進長個的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絕不能因此而限制孩子營養和能量的攝入。要知道,各種營養元素和能量供應是孩子長高的基石,如果基石不牢固,生長激素分泌再多也沒用。那怎么在兩者之間達到平衡呢?

首先,小朋友們平時的一日三餐要好好吃,兩餐之間可適當添加點心,但要限制次數,一天2-3次,不能過量,絕對不能超過正餐,同時配合運動,讓孩子在餐前有一定的饑餓感,避免終日飽腹。另外,晚上臨睡前不建議吃東西,尤其是體型偏胖的孩子,如果有睡前喝牛奶的習慣,可以嘗試把喝奶時間放到晚餐后1小時,減輕夜間的腸胃負擔。

原來給孩子量身高也有那么多講究!有那么多講究!

內分泌科醫生(生長發育醫生)在評估兒童身高水平時,會著眼于以下三個值:

1、身高數值

常有細心的家長發現,一天中不同時間測量的身高不同,有時候會相差1-2cm,這個正常嗎?是什么原因呢?著急的家長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答案。

2、身高百分位值

什么叫做百分位值?想象一下有100個同年齡同性別的小朋友,個子從矮到高依次排成一排,排在第幾個就是第幾百分位。

提問:身高在第3百分位的小朋友,是矮還是高?

答案:矮。其實目前大部分國家對小朋友矮小癥的定義標準,就是以第3百分位為界的,低于第3百分位,就是矮小癥。那么第15百分位,第25百分位呢?也是低于平均值(第50百分位)的,也是偏矮。

3、身高增長值

有時候,身高增長值比前兩個值還要重要,因為這反映了孩子近期的生長速度。

有的孩子個子不高,但近期長速快,不一定要治療。有的孩子個子不矮,但近期長得特別慢,就要注意尋找一下原因,必要時也是要治療的。

那么,家長朋友們在家中給孩子量身高的時候,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

1、多久量一次?

比較推薦的頻率是兩到三個月測量一次,由此得到的增長速度可信度比較高。

如果是在青春期快速增長階段的孩子,可以一個月測量一次。

有的家長過于擔心孩子的身高,隔一兩天就要測量一次,看沒什么變化就唉聲嘆氣,這種焦慮的情緒往往會影響到孩子,反而不利于孩子的長高。

2、在什么時間量?

想什么時候量就什么時候量?

錯啦!這樣會使得每次測量的差值不夠準確。正確的方法是在早晨剛起床時測量,至少也要在上午測量,原因見文末。

3、測量的方法是什么?

這個其實大家都懂,讓孩子背靠墻壁,雙足跟靠攏成立正姿勢,注意腳后跟、屁股、雙肩緊貼墻壁,眼平視,手下垂,用三角板直角面(用硬皮書當然也可以)輕壓頭頂劃線。

注意一定要讓孩子脫鞋!

但對于3歲以內,尤其是1歲半以內的兒童,立位測身高很不準確,需要到醫院測臥位身長。

4、還要注意什么?

有一點特別重要,卻總是被忽視,那就是量完之后家長要及時在本子上記錄下日期和身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果不記錄,過幾天就會遺忘,定期量身高也就失去了意義。況且,等到醫院就診時,這個記錄的內容就是醫生診治很重要的參考依據。

最后來說說為什么同一天不同時間段測量出的身高不同?

其實不光兒童這樣,成年人也一樣,早晨和晚上測量出的身高會相差1-2cm甚至更多。那么問題來了,請問是早上比較高,還是晚上比較高呢?

答案是早上。

因為經過一天的運動和體重的壓迫,椎間盤變薄,足弓變淺,脊柱彎曲度增加,身高會較早上起床時偏低1公分以上,休息一晚上以后脊柱就又恢復了,身高也恢復了。

白天的運動量不同,對脊柱的影響不同,晚上的身高偏差會比較大,所以,我們建議給孩子測量身高,最好在是早上剛起床的時候,影響因素小,這樣幾次測量之間就有對比性。

來源 汪笛生長發育工作室

好啦,關于測量身高的那些事就說到這里了,記得明天一早給孩子量身高哦 ^_^

溫馨提示:一附院內分泌科已經開設矮小和生長發育門診,開展各種矮小、性早熟篩查和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家長利用假期帶兒童就診,可以不影響孩子上學,需要請及時就診,咨詢電話:許崢嶸副主任醫師15530397396內分泌科醫辦室0313-8041519任衛東15530396532

當您的孩子出現以下情況請及時到矮小門診就診。

  1. 孩子身高較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低于p3百分位(參考身高百分位表);

  2. 生長速率緩慢:3-10歲生長速率5cm/年;青春期生長速率7cm/年;

  3. 孩子早發育:女孩8歲前乳房發育或10歲前月經來潮;男孩9歲前開始睪丸陰莖明顯發育,10-12歲明顯躥個子、長喉結、變聲。

專家介紹:

許崢嶸,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張家口市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委員,河北省醫師協會青春期醫學醫師分會委員。2007年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獲內科學內分泌碩士學位。2007年8月在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參加工作,2010年晉升為主治醫師,2013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進修學習一年,2016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在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及骨代謝疾病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以第一作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8篇,完成張家口市科技攻關項目并取得成果2項。擅長:矮小癥、性早熟、腎上腺疾病、性腺疾病(更年期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骨質疏松癥)、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內分泌高血壓,肥胖,垂體疾病,骨代謝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聯系電話:15530397396、13932367109。

出診時間:每周一和周四全天,其他時間就診請手機預約15530397396許崢嶸副主任醫師。

出診地點:河北省張家口市長青路12號(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門診5樓八診區12診室:生長發育(矮小)門診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團隊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

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他人有所幫助

可以轉發到朋友圈或轉給有需要的人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本

微信公眾號

內分泌科醫辦室:0313-8041519

無恒難以做醫生,做任何學問都要勤奮和持久,學醫尤需如此。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之處在于,一舉手一投足都接觸病人,醫術好些精些,隨時可以活人,醫術差些粗些,隨時可以害人。一個醫生,如果不刻苦學習,醫術上甘于粗疏,就是對病人的生命不負責任。當然,就是勤奮學習,也不等于就能萬全地解決疾病。但無怠于學,至少可以無愧于心。

聲明:凡注明來源的均屬轉載,轉載只限于分享專業知識和醫學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者不應無償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rwdlln@126.com,我們會及時改正或刪除,謝謝!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sijiyangsheng/view-17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