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生命換錢,這個火遍全國的網紅打卡點,我不

- 點擊上方“藍字” 訂閱更多生活靈感 -

今年3月,有一則爆料淹沒在了信息海洋中。

長沙室內動物園的內部員工爆料,這家動物園因為疫情閉店,室內的動物沒人照顧,很多動物被活活餓死。

沒餓死的動物,已經開始啃食動物尸體。

爆料人還說,在這家被荒廢的動物園里,這種情況很普遍。

在疫情發生前,這家動物園里也有部分動物在陸續死去。

這家室內動物園的糟糕情況,僅僅是個例。

現在,許多商場內的室內動物園越開越多,這是個看起來特別夢幻愉悅的地方。

你只需要在市中心的室內,就能和許多可可愛愛的小動物零距離接觸。

這其中,包括憨憨的羊駝,

網紅土撥鼠,

五彩斑斕的鸚鵡,

傳說中的丁滿(狐獴),

萌出血的垂耳兔,

在這個小世界里,大人很開心,小朋友也好開心,他們圍著小動物觀看、拍照、撫摸、喂食……

但在這些開心中,有些痛苦正在逐漸蔓延。

室內動物園是個特別殘忍的存在。

首先從空間上,對動物的傷害就特別大。

室內動物園一般都是開在購物商場內,這里寸土寸金,能有多大的場所給動物活動?

在這種情況下,像羊駝、袋鼠這樣需要奔跑的動物,只能憋屈在小小的空間里,郁郁寡歡。

某室內動物園里的羊駝

想象一下,如果把你圈在一個小圈里不準動,那是什么感受?

即便有土豪一擲千金,把一整層的商場都開辟成室內動物園,還是不夠。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什么會不夠?室內動物園里不都是小動物嗎?

動物體型小,所需的場地就小。

真的是大錯特錯。

動物所需的場地大小,從來不是按照他們的體型來打造,而是根據它們的行為習慣來建的。

拿網紅丁滿(狐獴)來舉例。

狐獴這樣的動物,擅長打地洞,且都是長住洞里,才能保證安全感。

狐獴的洞穴龐大復雜,超出人們的想象,毫不夸張地說,這些小東西的利爪,能挖出一個重慶立交橋長度的洞穴。

BBC攝影師在電腦上,模擬出的狐獴洞穴

這就決定了,雖然它們體型小,卻需要足夠大,足夠深的空間,換句話說,就是土要管夠。

室內動物園能做到嗎?

不能。

商場的層高,決定了不能堆厚高的土,只能鋪一層薄薄的沙土或者木屑。

還有就是,讓狐獴打洞了,都躲洞里,游客還能看什么?沒什么看的,還能吸引客源嗎?

室內動物園的環境,也讓人堪憂。

在封閉的室內動物園,缺乏優質的通風條件,大大小小的動物聚在一起,看不見的病菌混雜,對動物和人類的健康,有著非常大的隱患。

讓居里心驚的是,去室內動物園的,大部分都是大人帶著孩子去玩,小孩還和這些動物零距離接觸。

且不說某些動物的攻擊力很強,就動物身上的病菌,對小孩的傷害也非常大啊!

