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生活實踐過程中觀察到,四季變化規律表現為春溫、夏熱、秋燥、冬寒,萬物順應四季又產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天人合—的養生觀
順時養生,就是按一年四季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和特點調節人體,健身防病,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它是攝生保健的重要環節。歷代養生家、醫學家都認為四時變化可影響人體健康,導致疾病與折壽??梢婍槕匀?、四時變化是養生防病的關鍵。
春季養生
以五行來講,春通肝臟,春季陽氣初升肝火較旺,七情易動怒,宜保持樂觀開闊的心態。并養成早起晚睡的好習慣以適應春天的生氣。春季溫差較大,注意防風御寒,穿衣不宜太少。飲食調養宜重脾胃,可食微辛、干溫、清淡的食物。春季人體代謝旺,注意扶正、辟邪,每天堅持保健按摩。預防舊病復發,緩和性的運動,對肝臟比較有幫助。
夏季養生
夏季通心,天熱人體陽氣外發,易流汗,汗為心之液,過度發汗消耗心氣,護心氣可以養神。在精神調攝上,要神清氣和,精神飽滿,以利于氣機的通泄。起居忌貪涼,宜早起晚睡,避免在烈日下曝曬,飲食忌生冷過度、宜溫宜軟、少食多餐。夏季多鍛煉,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秋季養生
秋屬金通于肺,秋氣干燥易傷肺。調養應以滋陰、去火為主,如食菊花茶、枸杞、梨、蜂蜜等。秋天陰氣上升,毒素易儲存,多吃果蔬和雜糧,少吃鹽和糖。每天做適量運動以促進代謝。
冬季養生
冬季寒冷陰氣盛、萬物收藏,所以養生宜避寒就溫,盡量做到陰陽平衡。吃一些辛辣高熱量的食物,積蓄熱能,協調陰陽平衡。冬氣通于腎,立冬宜進補。在精神調攝上,注意控制情志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利于陽氣閉藏,養精蓄銳。
五味助益五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