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閱讀
被乳房按摩害慘的中國女人,為女性敲響警鐘
醫院里的人性,刷爆了朋友圈作為骨科醫生,我必須告訴所有女性這個真相
超實用的產檢任務表,趕緊收藏吧一文帶你了解二價、四價、九價宮頸癌疫苗
最全體檢報告解讀,超詳細(值得收藏)
請牢記:致命的用藥“混搭”
嬰兒出生后第一年需要注意的事情,受益無窮
卵巢早衰越來越年輕化,十大元兇你中招了嗎
血的教訓!這樣吃感冒藥會死人前言
最近經常有朋友留言咨詢關于生孩子時該怎樣用力的問題,作為職業助產士,有義務整理一篇筆記,為各位待產朋友詳細講解這個問題。
首先帶大家認識一下什么是產力?
將胎兒及其附屬物從宮腔內逼出的力量稱為產力。
產力包括子宮收縮力(簡稱宮縮)、腹壁肌和膈肌收縮力(統稱腹壓)、肛提肌收縮力。
1、子宮收縮力:是臨產后的主要產力,貫穿于分娩全過程。胎兒就是靠媽媽的子宮收縮,一點點從子宮內被“擠出來”,但是,這種子宮收縮力是沒有辦法靠鍛煉增強的,即便是健美冠軍,也不會擁有更強的子宮收縮力。
2、腹壁肌和膈肌收縮力:是第二產程胎兒娩出時的重要輔助力量。在第二產程,產婦的宮口開全以后,胎先露部已降低至陰道,屏氣下壓,醫生經常對產婦說的,使勁,使勁兒,就像解大便一樣。每次宮縮時,產婦主動屏氣,腹壁肌和膈肌收縮使腹內壓增高,促使胎兒娩出。腹壁肌和膈肌收縮力在第三產程也可迫使已剝離的胎盤盡早娩出,減少產后出血的發生。
3、肛提肌收縮力:可協助胎先露部在盆腔進行內旋轉。別小看這種力量,沒有這種旋轉,胎兒是不能分娩出來的。當胎頭枕部露于恥骨弓下時,能協助胎頭仰伸及娩出。胎兒娩出后,當胎盤降至陰道時,能協助胎盤娩出。孕婦在懷孕期間,甚至在懷孕之前,就要有目的的鍛煉,有助于分娩生孩子的順利進行。
生孩子不但是個體力活,還是個“技術活”,產婦正確用力是順利生產的一個重要條件。
人們在影視作品里經常看到產婦生孩子的場景,常常是一個女人滿頭大汗,聲嘶力竭地叫,然后旁邊一堆人叫著“用力、用力”,然后,隨著清脆的嬰兒啼哭聲,孩子生下來了。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事實上,生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產婦需要正確用力,已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
一般來說,正常的產程需要12-16小時,除非是急產,否則每位準媽媽都要保持足夠的體力才能順利分娩。所以,對于臨產的準媽媽來說,一定要學會如何在分娩中正確的用力。
仰臥時的用力方法
兩腳充分張開,膝蓋彎曲,后腳跟蹬住產床上的腳蹬,兩手抓住產床兩側的把手,宮縮的時候,鼻子充分吸氣,吸足氣后不要吐出去,屏氣慢慢用力,越來越大,盡量用長勁,直到力氣用完,再慢慢吐出一口氣。從吸氣、用力到吐氣完畢,大約需要25秒。
側臥時的用力方法
身體下方的手肘輕輕彎曲,手掌放在臉旁邊。雙腳并攏,膝蓋盡量彎曲,手抱住身體上方的大腿靠近臀部的地方。用雙手抱也可以,只是側臥時,在身體下方的手容易疲勞。頭部不可彎的太低,脊背也不可拱起至眼睛看到肚臍的程度。胸部先充分吸氣,然后和仰臥的情形相同,暫停數秒后再用力。
仰臥時抱住雙腿的用力法
舉起雙腳,雙手從外側抱住膝蓋的內側,雙腿盡量靠近下腹部的兩側,并充分地張開。此時,大腿如果充分張開,與其說是雙手抱住雙腿,不如說是用雙手將雙腿抱起來。雙手不可握在一起,而要各自握拳,雙腿才能充分張開。用力的同時,使下頦貼近胸口,雙腿盡量張開。如果雙腿沒有充分張開,反而并攏在一起,或是吸足氣后馬上用力,只有腹部鼓起時,用力效果自然不佳。原本應貼近胸口的下頜向上突出,或用力時支撐腿部的力量比抱住腿部的力量強,使得臀部下滑,如此都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
跪式分娩的用力方法
產婦將手放在床上或者支撐物上,兩腿分開,雙手伸直與膝蓋放在同一平面上,將身體撐平。將上半身那一側的身體墊的較高,可稍微運用到重力作用,上半身趴在床或椅子上,采高跪姿,跪在床上,上半身直立與陪產者擁抱。
會訊(點擊查看)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和CSCCP共同舉辦的“生殖道感染與宮頸病變防治論壇暨CSCCP全國陰道鏡實操培訓(北京站)/時間:2019年7月12-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