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張文宏教授在5月8日“‘陳春花知識實驗室’向‘一健康’基金捐贈儀式”上的演講,他說,我們現在面臨的是將來全世界重新開放以后的輸入型病例,那怎么解決輸入型病例?最終要靠科學。
“有困難共產黨員先上,有困難男同志先上”,這是我們科室的傳統,也是上海的傳統,所以我也報名了。我們科室最后留了我一個人和女同事在上??醇遥渌猩咳チ宋錆h。
跟聞玉梅老師和建立中山醫院的顏福慶老先生比,我今天所講的一切都顯得微無足道。
對于一個醫學家來講,像顏福慶老先生,像聞玉梅先生,這一輩子做一個科學家、教育家,研發了疫苗,培養了這么多人,為什么還要去籌立基金會呢?因為社會的一草一木、醫學界的一磚一瓦,要整個社會一起才有可能成功的。
所以如果沒有像陳春花女士這樣的人,沒有像正和島劉東華先生這樣的人,我們這個醫學院是不存在。
顏福慶老先生那時的志向是,我雖然是在美國畢業,但是回到中國,我一定要建一個中國自己的醫學院。所以他到處游走,拼命募捐,把所有的錢都捐到了醫學院。
就慈善事業本身來講,不是我們單個人可以完成的。我們完成一篇文章,做一個科學研究,發現一個新的科學現象,可能一個人單槍匹馬就可以了。但有些事情一個人做是不行的,比如整個醫學事業。聞老師給我們展現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聞老師今天做的這件事情,就是把我們學校的一個精神延續下來了,“一健康”基金也是體現了這個精神。
這個精神是什么?前兩天我到圖書館看了顏福慶老先生的畢業論文,是研究結核菌素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意義。結核病到現在都沒有結束。只要涉及到傳染病,他們的視野一定會超出疾病本身。就像有時候我給大家講吃粥還是喝牛奶的問題,大家不要覺得奇怪,因為它超出了這個疾病本身。這就是“一健康”的精神,就是全社會一起參與。
全球新冠疫情下一步會怎么走?怎么回歸常態?全世界就一直搞不清楚中國疫情為什么說沒有就沒有了,為什么我們在短短幾個月里把這個事情搞定了呢?
這就是一個全健康、一健康的理念。我們在清除這個疾病時,是全民參與的。比如說要社會隔離,我們就真的做到隔離了;說要在家里悶兩個禮拜,就真的悶了兩個禮拜。
我們現在面臨的是將來全世界重新開放以后的輸入型病例,那怎么解決輸入型病例?最終要靠科學?!耙唤】怠被鹱鍪裁??做科學。大家不要覺得每一次打仗都是通過肉身撲上去,然后不要命似的。
朱疇文告訴我們,疫情中沖上去的每個人都是沒有防護的,就是打了仗再說。我這個人不像朱疇文這么多愁善感,但是看到這個情景,我也掉眼淚。我在送90后醫護人員去機場時,他們的父母在旁邊喂飯給他們吃。無論是90后還是60后,大家奮不顧身地往前面撲。
但是打仗將來是要靠科技的。比如,藥物篩選平臺是不是世界第一流?病毒學研究是不是世界第一流?疫苗研發是不是世界第一流?防護方面是不是世界第一流?救治方面是不是第一流?公共衛生是不是世界第一流?大數據應用是不是世界第一流?
科研支撐,重中之重。聞玉梅老師的“一健康基金”主要就是做兩件事:獎勵能力強的青年一代;投入科學研究。中國的“一健康”、 中國的公共衛生體系要靠大家一點一滴共同建立起來。
在最后,我再次感謝“一健康”基金、感謝給“一健康”基金捐贈的所有企業家,今天在這里要專門感謝陳春花老師跟正和島劉東華先生,以及捐贈建醫院的很多人。我們內心仍然充滿希望。(本文完)
相關鏈接:聞玉梅:眾志成城,人盡其力
·轉載授權、演講資訊,請聯系花小蜜·微信 ID:chunnuanhuakai-cch
- 推薦閱讀 -
點擊藍字即可查看文章
陳春花直播分享:全球疫情危機下,中國企業的5個發力點
陳春花:疫情下的數字化轉型,管理者要做這些調整
陳春花演講實錄:數字化時代的組織管理,不能再用過去的邏輯
陳春花最新演講:萬物之中,成長最美
陳春花直播分享:有效的管理者并不關心自己是否正確,而是如何服務于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