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祛除體內的濕熱,快來試試這幾款“降火”

馬上要進入六月

氣溫明顯升高,

同時雨天天數可能明顯增加,

氣候表現為悶熱、潮濕,

應注意預防各種傳染病,

如外感疾病、腸道疾病等。

不少人“宅”在家里,容易一不小心就吃多吃雜了,飽了口福,累了腸胃,也容易因積食、熬夜等導致上火,出現口干、口臭、生瘡、咽痛、便秘等癥狀,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鄧聰主任中醫師介紹兩道清熱食療。

橄欖豆腐豬肉湯

【材料】橄欖10個,豆腐兩磚,生姜1片,瘦肉6兩,鹽少許。

【方法】

①橄欖清水洗凈,刀背拍爛,備用;

②豆腐切塊、生姜去皮切片、瘦肉洗凈備用;

③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侯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一小時左右,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有清熱解毒、生津解渴、清肺胃熱、利咽喉的作用。可預防減少燥熱性疾病的發生。

薏米冬瓜煲鴨腎

【材料】薏米60g,冬瓜1斤,新鮮鴨腎1個,臘鴨腎1個,陳皮1角,蜜棗兩個,鹽少許。

【方法】

①冬瓜洗凈,保留瓜皮,切厚件,備用;

②新鮮鴨腎除去內部臟東西,備用;

③臘鴨腎清水浸透,備用;薏米、陳皮、蜜棗洗凈備用;

④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侯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一個半小時左右,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有清熱解毒、利尿消食的作用。

夏季除了易上火

還容易疲倦乏力、胃口不好

中醫專家推薦的應季湯水別錯過!

立夏后,嶺南的夏天逐漸炎熱,很多人都感到疲倦乏力、氣短胸悶、口苦納差、便溏尿赤、眠差等諸多不適癥狀。古人稱之為“苦夏”。

雖然近期氣溫有所升高,但還未達到暑熱的程度,所以對于生冷瓜果不宜過食,生冷食物容易損脾胃陽氣,對人體影響很大。而氣溫的逐漸升高,也不太適合進食辛辣油炸、牛肉羊肉等溫熱動火的食物。

夏季濕重,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響,這時味覺會變淡,喜食重口味食物。但是重口味食物會加重脾胃負擔,所以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淡。還要注意補充水分。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唐梁副主任中醫師推薦3種養生藥膳。

黃豆芽薏米排骨湯

材料:黃豆芽250克、薏米30克,排骨1斤、紅蘿卜半條、姜片幾片、鹽少許。

做法:

①排骨燙一燙去血水洗凈,瀝干。

②紅蘿卜削皮切塊,黃豆芽洗凈。

③排骨、黃豆芽、薏米、紅蘿卜與姜片同時放入清水鍋中,燉煮1個小時,最后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濕。適合夏季濕熱內蘊之人。

扁豆冬瓜老鴨湯

材料:扁豆50克、冬瓜100克、鴨肉250克、蜜棗2個。

做法:

①鴨肉切塊,與扁豆放入砂煲中加水煮;

②先用武火煮20分鐘,加入冬瓜、蜜棗后用文火煮1個半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健脾和中、清熱祛濕。扁豆則健脾化濕消暑;冬瓜偏涼,清熱利濕;扁豆和蜜棗可以緩和冬瓜的寒性。適于暑濕困阻,消化不良,納少便溏之人。

山藥薏米粥

材料:干山藥30克,薏米30克,大棗5枚,枸杞10克,花生20克,大米200克;

做法:

①山藥、薏米洗凈,提前泡一晚上;

②將薏米、山藥和洗凈的大米放入高壓鍋;

③根據自己的喜好加上紅棗、枸杞或花生;

④調至煮粥檔,靜候20分鐘就可以出鍋。

功效:健脾補氣。適合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者食用。

來源 :綜合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 、廣州衛健委

健康拓展:

落枕了,脖子是該多動還是不動?小心是疾病找上門!

【唔系小兒科】夏日開胃可口的飲料,不妨多煮點給孩子喝!

關于靜脈曲張你知道多少?多圖帶你深入了解靜脈曲張!

計仔君有話說

對于各位小仙女來說,

夏天最重要的事情還是

做好防曬哦!

18:00~19:00守住電視

廣東公共頻道 《最緊要健康》

告訴你最實用的健康知識

點亮轉發讓更多人知道↓↓↓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zhongyi/view-18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