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慧為孩子開學助力!小初高免費資料、學習工具大放送,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家長慧,進入公眾號點擊菜單查看哦!
點擊進入→在線教育,為孩子找一個優秀的輔導教師
還有半個月時間,
端午小長假就要來了!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有關通知,
今年端午節放假調休時間為
6月25日至27日,共3天。三天的時間你安排好了嗎?
還不知道哪幾天放假?
一起來看看吧!
開學沒幾天,端午節假期就來了,甚至中高考也馬上來了!
當然,這里最“絕望”的應該是初三和高三的學生了,總感覺什么都還沒學,忽然就發現自己直接面臨最嚴酷的升學考試了。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畢業班的孩子們無論背負著多大的壓力,也在做著最后努力的沖刺。
其實,相比孩子的緊張程度來說,父母的焦慮反而更重:孩子中考高考考得不好怎么辦?
所以,考試前最后一個月的這個階段,家長該如何打贏這場心理戰陪同孩子一起跨過高考大關呢?
今天,慧姐給各位父母帶來一些考前注意事項,讓家長和考生在最后一個月里不留遺憾!
考前最后一個月,家長做到7個不要,千萬要注意了!
不要嘮叨不休
有些家長朋友整天把中考高考掛在嘴邊,無休止地嘮叨。
整天用“要為父母爭口氣”之類的話刺激孩子。
不時督促孩子,要抓緊時間做作業。
一天到晚在孩子耳朵邊嘮叨要刻苦呀、努力呀。
不斷磨叨孩子這么不聽話呀。
千百次地說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學沒有出息呀。
無數次地比誰家孩子比你學習好呀。
甚至有的家長還踩凳子、趴門縫偷看孩子是不是在學習。
你讓孩子一天到晚聽到的都是類似的話,做的都是讓孩子極其反感的事。
這種做法,這種不信任,只能是影響孩子的心情,讓他不能好好學習,甚至還會造成雙方的矛盾。
孩子和家長,一個是青春期,一個是更年期,盡量不要發生沖突、碰撞,那無異于火星撞地球,后果很嚴重。
對孩子表達關心要看準時機,適時適度,可以選擇在他們休息、放松,心情比較好的時候;
囑咐一件事最好不要重復兩遍以上,否則既沒有實際效果,又會給孩子以不被信任的感覺,只會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平時也要有意識地杜絕嘮叨,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的行為,要給他們一個比較寬松的心理及生活環境。
不要過度關心
有一個調查,“你最喜歡家長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和“你最喜歡家長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絕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什么也不要說,什么也不要做。”可見,孩子不歡迎我們過度的關心。
我們盡量不要在孩子學習時輕手輕腳走進他房間,一會送牛奶,一會送水果,借關心之名,行監督之實。
我們家長朋友們,心里真是糾結呀,孩子不學習吧,你生氣;孩子學習吧,一點燈熬油,你就心疼。
其實對孩子精神上的關心和物質上的關照都要適度,無關原則的約束少一點,多余的關心少一點。
望子成龍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無論你的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須要裝出一副無關緊要、若無其事的樣子來。最好是不即不離、若即若離。
不要主動去過問,當孩子自己談到相關話題時要認真地“察言觀色”,巧妙應對。家庭環境或氛圍的改變不要過多,反差不要太大,要營造寬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圍。
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樣就行,可以讓孩子在星期天適當地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或逛逛街。
有些家長朋友不明白,讓孩子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到學習上其實沒有好處。
學習不僅僅是看書,休息也不僅僅就是睡覺。讓孩子在學習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比如掃地、洗碗、洗衣服,不僅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得到適當的緩解放松,而且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好處。
不要進行過度的不合理的家教、補習
最后一個階段,我們要正確看待孩子考試的分數。
不惜血本地請名師做家教、開小灶,這樣不僅擠占了孩子自由消化復習的時間,而且有揠苗助長之嫌;不僅浪費了時間、金錢,還容易讓孩子形成不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認真聽講,反正也有人給補習,極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會上火著急,我們首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查找原因,是情緒過于緊張,是考試題目過難,還是復習計劃有偏差?是基礎知識不到位,是考試技巧沒掌握,還是學習沒有努力?
