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著喊著要抱抱,就是因為懶惰不想走路嗎

龍老師推薦:

3歲以下孩子不想走路,求抱抱,很多父母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懶惰,不想走路,有的家長會訓斥,有的家長還會出現打罵的行為。

其實是因為孩子有兩方面的需求需要得到滿足。

只有我們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媽媽,我走不動了,想要抱抱。”剛到小區門口2歲的兒子就停下腳步嚷嚷著對我說。

“好的,媽媽抱抱。”

在我與兒子互動時,旁邊有個阿姨看到我們,白了我們一眼,說道:“這孩子毛病”。我也沒有在意,而是我微笑著蹲下來把他抱了起來。

他用小手肉嘟嘟的小手摸著我的臉,一臉開心的樣子。

以前要是孩子想讓我抱抱,我一定覺得他是懶惰,不想走路,就會假裝生氣:“寶寶,自己走,不然媽媽生氣啦,寶寶都長大了,可以自己走路了。”

即使我這樣鼓勵他,也無濟于事,他依然停下來要我抱抱。

我也頗為苦惱,不知道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最嚴厲的一次因為他讓我抱抱,而我走了太多的路有點累,就忍不住發火,訓起他來,他頓時委屈地大哭了起來,極不情愿地走了回來。

回來之后孩子情緒很差,也不愿意理我,我的心里很難受,就想著到底該怎么辦?

這時我的目光落在了龍老師的《養育男孩 媽媽有辦法》一書上,我就想著不如從這本書中找找答案,慶幸的是還真有,記得其中有那么一個章節里提到“對于孩子來說,抱抱就等于關愛,當他完全確定父母愛他時,他就獲得了充足的安全感,從而真正走向獨立。”

當我看到這段話時,頓時明白了,原來孩子是通過抱抱來尋找安全感,也就是說孩子其實是通過抱抱這樣的動作來看父母是否愛他,當他明白父母是愛他的時候,他就會嘗試離開父母的懷抱大膽去探索,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孩子是通過抱抱來測試父母是否愛他。

我開始可笑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我以為孩子不想走路是因為他懶惰,而我抱孩子的行為會讓他產生依賴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其實從生理上來講,當孩子開始慢慢長大,一歲半的時候,他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他能感受到“我”的存在,從而有了自我感覺。

也就是說孩子會感覺到累,當孩子感覺到累的時候,當然是需想要父母抱抱,這是很正常的生理需求。

現在兒子2歲,走路穩健,想讓抱抱,從心理上講孩子需要來自父母的關愛,我為什么就想當然地以為孩子是懶惰不想走路呢或者說撒嬌呢,難道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應該享受父母溫暖的懷抱和堅實的臂膀嗎?孩子在父母的臂膀里不是才最有安全感嗎?

想到這里,我覺得很愧疚,對一個只有2歲的孩子,我的要求那么高,還怕孩子會養成壞習慣,有時還訓他,想想真是不應該,不應該以成年人的思維來看待孩子的行為,更不能以自己的想法理所應當地要求孩子,卻忽略了孩子行為背后真正的原因和真相。

而且抱孩子還有諸多好處:

1.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擁抱不只是一個動作,更多的是向孩子傳遞一種愛,而且跟孩子進行皮膚接觸,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愛,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讓依戀關系得到加強。

2.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通常來自于父母,當孩子渴望被關注,被滿足的時候,父母能夠及時感受到孩子的需求,并滿足孩子的時候。

通常孩子,都會變得自信,勇敢。

曾有研究表明,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只有語言是占7%的,而93%的其實是通過非語言來進行傳遞的。

而在93%的非語言溝通之中,有55%的是通過面部表情或者是肢體語言等進行溝通的。

可以說,人類皮膚的觸摸其實是對接受刺激的需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皮膚饑餓”, 通常跟父母進行皮膚接觸的孩子都比較開朗,自信。

3.擁抱可以緩解壓力

大人多擁抱孩子,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好處。

我們每擁抱一次,孩子的大腦就會處于良性的刺激中,這樣,就促進了智力的發展。

而且當我們擁抱孩子的時候,能讓孩子安靜下來,只有當孩子安靜下來,他才能有興趣去進行探索和摸索,才能心平氣和地尋找答案。

心理學家也曾經說,擁抱能夠緩解孩子沮喪的情緒,能夠讓孩子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所以在現代醫學中有很多關于孩子的疾病,就是用擁抱來治愈的。

這足以見擁抱的重要性。

我想我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合上書,我把孩子抱在腿上,小家伙還是一臉不開心。

我對他說:“寶貝,媽媽知道錯了,下次你讓媽媽抱的時候,媽媽一定會抱你。但前提一定是媽媽不累,如果媽媽累了,寶貝要自己走路哦。”

我一說完,小家伙驚奇地睜大眼睛,馬上開心地笑了起來。

雖然他還不明白怎么回事,但是我知道他的需求被滿足了。

就這樣,我和孩子就把關于抱抱的心結給解開了。

而且我知道兒子只有兩歲,他的想法很單純,只是想要抱抱,所以說,他還沒有到偷懶的地步,既然這樣,我為什么不滿足他呢?

當然抱抱也是分年齡的,在孩子3歲之前給予他充足的擁抱,3歲之后就可以引導孩子自己走路了。

有一位咨詢師曾說:不要吝嗇你的擁抱。在孩子3歲前,孩子要多少擁抱,就給他多少擁抱。

因為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

既然這樣就放心大膽地擁抱孩子吧!

當孩子想要抱抱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首先應該滿足孩子的心理

孩子還小,他只是單純的想要我們抱一抱,那我們抱一抱就好。

2.如果我們的確很累,可以跟孩子商量

“寶貝,媽媽抱你到前面的那棵樹下,因為媽媽很累,所以說剩下的路需要你自己走,好不好?”

相信當我們很真誠地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孩子也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愛,也愿意進行嘗試。

3.可以給孩子定一個小目標

孩子太小,走不了太遠的路,我們可以給孩子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說:“寶貝,你看你走到前面那個路燈下就可以了。”

給孩子定個小目標,孩子就會更有信心,以后我們就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多走一段路。

“愛子有度,”我們愛孩子一定要掌握那個度,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如果我們滿足了孩子,并積極給予回應,當孩子進入社會后,他就可以很好地建立起人際關系,并且能保持著很好心態,收獲更大的成功。

因為愛和安全感都是孩子從父母這里獲得的最好的禮物。

關注“親子作家龍春華”視頻號,龍老師每天跟你分享一個家庭教育知識!

作者簡介:春一媽媽,一名90后全職寶媽。熱愛運動,喜歡閱讀,希望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視野,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在理解中前行。

文章音頻 | 藝翔媽媽

插圖排版 | 瀚瀚媽媽


點擊以下鏈接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龍老師原創:新書出版,大家都問我為什么要寫一本養育男孩的新作

致敬龍老師原創 | 34歲的自己:帶著乘風破浪的媽媽們奮勇前進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muying/view-18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