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頭痛是身體在示警!頭頂痛、偏頭疼、前

頭痛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不適癥狀,疼痛的部位有很多,包括前額痛、后頭痛、頭頂痛……但無論是哪一種,都十分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

今天,小郎中就為大家介紹幾組針對頭痛的應急特效穴位,對緩解頭痛效果特別好,還沒有副作用!經常頭痛的朋友,趕快學一學吧~

根據頭痛部位選穴位1前額和眉棱骨痛

前額和眉棱骨痛一般屬于胃經的病癥。從二三腳趾間的陷谷穴向內庭穴方向按摩幾分鐘可緩解癥狀。

  • 陷谷穴:位于足背,在第二、三跖骨間,第二跖趾關節近端凹陷中。

  • 內庭穴:足背第2、第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陷谷穴內庭穴2偏頭痛

偏頭痛多與三焦經有關。上臂的清冷淵、天井穴、外關穴,都是偏頭痛的特效穴。

  • 清冷淵穴:在上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穴上1寸。

  • 天井穴:在上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

  • 外關穴:該穴位于人體的前臂背側,手脖橫皺紋向上2寸(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

清冷淵穴天井穴外關穴3頭頂痛

頭頂痛一般屬厥陰經病,點按百會穴,即可有效緩解疼痛。

  • 百會穴:在頭部,后發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4后頭痛

后頭痛屬太陽經病。按揉小腸經的后溪穴,可緩解后頭痛、頸椎病、落枕及情志病。

  • 后溪穴:微握拳,位于小指掌關節后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后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5太陽穴周痛

太陽穴周圍出現疼痛時,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陽穴,如果不能緩解,則可再按摩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

  •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 風池穴:在頭后面頸部兩側大筋的外緣凹陷中,與耳垂平行處。

  • 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陽陵泉風池穴太陽穴頭痛期間做什么?1盡可能多休息

可能的話,找一個安靜幽暗的房間躺下來睡一覺,但避免睡過多,以免睡醒后,反而出現頭痛。小睡片刻或許可以消除頭痛。

2平躺著睡

睡眠姿勢怪異或趴著睡(腹朝下),皆會收縮頸部肌肉,進而引發頭痛。而平躺的睡姿有益。

同樣地,當你站立或靜坐時,身體勿向前傾斜,也勿使頭扭向某個方向。

3冷敷與熱敷

有些人喜歡在額頭及頸部冷敷,這方法對許多人有效;而另一些人則偏好熱敷頸部或洗熱水澡。

當頭痛發作時你可以用熱敷或冷敷袋覆蓋額頭,并按摩太陽穴的血管以減輕頭痛。

4深呼吸

深呼吸是緩解緊張的好方法。特別是腹式呼吸,就是當你的胃部的起伏比胸腔還明顯時,表示你的作法很正確。

頭痛需要及時醫治

頭痛,準確的講,是一個癥狀,它往往是一個警示信號:這個問題十萬火急,司令部受到攻擊,必須及時就醫、馬上找到原因,排除威脅。

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一般分為以下四個方面,顱腦病變、顱外病變、全身性疾病、精神源性疾病,其中治療方法也有很大的差異。

因此,看病時對醫生準確描述自己的病癥就至關重要。學會說清下面五句話,癥狀自然就清楚了。

1說清“哪里痛”

不同疾病引起的頭痛部位是不一樣的,所以要說清楚是一側疼還是后腦勺某個部位痛等。

要提醒的是,眉毛、耳廓以及整個發髻以上部位的疼痛才叫頭痛;上述部位以下的疼痛,則叫做面痛。

2說清“痛多久”

不同疾病疼痛時間不一樣,如偏頭痛一般持續4-72小時;

有些緊張性頭痛短則30分鐘,長則可達7天;

而抑郁、焦慮等心理因素引起的頭痛,則頭昏腦脹天天都有、從早到晚,有時甚至持續多年。

所以疼痛時間最好具體到天數或年數及發作時間。

3說清“怎么痛”

描述時最好能用最簡單的詞語描述自己的頭痛感覺,如被針扎的痛、被刀割的痛、被門擠的痛、被磚頭砸的痛、隱隱的脹痛、霹靂樣疼痛、像血管搏動一跳一跳地痛;像緊箍咒箍在頭上似地痛等等。

4說清“有多痛”

這個可以用分數來描述,如果為自己的頭痛打分。0分算不痛,1-3分算輕度疼痛,4-5分,算中度疼痛,6-7算中重度疼痛,8-9分算重度疼痛,10分算極度疼痛。

5說清“伴隨癥狀”

跟頭痛伴隨的其他癥狀也要說清楚,如劇烈頭痛后如有神志不清楚,或一只眼睛失明、一側肢體不能動或麻木,則極有可能是中風了;

嚴重頭痛較伴有惡心、嘔吐、怕光、怕吵,是偏頭痛的典型表現;

雖然總頭痛,但只要逛逛街、聊聊天,就不痛了,則很可能是緊張性頭痛。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zhongyi/view-17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