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個人,怎么洗個澡就沒了。”
不久前,52歲的周先生(化名)清晨6點30分在家里洗澡,此時家里親屬都還在睡夢中,誰也沒想到,周先生在浴室里發生了“腦梗”(腦卒中),等7點15分家人起床發現后撥打了120就醫,不幸的是到醫院后,周先生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
“19歲的孩子,跑個半程馬拉松倒地就走了。”
19歲的蒙蒙(化名)是云南一名大二的在校學生,2年前自己去省外參加半程馬拉松的業余組比賽,平時蒙蒙并沒有長期堅持跑步訓練,僅僅是一個業余愛好者。誰也沒想到,原本是參加馬拉松以為鍛煉身體,卻在途中突發“腦梗”(腦卒中)倒地,最終也沒能搶救回來。
姚黎清主任介紹,每年氣溫降低都會導致突發腦卒中患者比例增高,腦卒中是造成中國人致死最高的疾病,每16秒就有1個中國人死于腦梗(腦卒中)。盡管這樣,大家還是認為這個疾病僅僅是老年人的專屬,在姚主任的科室里,從十七八歲的大學生到二三十的中青年發生“腦梗”(腦卒中)案例逐年增加。
預防“腦梗”(腦卒中)從哪入手?
今天,姚主任和大家從洗澡和運動這兩個生活細節說起!
“低氣溫+高海拔”
云南人“腦梗”(腦卒中)風險相對更高!
我們每個人的血壓和血管都受到氣溫和海拔的影響。首先,氣溫變化時,血管會發生收縮從而提高了梗死和出血的風險。其次,海拔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血管內紅細胞的數量。
云南是高海拔地區,生活在這里的人血管內紅細胞的數量比平原地區相對高,因此,環境因素造成我們發生“腦梗”(腦卒中)的概率就相對高。
三種洗澡方式不可取
1.清晨空腹洗澡
大家都知道,洗澡是在消耗我們人體能量的過程,清晨空腹洗澡,很容易發生低血糖暈倒等意外。而且我們人體清晨剛剛從暖和的被子里出來,突然走進冷冰冰的浴室,水溫過低的話,從頭而降的水特別容易引發“腦梗”(腦卒中)意外。
2.飯后立即洗澡
進食后,人體的血供大量在胃腸系統流動,這個時候忙著去洗澡容易造成“腦梗”(腦卒中)。原理是這樣的,水溫的變化導致體溫升高、心率增快、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血液循環加快,這一系列癥狀就會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于是造成腦血管缺血或出血。
3.身體冷時立即沖熱水澡
當體溫過低或過高的時候,都不要著急洗澡。特別對于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來說,更是尤為注意。大家記住,我們的血管在環境變化時是會發生收縮的,平穩緩慢地讓自己適應變化的氣溫是防止意外發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姚主任提醒:
1. 老年人應采取坐式洗澡姿勢避免發生意外。
2. 家有老人小孩,浴室安裝防滑地墊和扶手。
3. 盡量不在清晨傍晚洗澡,意外發生不易被發現。
兩種運動方式不可取
1. 超出自身能力的劇烈運動
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提高,大家對“健步走、馬拉松”等運動的熱情越來越高,大家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選擇合理的鍛煉方式。過量劇烈地運動后,血液會在四肢肌肉分布增多,腦供血就減少,如此一來,發生“腦梗”(腦卒中)的概率大大增加。
2.老年人過早清晨鍛煉
清晨鍛煉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最高的生活場景之一。很多老年人天不亮就要出去走,冬天清晨室外的氣溫非常低,不僅發生意外的概率增高,加之清晨路上人少,即便發生腦卒中意外也求助困難。一旦錯過最佳救援時間,很多人就將面臨長年的康復和治療。
姚主任提醒:
1.無論什么年齡,冬季鍛煉盡量在太陽出來以后再進行。
2.適當快走的運動方式適合所有人。
卒中患者康復和治療同樣重要
滇醫通上線“康復聯盟”APP
對于已經發生腦卒中的患者和家庭來說,一定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這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家屬要尋求規范的康復訓練和治療體系循序漸進地進行。
很多人會覺得約康復科的床位太難了,為此,滇醫通、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科、昆明理工大學三方聯合開發的“康復聯盟”APP近期將在滇醫通全面上線。今后,患者家屬可以在這里預約康復科的各項服務,定期收看姚主任科室關于腦卒中等疾病的科普視頻。現在,大家可以加入康復科患者群,及時與醫生溝通。
(掃描二維碼加入康復科患者群)
《周二問醫生》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