如果你不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并從中發現不足,制訂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反而不是有病亂投醫,就是大驚小怪,失望傷心,生氣責罵,這些無疑都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落井下石。
如果真想要幫孩子忙就要幫到正地方。
當孩子確實是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而家長也沒有能力和好的辦法對孩子進行輔導時,可以尋求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幫助,或陪孩子一起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輔導資料來學習。
不要盲目攀比
有些家長朋友總是認為孩子的成績不夠優秀,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就經常把親友同事家名列前茅的孩子拿來刺激自己的孩子,以為這樣會有好效果。
豈不知,這樣效果更糟。
所以不要總對孩子說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如何好、如何勤奮、如何有出息的話,這樣會有意無意地給孩子造成壓力,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從內心對學習、對高考產生恐懼、厭惡,更加不利于復習和考試。
要多進行縱向的孩子自己跟自己的比較,努力發現孩子每時每刻的進步,同時幫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長處和缺陷,以達到揚長避短、鼓舞士氣的效果。
不要期望值過高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顧考生的現實成績和智力的差別,總想著讓孩子成為狀元、進名牌學校,為家長長臉,為家族爭光。
目標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水平,使孩子覺得考不上名校就是無能,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為家長,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實際水平,不要給孩子過高的預期,要守住一顆最可貴的平常心。
不要過度焦慮
以往很多家長從孩子一進入考前最后一個月就如臨大敵,自己先有了變化:
有的變得比平時更嚴厲,有的變得比平時更親切,有的茶飯不思,有的夜不能寐。
家長們怕孩子的成績大起大落使得自己的心中沒底,怕孩子失去信心自己不能使他振作,怕孩子生病浪費時間,怕孩子情緒不好影響復習,怕孩子在這段日子里談戀愛,怕孩子到高三了還不上心、不著急,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反正是整日地憂心忡忡,擔驚受怕,焦慮不安。
不知大家想到過沒有,我們的情緒可以直接傳染、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孩子學習中面臨的真正壓力,恰恰就來自于關愛他們、呵護他們的父母。
許多時候,作為父母的,自覺不自覺地就成了孩子壓力的主要來源,在孩子準備高考的過程中充當的不是一個減壓者,卻是一個施壓者。
盡管是這樣,也請家長朋友們注意:
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讓工作、家庭的一些事情、矛盾、不和諧音符影響到孩子。
比如朋友說“我和孩子說了,我和他爸之間的事是大人的事,不用他管,他只要安心學習就行了。”這話看似合理,仔細想想,有誰能做到?
父母在一邊吵鬧打仗,孩子在一邊漠然置之,安心學習?互換角色,你能做到嗎?
也不要因夫妻教育方法不一致而公開爭吵,那樣會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
如果有不同意見,要避開孩子進行討論,不要讓他感到只有一個人說了算,以防止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說話不起作用。
不要脫離學校,要與學校分工合作
大家關心的學校教學備考安排,那是學校多年積累的成熟體系,是老師們集體智慧的結晶,體現了很強的科學性、專業性,不夸張地說,只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學校安排和老師要求做到位,考試成績肯定能正常發揮的。
所以這方面我們家長盡可放心,專心扮演好家長的角色,自覺和學校形成分工合作。
考試雖然以分數為重,但慧姐還是想說,不只有分數。學業尚未完成,我們仍要鼓勵支持孩子學習以外的全面成長,珍惜在學校的每一天。分數是一時的,成長是一生的。
高考真正審閱的,是備考時的堅毅品質與從容心智,和報考時的獨立精神與自由意志。我們家長本應該為孩子屏蔽干擾,這要求我們自己要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
中考亦是如此。
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不是占得了多少先機,而是父母的格局。我們應盡可能淡定從容,一步步陪孩子耐心走下來。
溫情是最堅強的意志,樸實是最簡潔的名片,執著是最深情的擁抱,包容是最耐心的等待,等待,花會靜靜地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個在看并且轉發給你的好友~
閱讀推薦
“媽媽,我去天堂了,這里太累了!”一個女兒的一封信,震驚全國父母你們有多久沒抱著睡了?一等夫妻分房睡,二等夫妻分床睡,三等夫妻同床睡?原創學生作文:《傲氣的鴨子》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我們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在看點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