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過后常喝它,升陽驅寒、防大病,勝吃補藥!為自己和家人收好吧!

點上面“脈脈養生”關注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俗話說“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朱欣佚表示,真正的進補就要等到大雪節氣以后,補得太早反而容易上火。而大雪節氣之后,正是一年中“進補”的最佳時機。

因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于體內,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進補得當不僅能安然過冬,到了來年春天,身體依然活力滿滿。

那么問題來了,大雪之后,怎么進補才最好?這里推薦大家——“湯補”。

飯前一口湯,勝過良藥方

我國五千年歷史,食文化僅僅一千多年,而湯文化卻長達三千年之久。

老話說:

“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

“飯前一口湯,不用進藥房。”

“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

老祖宗的智慧也得到國外學者的認可。美國營養學家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在6萬多名接受營養普查的人中,那些營養良好的,正是經常喝湯的人。

01

營養吸收好

研究表明,湯中的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不易流失,在體內的利用率也高。早餐喝湯,可潤腸養胃,迅速補充夜間代謝掉的水分,促進廢物排泄;飯前喝湯,可增加飽腹感,從而減少食物的攝取量,達到瘦身減肥的效果;秋冬季喝湯,可驅趕寒冷,增強機體免疫力。

02

減少食道炎、胃炎

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必經之路,飯前喝湯,等于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飯前先喝湯,可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的發生。

而且飯前喝點清淡的湯,它可以把胃“激活”,讓胃處于活躍的狀態,再吃飯時,胃就會很自然地工作了,這樣對消化吸收都是有好處的。

提醒: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的患者,并不適合在飯前喝太多的湯,容易加重病情,少量喝無妨。胃下垂的人最好在飯后半個小時再喝,以一小碗為宜,大約100~200毫升。

03

促進新陳代謝、助長壽

日本人只要吃飯,必喝味噌湯,日本人的長壽,與每日飲用味噌湯也有關。

中醫相信,湯可治百病。在不同地域、不同季節有喝不同湯的習慣,其中卻大有講究,大雪之后喝湯進補,同樣也有講究。

進補之前先開路

欲補先“清”,湯的食材再貴重,如果脾胃吸收不了,也是無益。最好每天喝一次陳皮砂仁水,給吃進去的滋膩食物開開路,會運化得好一些,這碗水,需要在冬日進補的朋友都適用。

陳皮砂仁水

做法:陳皮6~8克,砂仁3~5克,水煎15分鐘,濾渣取汁,候溫飲用。

方解:陳皮芳香化濁、理氣和胃,砂仁化濕開胃、溫脾止瀉,二者合用,開脾胃效果杠杠的。

大雪十大湯補

清完了就開補了,大雪進補,湯補當先,送你十大湯補,這個冬天一定要吃齊嘍~

八珍湯

氣血雙補

當歸10克、川芎5克、白芍8克、熟地15克、人參3克、白術10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燉雞肉即可。

功效:“四君子湯”與“四物湯”都是中藥方劑里的重頭方,一個是補氣名方,一個是補血名方。這兩個合并在一起,就是大名鼎鼎的“八珍湯”,能氣血雙補。

老人家每個月喝上幾副作為保養,不但可以增強體質、補養氣血,還能延緩衰老。女人經期過后喝上四五天,就能把內分泌調理得很正常,像臉色發黃,頭發枯黃、容易疲勞、手腳冰涼、月經不調、貧血、更年期、病后及孕后虛弱這一類問題就可以用它來調理。

黨參牛肉湯

增強免疫

牛肉洗凈切片,涼水下鍋,水開后撇去浮沫。山藥去皮,切小塊。

鍋洗凈后重新燒開水,放入牛肉、黨參、黃芪、枸杞、姜片,大火燒開煮15分鐘。蓋上鍋蓋,轉小火煎煮1小時。

放入山藥,再煮30分鐘,煮到山藥軟爛,調味即可。

功效:黨參是補氣佳品,可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生津養血。

牛肉同樣具有補益氣血、健脾和胃的作用。黨參搭配牛肉,補氣血效果增強。

特別是熬夜、壓力大、感覺疲勞的人,在冬日來一碗黨參牛肉湯,可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

黃芪鯽魚湯

健脾暖中

將鯽魚洗凈,瀝干;黃芪、蓮藕洗凈,胡蘿卜去皮,切塊待用。

鍋內倒油燒至六成熱,放鯽魚煎至兩面金黃,再放姜片煸香;烹入黃酒,倒適量清湯,放黃芪、紅棗、蓮藕大火燒開,小火慢煲1小時。

將胡蘿卜放入鍋中,繼續用小火煲15分鐘,調味即可。 

功效:機體在寒冬時節活動減弱,新陳代謝減慢,黃芪能幫助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祛除寒氣。鯽魚有益氣健脾、清熱解毒等作用,兩者一起煲湯,更能補氣血、溫脾胃。 

