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6個預防方法,這3種易感人群越早知道越好!

心肌缺血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心臟疾病,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治療,就可能有生命危險,因此我們應該及早預防。

心肌缺血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第一種: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以及處于更年期之后的老年女性人群,這兩種都是容易出現心肌缺血的易感人群。

第二種:高血壓疾病患者、高血脂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人士,身體同時伴有這些誘發冠心病危險因素的人更容易發生心肌缺血性胸痛。

第三種:家族中有患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如果父親在55歲之前或者是母親在65歲之前患上了冠心病,那么他們的子女中,會患上冠心病的概率就明顯增大,發生心肌缺血性胸痛的危險性也就越大。

除了以上三種人群外,我們在多年的臨床中,還遇到一類心理、情緒性心肌缺血的病人也非常多。這類人群,往往是工作壓力大,或者生活中常常有不順心的事情,情緒長期壓抑。其特點是:壓抑性或者多疑、敏感、激動、急躁、攻擊性性格人群。

心肌缺血的預防

1. 合理飲食

粗細糧合理搭配,應以低脂飲食為主,攝取過量高脂肪食物可使血脂濃度突然上升,使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加重心肌缺血癥狀。

2. 勞逸適度

體力消耗后應躺著或稍微抬起雙腿坐著進行多次的休息,每次在二十分鐘左右,上班久坐的辦公室人群,應該從桌旁站起來數次,每次3-5分鐘。

3. 睡眠充足

一天的睡眠不應少于7-8小時。血壓正常或偏高的人要在睡眠時把腿部的床稍墊高7-10厘米,使雙腿和下肢稍高于心臟的水平線,有助于迅速入睡。

4. 注意氣候變化

天氣炎熱人的代謝水平較高,加之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容易導致心肌缺血的發生,要特別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冬季則應適時增添衣物,注意保暖。

5. 積極治療原有疾病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是導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已確診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用有效的降壓、降脂、降糖藥物。

6. 按時進行體檢

三高疾病的人群,需要按時進行測量血壓、檢查血脂、測試血糖,有條件者的人群,最好要定期檢查心電圖,以及24小時動態心電圖、運動試驗、超聲心動圖檢查,發現異常及早治療。

來源:守護心血管

點分享點收藏點點贊點在看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yangshengbaojian/view-18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