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上有位很出名的宰相叫俾斯麥,他長年暴飲暴食,又過量吸煙,在他68歲時,身體已衰弱不堪,滿臉的皺紋,眼珠混濁無光,好像死神在向他招手。
后來他聽了醫(yī)生的話,每天吃魚,不久奇跡出現(xiàn)了:他皮膚紅潤、眼睛明亮、精神飽滿,一直健康地活到83歲!
魚肉作為人體優(yōu)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其所含的魚油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而且,魚肉的脂肪含量很低,又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大腦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吃魚的這個部位,滿滿腦黃金魚身上的一個部位藏著真正的腦黃金,比魚翅燕窩都厲害!
這個部位就是:魚眼窩。
腦黃金學名叫DHA,是神經系統(tǒng)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元素,也是大腦和視網(wǎng)膜的重要構成成分,魚體內含量最多的則是眼窩脂肪。
很多人說魚頭不能吃,覺得這個地方容易積聚污染物質或毒素。
一般來說,魚腦、魚皮、魚籽這些富含脂肪組織的部位,確實污染物聚集相對其他部位較多,但是總劑量仍然很少,根本達不到中毒效果。
吃魚時,不同的烹調方法會影響對魚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利用率。
蒸魚的時候不飽和脂肪酸的損失較少,DHA含量會剩余90%以上。
烤魚或燉魚中的DHA會減少20%左右。
炸魚時的DHA的損失更大,只能剩下50%—60%。
簡單的說,把魚蒸著吃,腦黃金含量最高。
三類人不宜多吃魚魚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以下幾類人最好注意:
1痛風患者痛風是因為人體內嘌呤代謝異常所致,而魚、蝦、貝類等食物富含嘌呤,因此,痛風患者還是少吃為宜。
如實在想吃,可選擇青魚、鮭魚、金槍魚、白魚等含嘌呤較少的魚類。
魚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膽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對于動脈粥樣硬化者十分有益。
但是,攝入過多EPA會抑制血小板凝集,對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來說,不利于病情的恢復,要少吃甚至不吃魚。
3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本身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因此也不建議食用魚類。
4服用某些藥物期間魚蝦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在體內可轉化為組胺,正常情況下,人體會分泌抑制組胺活性的物質——單胺氧化酶。
當服用痢特靈等抗菌藥、優(yōu)降寧等降壓藥時,就會抑制單胺氧化酶,導致組胺的堆積,易誘發(fā)頭暈、頭痛、心慌、蕁麻疹等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