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兩個“破壞大王”,能把家嚯嚯成啥樣?

這不馬上要到六一兒童節了嘛,這些天我們“娘娘廟”每天都有不少快遞來,都是當媽的給孩子買的禮物啥的,昨兒個我瞅見我們一個同事拆快遞,拆出個布質的小汽車。

我問:“誒?你家不是兒子嗎?你要送他毛絨玩具啊?”

她:“是啊,男孩兒。”

我:“那咋不買個電動小汽車呢,那個多好玩兒啊?”

她:“不行,摔不起了。。。給他買的玩具他都不好好玩兒,拿起來就往地上砸,小汽車砸壞好幾輛了都。。。”

我:“多大了?”

她:“快兩歲了。”

我。。。。。好吧,瞬間理解萬歲。。。。。。

養過娃的朋友都有體會吧,孩子一旦過了一歲,那個破壞力強的呦,尤其是男孩兒,我家老大那會兒,只要不睡覺,每天沒有一分鐘閑著的時候,各種破壞,各種鬧騰,各種翻箱倒柜。

抽屜全給你拉出來,里面的東西給你扔一地,有時候抽的勁兒大了,還會把抽屜抽出來摔地上;

把杯子里的水往抽屜里灌溉,你們想象一下我從半抽屜茶水里揪出移動硬盤的心態;

家里的卷紙、保鮮膜、垃圾袋兒,一切卷起來的東西別被他逮著,逮著就全給你打開,不鋪平整了不算完;

手機、項鏈、遙控器到手就得給你“藏”馬桶里;

給新買的玩具,拿在手里前后左右的研究一會兒,就開拆;

剛收到的瑜伽球,費勁打好氣,還沒來得及試用一次,就被熊孩子給扎個窟窿;

真皮沙發、皮床頭,都給你撓哧出“煙花”來,那抓痕印兒啊,不知道的朋友看眼我家沙發還以為養了幾只貓呢;

桌子上不能有東西,有就想方設法給你全扒拉到地上去,cei壞過我多少個心愛的杯子,我已經不忍心去回憶了。。。

在墻上開“畫展”就不說了,衣服也能成為他創作的“畫板”,不過因為是畫在姥爺衣服上的,所以你們懂的,姥爺根本不舍得洗掉這“著作”

好不容易熬過了這個可怕的“T2”階段,我又迎來了第二個兒子。。。

沒生老二前,覺得老大特鬧,姥姥說:“別擔心,一般養倆孩子的,總有一個老實,一個鬧。”

事實證明,姥姥說的沒錯,一個老實一個鬧,只是我萬萬沒想到,老大竟然是那個老實的。。。

老二調皮搗蛋的功底青出于藍勝于藍,我們家的所有東西,無論放在哪里,都逃不過他的魔掌。

如果他有一時間沒發出聲音,那我就得趕緊去衛生間瞅瞅,反正不是掏馬桶里的水喝、往馬桶里扔東西,就是專心致志的扯卷紙。。。

愛“創作”這一點跟他哥哥如出一轍,沙發,墻,自己身上都是畫板。。。

總之,一眼沒看住,就得搞點兒破壞。。。

關于這個問題,我也查過書籍,也咨詢過育兒師,得到的答案是,孩子愛“搞破壞”是天性使然,很正常,這也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and學習的一種表現,我們要做的是正確的引導and調整心態。

這些年,跟兩個“破壞大王”斗智斗勇,我多少也積攢了一些經驗,你要是正為這事兒發愁呢,那不妨看看我給你出的主意哈~

時代變了,

打孩子這招使不得啦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爸對付我搞破壞,毀東西的辦法簡單粗暴,一個字兒“打”,還記得小時候拿刀在我爹媽的大衣柜上刻詩,被我爸這一頓爆cei啊。。。but我還是一樣皮到大

現在的孩子真是趕上好時代了,不光不讓打,連吼都不提倡了,不過事實證明,跟這么大點兒孩子吼叫也確實沒啥用,還可能適得其反。

因為年齡小,孩子會對所有陌生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很自然就會“上手”去了解,拆玩具其實是想研究它的構造,扔東西其實是人家在探索“地球引力”的奧秘哦。

咱們脫口而出的指責and嚴厲的責罰,其實也并不能讓他們真正get到自己哪里做錯了,反而可能會打擊到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我餃著,咱們學會跟孩子“好好說話”,特別重要,先問問他的初衷,再語氣平和的說服教育,關于怎么跟孩子正確的溝通,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這篇哈,戳→我的孩子不聽話,要不要打一頓?

我知道,有些時候想忍住不撒火特難,如果實在忍不了,我教你一招,翻翻看你倆的親子照,和他可愛的皂片唔的,多看看這些母慈子孝的溫情照片,能慢慢平復心態。

既然ta想破壞,

那就讓ta“破壞”個夠吧

既然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多去探索認知這個世界,那就給他們創造一個“破壞天地”吧。

我家自打有了孩子之后,就騰出了一個“游戲室”,專門兒給他們嚯嚯,讓他們的破壞范圍在可控之內。

他們在這里可以不受太多約束,盡情釋放自己的“破壞力”,當然,咱們要準備一些安全、合適的玩具哈,既然他們喜歡拆玩具,那就給他們能拆的,比如拼插玩具啊,積木啊;可以敲打的“打地鼠”、“手拍鼓”、“敲琴”之類的。

(PS:價格得便宜點兒哈,玩兒壞了不心疼

另外,也可以利用家里各種廢舊物品滿足他們的“破壞”需求,比如一起用紙箱子做個恐龍啊什么的,有時候“破壞力”≈“創造力”呦~

了解孩子“破壞”行為背后的

真實需求

2、3歲的孩子,還不會很好的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很有可能他們的某些“破壞”就是在表達某種需求,有可能是“求關注”,有可能是“發泄”,也有可能是故意的,就是喜歡看你“氣急敗壞”的樣子。

一旦他們發現自己搞破壞可以獲得你的更多關注,很容易就會“屢犯屢錯”,所以有時候我們也要找找自身的原因,看看是不是這段兒時間因為工作太忙,還是啥原因,冷落寶寶啦,讓他有小情緒啦~如果是后者,那可得注意了,千萬別上他們的當哈,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爆發的情緒,不要做出太大的反應,不論心里多萬馬奔騰都要表現出內心毫無波瀾的樣子,語氣平和的告訴ta:這樣做不對哦,爸爸媽媽都不會這樣的。ta覺得這么做刺激不到你,沒意思,也就不會沒完沒了熱衷于這種惡作劇了。說實在的,洋洋灑灑碼了這么多字兒,我其實也并沒有做的很出色,有時候脾氣上來,根本壓不住火兒,也給罵哭過豪多次,每次氣消后都內疚的不行,孩子就是一面鏡子,能照出我們自己的模樣,同時考驗和錘煉我們的內心,共勉吧。

你家孩子破壞力也這么強大嗎?有什么好辦法歡迎評論區開展學術交流哈,話說,已經有不少前輩給我打預防針兒,說7歲到9歲的叛逆期更恐怖,我家老大快6歲半了,我已經有感觸了,家里有他倆在,實不相瞞各位,我已經給自己安排上保命藥了。有朋友想讓我寫一篇關于“怎么對付青春期孩子”的,這我得先積累積累經驗哈,當然,如果有前輩已經有了自己的“治娃之道”,別忘了傳授下經驗哈~

有啥事兒找我,

加鐵錘妹妹好友哦。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muying/view-18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