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是最基本和最常見的一種肝臟檢查項目,通過肝功能化驗結果,可以看出有無肝功能受損、膽汁排泄障礙、低蛋白血癥等問題。其中轉氨酶升高是肝功能受損最敏感的指標,當出現轉氨酶升高后,常需要繼續檢查肝炎標記物(如甲肝、乙肝、丙肝等)等的相關化驗檢查。對于已經明確的肝炎患者或攜帶者,需要定期檢查肝功能、AFP等,如果AFP持續大于400,或持續動態升高者,且排除其他疾病后,應警惕肝癌。乙肝、丙肝患者還需查HBVDNA和HCVRNA的了解病毒活動數量級別。對懷疑有肝硬化纖維活動的,可以查肝纖維化四項,但不能反映肝臟實際的纖維化程度。
其中肝臟B超,是肝病患者最基本的影像學檢查。通過肝臟B超,可以提示肝臟的形態學有無異常,有無脂肪肝、肝囊腫、肝血管瘤、肝臟占位等肝臟疾病。如果是肝臟占位,或肝臟疑似血管瘤,常需要肝臟增強CT、肝臟增強核磁共振進一步明確。必要時可行肝臟PET-CT,不僅可以明確腫瘤的性質,還可以了解全身的轉移情況。對于多數患者來說,定期復查肝臟B超已經足夠了。
對于肝臟發現結節但不能明確性質等情況時,可行肝穿刺活檢進一步明確。但鑒于其有創性的特點,不作為常規檢查項目。
當然,對于絕大多數的普通朋友,每年定期的肝臟B超和肝功能檢查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