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要有疫苗了,II期臨床試驗已全面啟動

攻克艾滋病 還需醫護人員與大眾共同努力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消息稱,由我國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DNA-rTV在北京佑安醫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全面啟動II期多中心臨床試驗。

此次臨床試驗計劃招募160名HIV陰性的健康志愿者,主要目的是優化疫苗的免疫接種程序。受試者需接受三次疫苗接種與相關抽血檢查,并進行兩年隨訪。

據了解,艾滋病疫苗DNA-rTV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艾滋病候選疫苗,也是世界上首個開展II期臨床試驗的復制型病毒載體艾滋病疫苗,受到國際艾滋病疫苗界的廣泛重視。

銳景創意

疫苗臨床試驗分為幾個階段?

疫苗臨床試驗分為四期:即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Ⅰ期臨床試驗是小范圍研究(20-30人),觀察對象應健康,一般為成人,重點是確保臨床耐受性和安全性。

Ⅱ期試驗目的是觀察或者評價疫苗在目標人群中是否能獲得預期效果(通常指免疫原性)和一般安全性信息。最低樣本量為300例。

Ⅲ期試驗的目的為全面評價疫苗的保護效果和安全性,該期是獲得注冊批準的基礎。最低試驗例數應不低于500例。

Ⅳ期臨床試驗是疫苗注冊上市后,對疫苗實際應用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綜合評價。是監測疫苗在大量目標人群常規使用狀態下的各種情況,目的是發現不良反應并監控有效性/效力。

接種疫苗會不會得艾滋病?

一次普通的疫苗臨床試驗,卻因“艾滋病”的標簽格外引人關注。網絡上也出現了支持和質疑兩種不同聲音。質疑者除了質疑疫苗是否有效外,還擔心接種疫苗會感染上艾滋病毒。

“十三五”艾滋病疫苗項目負責人、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張彤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疫苗本身不是艾滋病病毒,所以不可能產生艾滋病相關的抗體。”

但張彤也坦言:“因為大眾會有一些顧慮,所以志愿者招募有一定難度。從臨床效果來看還是挺好的,安全性也非常好。國家十二五課題的時候,已經做了150人,從臨床效果來看都還挺好的,安全性也非常好。”

中國疾控中心官網顯示,前期已完成的四項臨床試驗表明,DNA-rTV疫苗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強,可誘導受試者產生抗艾滋病病毒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

艾滋病病毒 /銳景創意

艾滋病是一種全球性疾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自1981年首次發現艾滋病以來,HIV的感染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流行,中國HIV感染人數現已超過100萬。

HIV(艾滋病病毒)為逆轉錄病毒,而逆轉錄酶缺乏校正修復功能,因而HIV的變異頻率非常高。直到21世紀還沒有針對HIV的特效治療方法,用于治療HIV感染的藥物只能控制病毒復制,不能徹底清除病毒。

艾滋病病毒(HIV)疫苗被認為是預防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HIV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HIV易感者通過接種艾滋病疫苗,發生免疫反應,從而產生對疾病的特異抵抗力,提高免疫水平,達到預防和治療HIV的目的。

資料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云南疾控中心 新京報 科普中國

本文首發:醫學界

本文作者:鄒楊

責任編輯:田棟梁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 End -

2018年中國醫生的平均收入是多少?

年終獎發了多少?

參與調研

更有獎品贈送!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yangshengbaojian/view-17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