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咳嗽”、“多痰”很快的一招!

1. 咳嗽

咳嗽是目前來說最流行的最常見的日常疾病之一,無論是常年久咳還是感冒引起的咳嗽,都影響著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那么就會有人問,治療咳嗽的最快方法是什么呢?西藥中藥吃了一堆,也不見好轉,反而還把胃傷害了,舊病沒除去,新病又找上門,可謂雪上加霜。

此方是偶然的機遇學到的,此方已經治愈了很多患者,先不說此方的作用如何,單其材料的常見性就讓人覺得吃驚,因為不會有人想到這個簡單的食材竟然有如此強大的功效。

有一天,去拜訪一位退隱的老中醫,當時其正當義診,患者為一個老年人和一個小姑娘,關系應該是奶奶和孫女,兩個人都是咳嗽,應該是感冒引起的,說吃了很多藥,沒見效果,想請老中醫給開個方子

老中醫說,不用吃什么藥,去市場買兩根香蕉切成小塊,然后放入一塊冰糖,冰糖要用搗蒜的罐子敲碎,和香蕉一塊放入碗中,放入半碗水,然后蒸,大約10分鐘即可,放溫了吃就行了,一定要在睡覺前吃,其他時間不要吃,連湯也一塊喝,不要煮太長時間,煮過了就沒有效果了。

第二天早上,正在和老中醫吃飯,奶奶和孫女就來拜訪了,高興地說咳嗽明顯好多了,沒想到會如此快速的見效,老中醫說,方子很多人都知道,為什么有的人吃了不管用而有的人吃了管用呢?搜公眾號脈脈養生關注。原因就在于細節,很多人對細節把握不好,比如蒸的時間長了,水放多了,吃的時間不對等等,細節決定著一個方子的療效,很多方子都是這樣,有很多很老的中醫到現在還是不知道方子的細節,自己都不知道,開的方子病人吃了能管用嗎?

翻翻古書,很多流傳的方子都是如此,很多古代的秘法方子對器皿等都有很嚴格的要求,一旦錯一步方子的效果可能就會瞬間全無,大家以后在去讓中醫診病時,一定要問清楚藥該怎么吃,怎么煮,放多少水,煮多長時間等等,如果中醫只是來了一句隨便、都可以,那么他的方子大家就要好好考慮了。

此方子對任何咳嗽都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對胃氣上逆不能臥床等情況,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可以試一下這個方子。

2. 多痰

最近很多朋友問身體里痰多該怎么辦,有沒有什么能融入到生活中去改善的方法。

先來說說痰多的人都會怎樣:

喉嚨粘膩

腹部肥滿

身上經常起硬包很久才能下去

睡覺打呼嚕

能吃消化不了

胸悶

痰多

容易困倦

身重不爽

喜歡吃甜

喜歡喝酒吃肉

舌頭大

舌苔白膩

懶動

嗜睡

身重如裹

感冒高發期,特別是小孩子,抵抗力并不是特別好。佛山市中醫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中醫師簡小云介紹,進入春季以來,咳嗽病人占了整個呼吸內科門診量的8成,比平日有所增多。大家可以通過一些湯水,給自己和家人增強抵抗力。

治咳嗽,不用急著去吃藥,可在家拿3種食材來煮成一碗止咳湯,效果可不必中藥西藥差。

下面一起來認識下這3種食材的止咳威力吧。

1、橘紅

橘紅,歸肺、脾經。《本經逢原》中有記載:橘紅專主肺寒咳嗽多痰,虛損方多用之,然久嗽氣泄,又非所宜;具有消痰止咳、理氣寬中的作用。適合用來治療久咳,及哮喘、體虛、肺氣腫引起的咳嗽。

2、羅漢果

羅漢果具有清肺潤腸、清熱通便、清肺止咳的功效,可保護嗓子,治療咳嗽不爽、咽痛等癥。

羅漢果山楂飲

食材:羅漢果10克、山楂片10克、蜂蜜適量

做法:

1、羅漢果洗凈,壓碎,山楂洗凈,與羅漢果同放鍋中;

2、鍋內加凈水,上火煮熟后,去渣留汁倒入杯中;

3、將蜂蜜適量放入杯中,攪勻。

注:羅漢果性涼,體質寒涼的人,尤其是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3、甘草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袪痰止咳,可用于氣喘咳嗽,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

止咳湯(橘紅木丹茶)的做法:

1、各食材的用量:橘紅8克,木丹8克,羅漢果6克,胖大海5克,甘草4克

2、所有食材準備好后,一起搗碎,放入鍋中煮50分鐘

3、過濾掉湯渣,服用湯水,每天1-2次

有咳嗽多痰、咽喉腫痛等煩惱的人,不妨每天來一碗止咳湯,早喝早好。

橘子的皮,中醫里面會分出兩個中藥。帶橘絡的,叫陳皮,有和中理氣,化痰止咳的作用,一般越陳越貴,6年到10年的足夠用了。把里面的白色的肉刮掉,烘干,就叫橘紅,辛、苦,溫。歸肺、脾經。對外感風寒而導致的咳嗽,用其辛發之性,越新鮮,越好,所謂「生者尤良」是也。

陳皮味苦、辛,性溫,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所以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功效,主治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是一味常用中藥。古人認為入藥以陳者為佳,故名「陳皮」。陳皮易傷氣傷陰,氣虛、陰虛、體弱者慎用。

痰多的朋友,喝茶的時候,可以放點陳皮進去,煮粥的時候,也可以放點陳皮,煲糖水和老火湯就更不用說,不管煮什么,加了陳皮,味道就有了本質的升級。還能理氣化痰,一舉多得。把陳皮變成你的日用品,痰就會越來越少呢,別把陳皮當藥,就當鹽用好了。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zhongyi/view-17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