適量喝此湯能健脾暖中,但黃芪用量不宜過多,20克左右即可。燉好后吃肉、喝湯皆宜,每周1~3次。

海帶菠菜湯

防中風

海帶100克、菠菜50克、豆腐250克,一起燉湯后調味食用。

功效:預防中風或中風后預防復發,經常喝海帶菠菜湯有防治作用。

冬瓜排骨湯

滋補養顏

排骨剁成小塊放入開水鍋內焯一下,冬瓜去皮切小塊。將湯鍋置火上,放入開水、排骨,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燉至熟爛,再把冬瓜放入湯內燉熟,加入精鹽、味精、蔥花、胡椒面調味。

功效:排骨屬葷,濃厚滋補;冬瓜屬素,清淡養顏。

山藥豬肚湯

健脾補虛

將洗凈切好的大塊豬肚放入裝水的鍋內大火煮1小時后加入山藥一起繼續煮30分鐘后,將紅棗及生姜片一并置入鍋內煮15~20分鐘即可。

功效:山藥性味甘平,具有益氣健脾、止瀉等作用。紅棗健脾益胃、補益氣血和養血安神等功效。豬肚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這款山藥豬肚湯非常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群。

當歸羊肉湯

補血散寒

當歸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當歸、生姜清水洗凈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凈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沙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姜片,在武火(大火)上燒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

功效:溫中,補血,散寒。適用于體虛脾弱之乏力、腹瀉、畏寒者。

羅漢果白菜干湯

滑腸排毒

羅漢果1/3—1/2個,白菜干50克,瘦豬肉100克,羅漢果、白菜干洗凈,瘦豬肉洗凈切塊,把三種食材放進湯鍋里面,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到菜干軟爛即可。

功效:羅漢果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滑腸排毒、嫩膚益顏、潤肺化痰等功效,而白菜干有消燥除熱、通利腸胃、下氣消食的功效,秋冬常食還能潤腸通便。

大棗姜湯

溫補腎陽

大棗20個、生姜5片、紅糖適量,先將生姜切成片裝然后同大棗一起加適量紅糖,煎湯當茶飲用即可。

功效:此湯具有溫補腎陽之功效,除此之外還具有補中益氣、安神之功效。

平菇娃娃菜湯

刮油抗癌

平菇洗凈撕好,肉切好,先下平菇, 燉煮開后加入肉片進去煮,最后放娃娃菜,煮熟即可調味出鍋。

功效:娃娃菜中的粗纖維可以起到促進腸胃蠕動的效果,吃一次刮一次油,平菇有抗癌的功效,一碗快手湯,也是滿滿的營養。

喝湯五注意

湯雖然好,但是要煲好一鍋湯并不容易。不少人在煲湯的時候會進入一些小誤區,下面幾個錯誤,大家可要注意了。

1熬湯時間應以1~1.5小時為宜

如果是青菜湯,幾分鐘即可。如果是肉湯,時間以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最好,如果是燉骨頭或者豬腳湯,可以適當延長一點時間,但是也不要超過3時。飯后喝湯易導致營養過剩,應改為飯前喝湯以促進消化。

2不同人群喝湯應有所側重

比如痛風患者不適合多喝嘌呤含量較高的肉湯、魚湯、海鮮湯等;高血壓患者喝湯要限鹽;胃腸不好、食欲不振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較弱,如果要喝肉湯等,應該先去掉湯里的大部分浮油。

3在外就餐最好少喝湯

餐館的湯一般鹽、雞精、味精放得較多,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4切忌湯水泡米飯

湯與飯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沒有被嚼爛,就與湯一道進了胃里,這不僅使人“食不知味”,時間長了,便會導致胃病。

哪一碗湯是你的專屬“冬季補身湯”?希望它能溫暖你的冬天,也為健康打好“補丁”,讓身體能抵御更多疾病的威脅。

5不要中途亂加水

一般情況下,煲湯時加的水量應該至少是食材的3倍,水最好一次性加足,否則影響口感。如果中途確實要加水,也要是熱水才好。

大雪節氣,最適合進補的時候到了,十大湯補送給大家,大雪后喝一碗,氣血雙補,好處驚人!

看完順手轉給關心的親友們,祝大家大雪快樂,養出健康好身體~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快樂老人報》《生命時報》《健康時報》《成都晚報》)


如:腰痛、婦科、男科、補腎、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膝蓋痛、頸椎病、肝病、胃病、便秘、尿頻、腹瀉、小腹突出、痛經、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發、脫發、豐胸、美容、皮膚病、老年斑、衰老、陰虛、感冒、咳嗽、發燒、失眠、結石、咽炎、嗓子痛、頭痛、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口臭、鼻炎、耳鳴、眼病、甲狀腺、頭皮屑、腳氣、痔瘡、手腳冰涼、風濕、盜汗、癌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哮喘、心臟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痛風、老年癡呆、靜脈曲張、補氣、補血、補鈣、瘦弱、肥胖、小兒疾病、瘦腿、瘦腰、濕氣、健脾、打嗝、狐臭、抽筋、戒煙、經絡、中成藥、泡腳。。。更多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yangshengbaojian/view-18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