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生活是由細節組成的,而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很有可能在未來對你的生活和學習產生影響。
比如要是你看過這本叫《人體使用說明書》的漫畫,就會發現它不僅畫風清奇、腦洞巨大,更重要的是……
你會發現你連自己的身體都用錯了。
● ● ●
錯誤方法一:彎腰搬重物
看看這圖中的四個小伙子(應該是小伙子吧……),是不是只有一個人的動作是對的……咳,總之一個正確的搬運重物流程,總共分三步:
1. 腰部筆直下蹲身體
2. 讓身體盡可能靠近重物
3. 抱住物體,使用腿部的力量站起來
可是這樣搬東西看起來好別扭啊……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我們日常對腿的使用,是好過腰部的,所以在搬東西的時候能夠有更好的發力。
但是,假如你像上圖的小人兒在搬東西時,非常自然地彎腰俯身,那么不管你是腰部拱成橋狀還是把屁股撅到天上,腰椎都是處在不正常曲度,這樣的搬運方法就會有可能受傷。
更不要提,還去拔仙人掌了。
錯誤方法二:下山/樓梯腳后跟著地
很多人在下樓梯的時候,其實都并沒有太過在意腳步的落地點。
但一個正確的下樓梯方式,能夠在無形中更好地保護你的膝蓋。
因為,在下樓時你的膝蓋受到的壓力本身就非常大(約四倍體重),這時候再使用腳后跟著地,小腿的肌肉就很難起到保護和緩沖的作用,對于承重巨大的膝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所以可以像圖中所示的那樣,使用前腳掌先著地,像下圖一樣。
錯誤方法三:卷腹只卷頭
卷腹算是這幾年比較流行的腹部鍛煉方式啦,但是它的真正動作并不像名字所描述的那樣需要把腹部全部「卷」起來。
正確的卷腹,只需要你放松四肢,專注在肚子上,保持「卷」的感覺就好了。
如果像圖中紅字描述的那種,夸張地仰起身體,或者用力地雙手抱頭「拽著」軀干去卷曲,都是很危險的。這樣不僅會對腰椎產生過大的壓力,當你太過用力「拽」頭時,頸椎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錯誤方法四:「偷懶的」平板支撐
這幾年,平板支撐算是一個挺熱門的動作,但是這個動作真的算是「四個人里,會有一個人做錯」的典型了。
因為,標準的平板支撐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大多數人其實是有潛力做出正確的動作,可是常常因為想半途偷懶而選擇翹屁股或者「塌腰」,使用身體的其他部分發力來替代腹肌發力。
可這動作明明是腹肌的啊,那你的偷懶不僅會讓訓練的效果打折,還會把壓力移到腰椎上。
下次做平板支撐的時候,側面拍照記錄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肩膀、臀部、下肢在一條直線上。
錯誤方法五:俯身夠腳尖
看看這個動作,是不是特別地熟悉,有沒有小時候上體育課的味道。
但是這個動作,不管怎么做,都是錯的。
如果你只是想在熱身的時候,拉伸大腿后側,那么可以選擇的其他動作實在太多了。而這個動作本身是有一些誤差的,如果你在拉伸的時候膝蓋過分向后打直,這就起不到拉伸的效果了。
或者假如你腰椎本身就有問題,那這個動作就是以犧牲你頸椎的方式來成全你腿部的拉伸……
況且拉伸大腿后側的方法又不止這一種,這樣做實在是得不償失。
錯誤方法六:跑步
瑞典的一項研究顯示,跑步反而更有利于膝蓋健康。
正確的跑步姿勢應該是身體稍微向前傾,擺幅不宜過大,腳掌中部著地,步子輕盈,全身放松,雙臂自然擺動。
除了正確的跑步姿勢,跑步熱身和拉伸動作以外,還要加強力量訓練,良好的力量不但是進行各項運動的基礎,也能有效的減少和預防傷病的發生。
錯誤方法七:深蹲
許多人說,因為害怕傷害膝蓋,而不想做深蹲。
在深蹲中,如果我們先屈膝關節,膝關節處的肌肉會優先承受更多的作用力。如果先屈髖關節,髖關節處的肌肉會優先承受更多的作用力。(來源于《BecomingaSuppleLeopard》)
但很多訓練者在深蹲的時候,會優先驅動膝關節做屈曲的動作,此時膝關節就會先承受比較大的作用力。如果在深蹲時,是通過髖關節的屈曲帶動膝關節的屈曲,那么膝關節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錯誤方法八:俯臥撐
“完成一個俯臥撐,需要用到手臂、胸、腹、臀和腿部等部位的肌肉群相互緊密配合,這幾乎可以檢測到身體每一個部位。
身體位置:切記低頭塌腰,做俯臥撐時要注意收緊臀部和腹部肌肉;
手臂位置:身體作為一個整體移動,降到最低(盡可能貼近地面),升到最高,手肘外開不要太嚴重,會造成肩部壓力過大
肩胛骨位置:貼近地面時,肩胛骨相對位置最小,撐到最高位時,背部撐開到最大。
我們身體的各部位有它們各自喜好、厭惡的東西,摸清這些套路來養生,才能健康長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份《人體使用說明書》請牢記!
大腦:喜勤快、厭懶惰
據研究,22歲我們的大腦達到巔峰,之后便開始慢慢衰老。40歲之后,隨著經驗值無法提升,你就會深切的感到“腦子不夠用”了!
