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癌癥醫師警告:當你的親人得了這4種癌

生活中,我們常能聽說“一家幾口同時患癌”的消息。那么癌癥真的會遺傳嗎?

跟你說實話:有些癌癥的遺傳幾率很大!事實上,癌癥也確實存有家族遺傳聚集現象。所以當你的親人得了這幾種癌癥之一時,你要做的事情就多了....

來源:綜合自放療醫師、健康廣東、健康中國以及網絡等,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親人患這4種癌,就要注意了!

1

肝癌

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是一級預防對象。

因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傳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傾向,更何況在我國,相當大比例的肝癌患者來自乙肝。特別是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其后代一定要多注意、早排查。

專家提醒,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無論身體好壞都要進行一次全面的肝臟檢查。如果突然出現不明原因消瘦、右側肋下疼痛、眼周圍發黑、乏力等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排查肝癌。

2

乳腺癌

有明顯遺傳傾向,特別直系親屬

一般來說,母親得乳腺癌,女兒得乳腺癌幾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當一位患者具備這樣的家族史并且發病年齡較輕,比如三十歲以前就患病,尤其是雙乳癌,這種情況應高度懷疑為家族遺傳性乳腺癌。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乳腺癌最好的預防方法。乳腺癌的常見癥狀有乳痛、乳頭異常分泌、乳頭、皮膚性狀改變及乳房腫塊,但是大多數的乳腺癌是沒有癥狀的,所以要做到早期發現就需要定期的自檢和就醫體檢。

3

胃癌

部分胃癌有遺傳傾向

胃癌當中有5%~10%屬于遺傳性胃癌,其中比例最多的要數遺傳彌漫型胃癌。

一般認為,如果一個家族中,一代或兩代人中至少有兩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齡小于50歲,所有患者均為彌漫型,就可考慮遺傳性胃癌。如果處于這樣家庭,那就千萬要小心了。

4

腸癌

20~30%腸癌患者有家族史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遺傳性大腸癌的一種,表現為大腸內發生少則幾十個多則成千上萬腺瘤性息肉,死亡率較高。

大約50%的患者在10~15歲大腸內開始長息肉,若不及時干預,100%會衍變為結直腸癌。因此要想避免“遺傳”腸癌,先要查查家族中有沒有親人得了結腸息肉病。

4種易“遺傳”癌,這樣查!

1、肝癌

甲胎蛋白+B超

很多人體檢時都會選擇做腹部B超,以為這樣可以查出肝部問題,其實很容易漏診。

建議:年齡40歲以上,考慮每半年篩查一次,國內多數專家建議聯合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對肝癌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篩查,發現異常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2、乳腺癌

用乳腺鉬靶

有些人認為CT是萬能的,其實并非如此。當CT用于乳腺癌檢測時,存在靈敏度不高,對乳腺的特異性也不強的劣勢。

建議:對于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于乳腺CT,核磁檢查效果明顯更好。

3、胃癌

做胃鏡檢查

胃癌的篩查主要是胃鏡檢查,其他方法檢出率都很低。

建議:胃癌高危人群可考慮直接進行胃鏡篩查。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則取活檢送病理學檢查。

4、腸癌

做腸鏡檢查

結直腸癌篩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

建議:45~75歲:糞便免疫化學試驗(每年);或高靈敏度愈創木脂糞便隱血試驗(每年);或多靶點糞便DNA檢測(每3年);結腸鏡檢查(每10年);或CT結腸成像(每5年);或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

一份癌癥預防指南

1

理性認識癌癥遺傳性

在所有癌癥中,存在明顯遺傳傾向的僅占5%~10%。如果家族中有一人患癌,不必談癌色變;如果直系親屬中2~3人患同一種癌癥,可高度懷疑有家族性患癌的傾向,但必須通過基因檢測予以排查。

2

注重早期篩查

癌癥是一種慢性病,從發病到晚期一般需要5~20年,有癌癥家族史的人群做好早期腫瘤篩查,早預防、早干預,就能延緩或預防癌癥。

建議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向醫生咨詢家族癌癥遺傳的相關特征,定期進行篩查,最好每年1~2次。

3

減少致癌因素

癌癥風險取決于致癌基因、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的綜合作用。

有癌癥家族史的人群,要注意減少對化學致癌物的接觸,降低易感基因發生癌變的風險,常見的化學致癌物有霉變食品中的黃曲霉菌,石油和熏烤類食物中可能含有的多環芳烴,腌肉和腌菜中的亞硝酸鹽等。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也有助防癌。注意膳食均衡、規律運動,保持合理體重,改掉作息不規律、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往期精彩

【痛心】這個東西竟讓兩夫妻陰陽兩隔!醫生提醒:天氣再熱也不能這樣做!

【提醒】新鮮的“蟲子”上市了!這種水果吃1顆等于10條蟲?真相來了

【警惕】大夏天醒來一覺變面癱,這個“殺手”有點冷,你家就存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2019年全國攝影大賽,參與大賽投稿↓↓↓

點點提醒身邊人!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yangshengbaojian/view-17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