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 —— 控制哮喘,珍愛生命!

MAY.

2020

世界防治哮喘日

控制哮喘,珍愛生命

每年5月的第一個周二是世界哮喘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推出的一個紀念活動。其目的是讓人們加強對哮喘病現狀的了解,增強患者及公眾對該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一種發生在氣道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同高血壓一樣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種慢性氣道疾病之一。

當這個運送空氣的管道(支氣管)因過敏性炎癥變得腫脹、狹窄、分泌物增多的時候,可導致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呼吸道癥狀。

這種炎癥程度越重,呼吸困難的癥狀就越明顯。隨著時間的延長,可以導致一系列氣道結構的改變。而這種炎癥不是人民通常所說的炎癥,抗生素(消炎藥)是不能治療這種炎癥的。

發炎的現象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緩慢地加重,慢得難以察覺。如果沒有采取任何抗炎的措施,會導致支氣管阻塞或攣縮,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難而危及生命。

哮喘的癥狀

咳嗽:通常發生在晚上或早晨

喘息:呼氣時高調的哨笛聲

氣促:感到空氣不夠用,呼吸很困難

胸悶:感覺好像什么東西壓在了胸上

呼吸困難引起失眠

不能參加體育活動

發病原因

家族史和個人史

如果您父母或者近親有過敏性疾病/哮喘,您更容易患哮喘。

如果您有以下疾病,您患哮喘的危險性也會增加: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皮膚病,如濕疹。

誘發因素

過敏性誘發因素:

塵螨、花粉、食物、霉菌、動物皮毛屑等。

非過敏性誘發因素:

運動、感染、冷空氣、煙霧、空氣污染、吸“二手”煙

工作時接觸某些化學物質而發生“職業性哮喘”

哮喘的高危人群

1、有哮喘家族史或合并過敏性疾病者。

2、肥胖者。

3、家養寵物者。

4、吸煙和被動吸煙者。

5、出生時體重過低、非母乳喂養者。

6、兒童時期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者。

如何預防哮喘

哮喘的發作是可預防、可控制的。針對哮喘多發的因素,最主要的預防辦法是:

1、注意保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以及冷空氣的刺激。

2、避免接觸過敏源及激發因素。主要包括:注意室內通風、清潔,定期用熱水燙洗被單、枕套、毛毯等,以免塵螨滋生。

3、避免室內污染,不要用羽絨制品及蠶絲制作的衣被。

4、不養寵物。

5、高危人群春季應減少戶外活動,如外出應戴口罩,因為春季空氣中花粉、霉菌孢子等過敏源的濃度增加6~8倍,花粉過敏是春季引發哮喘的常見的因素。

6、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避免過度興奮、緊張、發脾氣,主動鍛煉,積極配合治療。

7、避免攝入敏感食物等。

哮喘發作自救五步法

哮喘目前還不能根治,主要依靠藥物治療。突發哮喘可以嘗試以下方式緩解不適。

1、脫離過敏原。

2、平靜緩慢地深呼吸。

3、保持冷靜。

4、喝水可緩解癥狀。

5、用枕頭在腰后進行承托,使身體前躬狀,以達到放松身體的目的。

得了哮喘該怎么辦

長期規范使用藥物治療可以使絕大多數患者達到哮喘控制。

但哮喘控制治療應盡早開始,要堅持長期、持續、規范、個體化治療原則,治療過程中遵循“評估-調整治療-監測”的管理循環,直至停藥觀察。

兒童哮喘治療四大關鍵詞

長期治

關鍵詞一

哮喘需要持續性的治療,因為哮喘是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如果肺部的慢性炎癥不消除,氣道會充血、水腫,慢慢增生肥厚,影響到孩子的肺功能,一旦感染哮喘就會發作。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孩子感冒受涼后會喘起來。哮喘的長期治療一是控制癥狀,二是保護孩子的肺功能,讓肺部在受到刺激時,不會誘發哮喘發作,讓孩子達到一個好的生活狀態。

藥物副作用

關鍵詞二

不少家長經常會問:

“孩子長期吸入激素,長期口服藥,會不會有副作用?”

實際上,治療哮喘用的吸入性激素劑量很小,且是脂溶性激素,不容易被血液吸收。因此,吸入性藥物只要在醫生規范化指導下使用,不會對孩子身體產生副作用。有調查證實,如果哮喘病人不接受規范化治療,長期持續反復喘,患者的身高會比同齡人矮2-3厘米,肺功能也會受到損傷。

忌嘴

關鍵詞三

也有不少家長會問:

“孩子是過敏體質,且有哮喘病史,需要忌嘴嗎?”

通常情況下,兒科醫院不主張孩子忌嘴。一是食物引發哮喘的幾率較低,長期忌嘴“挑食”反而會讓小朋友的營養跟不上,影響身體發育。國外曾做過一項研究,把對花生過敏的小朋友分成兩組。一組不忌嘴,只要沒有嚴重的過敏狀態出現,就讓小朋友繼續吃花生。另外一組嚴格忌嘴,兩三年以后,結果顯示忌嘴的那一組小朋友的過敏癥狀越來越嚴重了。

抗生素

關鍵詞四

孩子一喘,有家長主動要求“上抗生素”。實際上慢性氣道炎癥和感染的炎癥是不一樣的,醫生通常給孩子使用激素治療,而不是用抗生素。當孩子有合并細菌感染時才使用抗生素,哮喘不需要長期使用抗生素。

來源:聯勤保障部隊第967醫院、生命時報、遼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yangshengzhidao/view-18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