在某家室內動物園里,甚至還有將狐獴和樹懶混養的情況。

這兩種動物身上,都帶有不同的病菌,很容易交叉感染,嚴重的話還可能奪走動物的生命。

而且狐獴把樹懶當成敵人,一直攻擊樹懶,樹懶因為動作慢又無法跑開,只能承受狐獴的攻擊(狐獴攻擊性很強)。

你無法想象,狐獴和樹懶都在承受著怎樣的煎熬。

除了通風條件,商場的噪音也讓動物感到焦慮。

在野外生存的動物們,突然被抓進這些小小的地方,一些不知名的龐然大物,在它們的面前睜著眼睛,大叫、大笑、奔跑、尖叫…

這對它們的精神,是一種莫大的壓力。

知乎用戶@郭雨就去過一家室內動物園。

在去過之后,他特別后悔,不是因為動物園的體驗差,而是他感受到了一種無處不在的殘忍。

他觀察到一只浣熊一直在抓墻。

仔細一看,原來它是把墻紙當成一棵樹,想爬上這棵樹,逃離人群。

源自@郭雨拍攝的視頻

但它不知道,這棵樹是假的,這一切它沒辦法逃脫。

除此之外,室內的光照、溫度、濕度都沒辦法滿足所有動物的需求,這些小家伙,一直都在不適合它們的環境里掙扎著生存。

這里的動物,24小時都在遭受痛苦,這種痛苦不是身體上的疼痛,而是精神上的折磨。

室內動物園根本配不上“動物園”的名號,它更多的是一個堂皇的囚禁室。

一個真正的動物園,身上應該扛著保護、科普、保育、拯救本土瀕危物種的責任。

在這份責任下,動物園的“豐容”就特別重要。

所謂豐容,簡單來說就是讓動物在動物園里,有種回到快樂老家的歸屬感。

豐容做得很不錯的,在國內當屬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

這里同樣有狐獴,他們是怎么養的呢?

在狐獴生存區,鋪了足夠厚的土供它們挖洞,并且還挖了一條長長的隧道,游客可通過這條隧道,深入狐獴生活的地方,近距離觀察狐獴的自然行為。

那個金字塔,就是游客觀察區,這樣既能讓游客觀察到狐獴,也能讓狐獴有安全感

在這里,首屈一指的是獐麂坡,養了獐和麂兩種小鹿。

圖源微博@動物員lala

因為獐本身比較膽小易受驚,如果直接養在籠子里,它們容易因為聚集的游客而一直處于緊張狀態。

在紅山動物園,有足夠多的地方供獐躲避,在這里想要觀察獐,還得費點功夫。

園內工作人員搭建的灌木

可以說,紅山動物園最大限度地做好了豐容工作。

但豐容只能是盡人類最大的努力,做到越來越好,而無法做到100%優秀。

畢竟,人類怎么可能比得上大自然呢。

可能盡力做到豐容的動物園,真的很有良心了。

所以你看,室內動物園連環境都改變不了,怎么談得上豐容?

更諷刺的是,幾乎所有的室內動物園都以“親近動物,了解動物”作為宣傳標語。

在這間囚禁室里,倒是真的能親近動物,但動物并不想親近你啊。

而且,真的能了解動物嗎?

居里在網上看了很多博主去打卡室內動物園,里面大部分動物完全喪失了動物的靈氣。

在這里,你看不到狐獴向陽而生的生命力,只能看到它們的驚恐。

你看不到土撥鼠親吻時的浪漫,只能看到它們呆板的樣子。

你不知道樹懶毛上會長一層綠藻,平時它們懶得覓食時,就吃綠藻充饑,只知道樹懶很懶。

你感受不到袋鼠強悍的力量感,只知道袋鼠有個育兒袋。

這種了解,又有什么意義?

我們去了解動物,是去觀察它們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習性,繼而去體會不同生命形態的美好。

而不是去干擾和囚禁它們,用它們取樂。

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所謂“了解動物”不過是一些人賺錢的工具,以及一些人用來打卡拍照的幌子。

居里曾聽人這樣說過:“沒辦法,人要賺錢嘛,哪里管得了這么多。”

說這種話的人,本身就很無恥。

居里承認,動物園有足夠的收入,才能支撐它的發展,以及動物的基本福利。

但當動物被人類利用時,人類是不是也要向內探討一下自身的道德和義務?是不是也要盡力尊重動物的天然習性?

在《動物福利》中,有這么一段話:我們不要自以為是的干涉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如果我們干擾了它們,就有責任考慮它們的福利。

畢竟,對待生命的態度,決定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部分內容參考自:《動物福利》(考林·斯伯丁)、知乎用戶@一犬一話專欄

圖片來源丨網絡、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微博官網編輯、撰文丨比安卡

請保護它們,而非虐待它們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zhongyi/view-183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