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后吃點它,比吃什么都補!會養生的人都懂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小滿前后,天氣炎熱,受酷暑的影響,不少人的食欲驟減,吃東西沒胃口,這時,我們不妨吃點苦味的食物。

小滿前后吃點苦,清熱除煩助消化

中醫認為,苦味屬陰,有疏泄作用,對于有內熱過盛而引發的煩躁不安之人,有泄熱凝神的作用。此外,苦味的食物還具有以下功效:

  • 刺激膽汁、胃液分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吸收;

  • 提神醒腦,清熱除煩。

所以,小滿時節,吃點帶苦味的食物,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苦菜、苦瓜、蒲公英、萵苣等。

5種苦味食物,你值得擁有

苦菜

小滿的三候里,第一候就是“苦菜秀”。

廣義的“苦菜”,指的是苦味的蔬菜,但狹義的“苦菜”,特指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葉,這是一種藥食同源的草本植物,藥名叫敗醬草;不同地區也有不同叫法,寧夏人叫“苦苦菜”,陜西人叫“苦麻菜”,山東人叫“蛇蟲苗”……

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本草綱目》一書中指出:“苦菜調十二經脈,安心益氣,輕身耐老,強力明目……”

苦菜最宜涼拌,焯水后,放涼水洗凈,加入鹽、醋、辣油或蒜泥拌勻即可。

苦瓜

苦瓜,又名涼瓜?!侗静菥V目》記載,苦瓜味苦,性寒,無毒,具有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的功效。

夏天吃苦瓜,清熱又開胃,且能促進新成代謝,養顏美容。

苦瓜吃法多樣,常見的有干煸、炒等,但容易破壞其中的營養素。建議苦瓜吃時焯一下水,放些大蒜,辣味與苦味的組合,有利于氣機疏通,降濁宣泄,讓人開胃。

需要注意的是,苦瓜籽含有的一些成分可能會對使用者造成不適,吃苦瓜時,要記得將苦瓜籽去掉。

蒲公英

蒲公英是藥食兩用之物,其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功效,還有消炎、涼血、利尿、健胃等作用,尤其在清肝熱方面,效果較好。

也應如此,蒲公英不適合陽虛體質、脾胃寒之人食用,平時手腳易冷、大便稀溏的人,都不適合吃蒲公英,一般人也不宜長期過量使用,避免傷及脾胃。

食用蒲公英,建議入膳,而不是直接泡水飲。

可將蒲公英焯水,加入調料涼拌后食用,也可以用干品的蒲公英煮瘦肉湯等。在烹調過程中,保留蒲公英養肝祛濕、清熱解毒的功效,而與調料的混拌,能讓蒲公英的寒性有所調和。

萵筍

萵筍,又叫萵苣。其味道清新且略帶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進食欲。

此外,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幫助大便排泄。大魚大肉后感到消化能力減弱、便秘的人,不妨多吃一些萵筍。

為了使營養成分少受損失,吃萵筍時,最好洗凈生拌吃;即使煮或炒吃,也宜少煮、少炒。

莜麥菜

莜麥菜的胡蘿卜素含量比萵筍高1.4倍,鈣含量高兩倍,鐵含量高33%。

莜麥菜可以用來涼拌,也可蘸各種調料生食。它還可炒食,可涮食,具有獨特的風味。

由于莜麥菜對乙烯過敏,因此儲藏時應盡量遠離蘋果、梨和香蕉,以免誘發赤褐斑點。

苦味食物,非人人適宜

夏天吃苦,有補。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苦”。以下三類人,不宜多吃——

  • 經期女性:苦味食物多寒涼,經常食用,可能讓血行受阻,易致痛經、閉經;

  • 老人小孩:脾胃不好,或脾胃功能差,本身消化功能不佳,再吃苦味食用,容易雪上加霜。且苦味食物易傷脾陽,會讓消化能力越來越差;

  • 剛做完胃腸手術的患者;

另外,即便是正常的成年人,苦味食物的攝入量也需要有所限制,一天的攝入總量不要超過300克,且不要每天吃,可以間隔一天或兩天吃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提到的苦味食物,飲食成熟的瓜果蔬菜,未成熟的,不能吃,以免引起中毒反應。

另外,也不要到野外采摘苦味也才,這些野菜大多成分不明,攝入可能導致中毒。

2019年《健康養生》雜志訂閱~

?點擊閱讀雜志 ?長按二維碼訂閱

編輯:SOLA


往期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小滿前后吃點苦,生活才不苦!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zhongyi/view-17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