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或是因這3個行為,在悄悄漏掉!2個方法或助你“補救”

導語:在看中醫時,我們往往會聽到“氣血”這兩個字。對女人來說,氣血充足,則人面色紅潤,肌膚飽滿豐盈,毛發有光澤,精神飽滿。因為血是將氣傳遞到全身各個器官臟腑的最好載體,所以,中醫上又稱“血為氣之母”,血能載氣。


氣血充足所能達到的狀態,不是使用化妝品或者穿衣打扮所能夠比擬的,它還關乎著人體的健康程度。所以,要想達到氣血充盈的狀態,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人體的氣血是怎么漏掉的?

氣血不足或因這3個行為,在悄悄漏掉!

一、經常節食

在中醫上有“脾生血”的說法,脾胃是我們人體消化吸收飲食的重要器官,也是血液生成的物質來源。所以,如果平時為了減肥、瘦身而經常節食,不吃飯,會導致脾胃不能運作,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血的補充和供應。

所以,平時我們都提倡健康飲食,不要過度節食,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氣血更加充盈。


二、長期熬夜

中醫講究“陰陽之分”,白天為陽,晚上為陰,對應人體內的氣為陽,血為陰,所以,白天是補陽氣的時間,而晚上就是養血補陰的時候。

所以一般晚上睡眠質量高,睡眠充足的人,第二天起來精神狀態和和氣色看上去要好很多,而經常熬夜的人,看起來會精神不振,黑眼圈,面色灰暗。

中醫認為,晚上睡覺最佳的時間是十點之前,到凌晨的四點,一天能保證6-7個小時的睡眠,會讓人的氣血得到充分的調養。


三、經常生氣、沮喪

老話講“怒傷肝”,經常生氣發怒會影響肝臟的健康,在中醫里“肝藏血,主舒泄”,肝臟的藏血功能對人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經常生氣,導致肝的藏血功能受損,就會影響體內的血液循環,還會導致內分泌的紊亂。


看似不起眼的幾個習慣,實際上卻對體內的氣血有不小的傷害,所以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氣血不足”的人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一:眼白容易發黃,渾濁不清,還布滿了一些血絲;眼睛容易干澀、眼袋大,眼皮沉重。

表現二:皮膚粗糙、沒有光澤,發暗,發黃,發青或者長斑。

表現三:手腳冰涼、手心偏熱、出汗,手指甲沒有半月形,或者只有在大拇指上才出現半月形。

表現四:入睡困難,容易驚醒。

表現五:牙齦出血,牙齒的齒縫會越來越大。


在日常,如何“補救”氣血不足?這2個方法或對你有幫助!

1、通過營養補充“氣血”

臨床上女性比較常見的“氣血不足”就是缺鐵性貧血。這時就需要補充氯化高鐵來進行補血,氯化高鐵是三價血紅素鐵,也是目前人體吸收比較高的鐵的營養補充劑,同時氯化高鐵搭配了維生素C,維C具有促進鐵吸收的作用,能夠更好的起到補鐵補血的效果。

2、通過飲食補充“氣血”

老話說“紅肉補血”,像牛羊肉、動物肝臟這類的食物中含量豐富,多吃對人體的血的補充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動物肝臟和牛羊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因此也不建議多吃。

另外一些谷物,比如紅豆、薏米、桑葚、枸杞、桂圓等的補血效果也不錯,如果擔心吃紅肉過量對身體不好,日常可以多吃些這類的食物。


最后,多吃一些橙子、芒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水果,這樣還有助于腸胃對鐵的吸收,促進鐵在體內的轉化。

#我要上頭條#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zhongyi/view-18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