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要:要考試啦,答題技巧的討論匯總貼(點擊閱讀:除了不會就選C,還有什么“考試技巧”?作弊不算哦)
最近幾周,接連聽到很多關于猝死的新聞,尤其是其中一些悲劇的主角是只有20-30歲的年輕人,讓人們對這個原本就比前兩年更寒冷的冬天,更感到了幾分寒意。
其實冬季的確是一年中死亡率最高的季節。在全世界的不同地區和國家中,幾乎是相同的一個趨勢,尤其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包括新聞中接連報道的猝死,在每個冬季都會提升。因此在這個季節,尤其需要注意相關安全。
如果我們把死亡率和12個月做成一個曲線來看,那就是一個U型,每年的年初和年末,也就是冬天,死亡率最高,春、秋天其次,夏季最低。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是寒冷的英國還是炎熱的中東,都是如此。
冬季最可怕,是全世界人民如今的共識。
不同國家12個月的平均死亡率(南半球季節相反)
先扯遠一點,這樣的趨勢并不是自古如此的。《經濟學人》2014年曾經介紹過倫敦政經學院的一個研究 —— 研究人員統計了歐洲歷史上記錄的130萬貴族的生平,確認了其中23萬人的死亡時間或季節。結果發現,只有19世紀之后,冬季才成為死亡率最高的季節,14-15世紀的時候,夏天的死亡率是冬天的1.5倍,而到了20世紀,則下降到了冬天的80%。
倫敦政經(LSE)的研究人員對這種變化的解讀是兩點:冬天不便于征戰,因此夏天是戰爭爆發的高發期,所以中世紀夏季貴族的死亡率最高,到18世紀前后歐洲軍隊改革之后,職業軍隊和職業軍官的出現,讓貴族退出了戰爭的舞臺成為幕后黑手,死亡率也因此下降。
此外夏天的高死亡率也來自流行病,諸如鼠疫等流行病的大流行是夏季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而18世紀之后隨著現代醫學、衛生防疫等水平的快速提升,人類逐漸擊敗了流行病,夏天的死亡人數也同樣隨之減少。
所以現代社會之所以讓我們有“天冷了,老天爺要收人”的感覺,其中原因之一,是春秋夏的死亡率被現代科學所降低的力度更大一些。
目前造成冬季死亡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是來自一些種類的疾病,尤其是和老年人群相關性較高的一些疾病,在冬季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其他季節。
比如國家氣候中心和湖北氣象服務中心曾經做過一次統計,2004-2007年間武漢市人口死亡率和季節的相關性,也成明顯的U字分布。造成這樣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隨季節的變化。同時還有一些問題,諸如流感造成的并發癥,以及癡呆癥和阿爾茨海默癥(更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自理能力弱、容易摔傷)等問題,也會在冬季凸顯出來。
比如《美國心臟病學雜志》曾經發表過論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季節性變化規律,發現1月是每年發病率最高的月份,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男性的發病率高于女性近一倍。
我國的情況也是類似,而且心血管疾病的問題需要我們越來越重視。因為根據中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編寫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我國的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患病人數達3.3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肺源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
如果我們聚焦到2020年的情況,在防疫措施的幫助下,流感的影響會減弱。但同樣高發在冬季的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卻依舊存在,尤其是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遇到多年罕見的寒冷天氣,在低溫的影響下,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提高。
那是什么因素加重了中國人的心血管健康問題?又可以怎樣減少相關風險,尤其是冬季的風險呢?我們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中的總結,總結了幾條中國居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1,吸煙,包括二手煙的影響。我們說起抽煙,第一反應是肺癌等疾病,但心血管疾病也是吸煙造成的嚴重問題。
2,隨著經濟條件提高帶來的膳食結構變化。包括谷物尤其是雜糧攝入量減少,油脂攝入增加,高鈉攝入等等。
3,飲酒。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在2004~2007年納入512715名成年人,隨訪約10年,喝酒導致了約8%的腦梗死和16%的腦內出血。
4,運動不足。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顯示,1991~2009年,中國成年人平均身體活動總量從385.9 MET·h/w下降到了212.8 MET·h/w。同時,人靜態行為時間從1991年的平均每周15.1 h增加至2009年的每周20.0 h。
5,肥胖和超重。2017年,全國有59萬的心血管死亡人數是歸因于高BMI。與正常人腰圍(男性<85.0 cm,女性<80.0 cm)相比,腰圍肥胖人群(男性≥90 cm,女性≥85 cm)發生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了29%。
6,心理健康。這個是很多人忽略的問題。INTERHEART研究統計了我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對照組居民各3000人的情況。發現急性心梗患者中,有21.7%有抑郁癥,而對照組中抑郁患病率為10.4%。
7,睡眠不足。CKB對48.7萬名我國成年居民進行了長達10年的隨訪。發現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與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關;女性當中早醒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
8,空氣污染。PM2.5等空氣污染對人體的負面影響中也包括心血管疾病。
我國184個城市PM2.5對心血管病住院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PM2.5當日暴露每升高10μg/m3,那心血管疾病入院的患者會增加0.26%,其中缺血性心臟病增加0.31%,心力衰竭增加0.27%,心律失常增加0.29%,缺血性腦卒中增加0.29%。
所以,寒冷的冬季的確可能會增加對我們健康,甚至生命的威脅。但并不是沒有避免的方法,那就是關注飲食健康、減少吸煙飲酒、適度運動、減少肥胖、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心情。
希望大家平平安安。
我們新增了日常提問咨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問題,可以點擊我們公眾號下方工具欄的【提問溝通】告訴我們:
更多與流感、感冒等疾病相關的文章,可以點擊我們公眾號下方工具欄的【文章查詢】,在搜索欄里輸入“感冒”來查找。
哺乳媽媽感冒發燒吃什么藥
流感和普通感冒怎么區分,疫苗要不要打
其實沒有一種病叫“感冒”
順勢療法兒童感冒藥,沒用的神奇藥水
感冒,真的每次都要查血常規么?
感冒清被通報,中西復方藥需慎用
噴嚏和感冒之間的辯證唯物主義關系
面包超人感冒藥水成分分析,6歲內慎用
寶寶感冒不可怕,你需要這樣治療和預防
孩子感冒喝VC?沒用的
感冒不能吃肉、吃蛋?錯誤的“忌口”更麻煩
兒童生病就醫的6個誤區
孩子睡著后又發燒, 要叫醒喂退燒藥么?
淘寶順勢療法藥物揭底
治標?治本?孩子生病應該這樣把握
恐怖的高熱驚厥是怎么回事
抗生素不是消炎藥,不要再叫錯了
安慰劑,和需要被安慰的我們
寶寶多大可以坐飛機?
兒童熱性驚厥與癲癇的判斷和防治
參考資料: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
Historical death rates: The cruellest months
https://www.economist.com/science-and-technology/2014/10/24/the-cruellest-months
Winter kills: Excess Deaths in the Winter Months
氣象要素對武漢市居民死亡率的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