這是因為我們日常的生活:手機、電視、娛樂多了,需要我們用腦的地方越來越少了,調查顯示,多用腦的人智力水平比懶惰者要高50%。
這是因為:神經系統保持一定的緊張性有利于健康,因為人的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
看書、打麻將、玩牌、下棋等,都可以鍛煉大腦,不過要適度玩哦。
眼睛:喜濕潤,厭干澀
人為啥要眨眼睛?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保持眼珠表面的濕潤。從我們早上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起,眼睛就忙碌不停:刷微信、工作、學習、娛樂,眨眼次數會變少。
●多眨眨眼睛;
●閉眼休息一會兒;
●用溫的白開水洗眼,這些對眼睛干澀都有改善作用。
鼻子:喜溫暖,厭寒冷
11月了,氣溫變冷了,過敏性鼻炎的朋友開始痛苦了,一方面是因為冬季氣溫降低空氣流動減慢,灰塵增多導致過敏源離我們更近,另一方面,寒冷的空氣在經過我們的鼻腔時沒有經過充分的溫暖。
●要避免被鼻炎襲擊,外出不妨帶個口罩,能起到良好的保暖、防塵作用;
●還可以用溫水沖洗鼻腔,對預防鼻炎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脖子:喜苗條,厭粗短
都說氣粗者財大,其實是,脖子越粗,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越大。
脖子是人體軀干最細的部分,如果過粗說明整個人體的的代謝都出現了問題。脖子維度科學的數據是:男性頸圍不到39厘米,女性頸圍不到35厘米的人比較健康。后頸部有贅肉的朋友特別要注意。
如果頸圍超標,可在空閑時做一些頸部緊致操,比如前后左右點頭、360度旋轉活動脖子等,幫助減少脖子贅肉堆積。
肺臟:喜干凈,厭污染
肺是整個人體的供氧器官,又是直接接收空氣污染的器官,它很重要,也很脆弱。吸煙、汽車尾氣、大氣污染、廚房油煙等都是肺臟最討厭的東西。
要想護好肺,遠離煙草、少在車多的地方走路、霧霾天外出戴上口罩、做飯的時候開啟抽油煙機,在多霧霾的天氣,多吃一些清肺的如豬血等等。
心臟:喜安穩,厭憤怒
歐洲心臟雜志報道,人在憤怒后的兩個小時,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五倍。相反,心態好、脾氣好,可以舒緩壓力、提高血管彈性、改善動脈硬化。
心臟每天蹦跶著工作很不容易了,我們一定要減少頻繁生氣的習慣,凡是看開些,給心臟一個舒緩、自由的空間,讓一年365天不停歇的心臟再多工作十年!
胃腸:喜溫熱,厭寒涼
天氣一變化,那些胃炎等胃腸疾病就會多起來。一是氣溫驟降衣物沒有跟上變化,二是還在繼續夏季那種寒涼的飲食習慣。
胃部受寒,不妨泡上一杯暖暖的桂花茶+姜片,趁溫熱喝下去,就會感覺舒服很多。桂花有溫胃散寒的作用。
肝臟:喜綠菜,厭毒物
肝臟人體的解毒大將軍,嘴饞不聽話吃下去的那些“毒物”,過量飲酒、不恰當的長期服藥等,都會給肝臟造成負擔、損傷。
肝臟最喜歡的是深色或綠色的食物比如西蘭花、菠菜、空心菜、薺菜、包菜、海藻、青蘋果等。吃藥的朋友日常要多吃,比很多名貴的清肝藥都好很多。
腎臟:喜水分,厭咸鹽
換腎,這個詞近幾年特別多了起來。腎臟負責代謝生理活動所產生的廢物,通過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讓這些廢物不在體內作惡。
但是很多人嫌麻煩,憋尿、不喝水,這些都是給腎臟添堵。喝水少,腎臟會不挺重新“過濾”,尿中晶體沉積,還容易患上腎結石。當然也不要喝太多水,腎臟最喜歡的:
●每天應保證喝水1500~2000毫升,相當于3~4瓶純凈水的量;
●清晨可以喝500~1000毫升;
●晚上睡前可以喝200毫升;
●每次排尿后喝300~500毫升;
●余下水分別于餐間飲服。
腰部:喜直立,厭彎曲
不關坐著還是站著,都要挺直腰,這樣不僅儀態美觀,而且對腰好??梢宰畲蟪潭鹊谋苊庋档幕巍⒀圩甸g盤突出等一些骨病。
●平時盡量避免彎腰、搬重物、蹲下等姿勢;
●掃地、拖地時,將掃帚或拖布的把加長;
●洗菜洗衣服時,盆擱高一點;
●切菜、切肉時,菜板放高一點;
●總而言之,原則就是盡可能不彎曲腰部。
膝蓋:喜養護,厭扭轉
膝關節是人體運動最多、負重最大的關節之一,也是40歲以上人最容易出問題的關鍵。要想保護好膝關節,從下面幾點抓起:
●女性少穿高跟鞋;
●最保護膝關節的運動,就是游泳;
●注意控制運動量,如果感覺膝蓋疼痛就要休息;
●平時多靜蹲能練肌肉力量、保護膝關節:背靠墻,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身體下蹲,小腿與地面垂直,屁股不要低于膝蓋,蹲到堅持不住,每天重復3~6次。
雙腳:喜保暖,厭受冷
古語云:寒從腳下起,所以,要想身上不病,一定得把腳保暖好,否則就容易引起呼吸道、腸胃道的不適,人也會經常感冒。
●每晚用熱水泡泡腳;
●天冷的時候穿一雙純棉襪子,要包到腳踝以上哦。
來源:康復醫學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