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的劉女士(化名)一直在外院不定期產檢,近日懷孕39+周的她來到余杭區婦幼保健院產檢,B超提示羊水指數1.7cm(羊水指數≤5cm診斷為羊水過少),產科醫生立即收入院。
接診的產科病區醫生劉菲副主任醫師看到B超檢查單后,判斷需要急診手術終止妊娠,否則可能隨時發生胎兒窘迫、胎心消失、胎死宮內的情況。但是劉女士和老公覺得太匆忙,不想馬上手術,經過劉醫師的解釋和勸說,產婦和家屬同意手術。
術中,當劉醫師打開子宮后,發現羊膜腔內只剩10ml左右羊水,就如同魚兒快沒有水一樣,胎兒隨時都會因為缺氧而窒息,十分危險!無影燈下劉醫師鎮定自若,不一會,產婦平安分娩了一名健康的女嬰。
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者,稱為羊水過少。羊水過少嚴重影響圍產兒預后,羊水量少于50ml,圍產兒病死率高達88%。
羊水過少的病因主要與羊水產生減少或羊水外漏增加有關。部分羊水過少原因不明,常見原因有:
1、胎兒結構異常。以胎兒泌尿系統結構異常為主,如胎兒腎缺如、腎小管發育不全、輸尿管或尿道梗阻、膀胱外翻等引起少尿或無尿,導致羊水過少等。染色體異常、小頭畸形、甲狀腺功能減低等也可引起羊水過少。
2、胎盤功能減退。過期妊娠、胎盤退行性變可導致胎盤功能減退。胎兒生長受限、胎兒慢性缺氧引起胎兒血液重新分配,為保障胎兒腦和心臟血供、腎血流量降低,胎兒尿生成減少,導致羊水過少。
3、羊膜病變。某些原因不明的羊水過少與羊膜通透性改變,以及炎癥、宮內感染有關。
4、母體因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致胎盤血流減少。孕婦服用某些藥物,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有抗利尿作用,使用時間過長,可發生羊水過少。另一些免疫系統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抗磷脂綜合征等,也可導致羊水過少。
劉菲副主任醫師提醒廣大孕婦孕晚期應注意胎動,羊水過少時,胎兒在宮腔內活動范圍有限,容易引起宮內缺氧,就會表現為胎動減少。同時,孕婦應加強產前相關檢查,定期復查B超,以便能夠及時發現羊水量減少,盡早采取解決措施。
記者陳彥汝
通訊員 馮李香 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