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優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

孩子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完全取決于我們給她什么樣的教育。

——鹿媽

◆◆◆

作者 | 夏晴風來源 | 薩提亞育兒(ID: satiryuer)

前幾天和表姐一家去吃飯。

我們邊聊天邊吃飯,突然表姐的女兒楠楠不小心將果汁打翻在地上,表姐趕快拿出紙巾遞給孩子,孩子蹲在地上擦。

我起身準備幫忙擦的時候,表姐卻對我說:

“沒關系,楠楠可以搞定。”

說完表姐幫著孩子拉椅子,拿垃圾桶,孩子擦的差不多了,起身和保潔阿姨借來拖布,很快將地面打掃的干干凈凈。

打掃完,孩子一臉輕松的坐在座位上說:

“終于擦干凈了!”

看著7歲的孩子就如此懂事,我震驚不已。

后來在聊天的時候,表姐說:

“楠楠從小都是我自己帶,所以這些事經常對她說,從小她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真正好的父母不僅懂得陪伴孩子,教育孩子,重要的是父母有著正確的三觀,這樣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不會差。

這才是真正優秀的家庭,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觀。

優秀的家庭,始于陪伴

曾看到一個視頻,令人感動不已。

國外的一名爸爸,用視頻記錄了孩子每一個開學的第一天,從幼兒園到高中,堅持了13年。

每一次爸爸都會問女孩今天是什么日子,孩子回答:“幼兒園第一天。”“你喜歡幼兒園嗎?”“嗯哼”“你想回去嗎?”“每天”

幾乎每一次開學,爸爸都會問同樣的問題。

而孩子也在爸爸的陪伴下成長,每次都眉飛色舞的為給爸爸分享學校的趣事,甚至慢慢女兒長大后,女兒將這一天定為“冰淇淋日”,因為這是非常幸福非常甜的一天。

整整13年的時間,父親始終陪伴著她,見證著她的成長,和她度過開心的每一天,也是因為如此,即便是13年的時間,每一次女孩都笑的非常甜,很幸福的模樣。

陪伴就是如此,讓一個孩子感受到幸福,感受到愛,這份愛溫暖著孩子的一生。

作家蘇珊·施蒂費爾曼曾說:一切的親子關系都始于陪伴。

也就是說父母想要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好,和孩子有話說,和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就要懂得去陪伴孩子。

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對這個世界是未知的,需要父母在陪伴的時候分享給他,讓他通過父母來了解這個世界。

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可以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一旦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那么無論未來父母教育孩子,還是給孩子講道理,孩子都愿意接受。

因為孩子明白,父母是愛自己的,而且多年的陪伴,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來了對父母的信任感。

所以,如果可以,請一定要多抽出點時間來陪伴孩子,因為陪伴是一切教育、親子關系的開始。

優秀的家庭,陷于教育

之前西安咸陽一小區出現了這樣的一幕,一名男孩每天都在電梯內撒尿,持續了半個月。

小區的保潔員說:每天早上7點上班,電梯里就是一堆尿,然而到了中午2點的時候,電梯里又是一堆尿,下午6、7點下班的時候,電梯里又是一堆尿。

本以為是動物,卻發現電梯的壁面也有,后來他們查看了監控,是一名10歲左右的小男孩,每次進入電梯后,背對電梯門,站在一個角落小便。

隨后男孩的媽媽得知后,第一時間在業主群里向大家道歉,并說因為這件事,昨晚狠狠的批評過孩子了,孩子也知道錯了,但是為了讓孩子記住自己的錯誤,于是讓孩子打掃一個月的電梯間,作為補償,希望各位業主能夠原諒。

隨后,媽媽在業主群發了小男孩的檢討書。

之后的一個月,每天小男孩拿著掃把和簸箕,來到電梯間打掃,而他的爸爸則每天監督他打掃。

每天在爸爸的監督下,男孩認真的掃地、拖地,擦電梯的廂壁。

真正優秀的家庭就是這般,孩子犯錯后,一定會教育孩子去承擔錯誤,做自己該做的。

兒童心理學家曾說:教育孩子不僅是要看眼前,更要看未來對孩子的影響。

在為人父母前,我們都覺得教育很簡單,但其實真正做了父母才知道,教育有多難,有時候一個不留意,就用錯了辦法,對孩子很不利。

然而真正優秀的家庭,在任何時候都會想各種對孩子好的辦法,去教育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

優秀的家庭,忠于三觀

父母的三觀,對孩子一生影響非常大。

好的三觀,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德行好的孩子,然而父母不好的三觀,會讓孩子是非不分。

格力電器的老總董明珠就是一個三觀非常正的人,在職場一旦她發現有人造假,一定會舉報,即便和自己沒關系。

而她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是很注重用自己的三觀去影響兒子董東東。

有一次,她出差回來的時候,路過兒子的學校,正好孩子們放學了,本想順道接孩子回家,可是后來一想,自己開著豪車,怕會助長孩子炫富的心理,于是掉轉車頭回家了。

然而,那天孩子回家卻比平時晚了半小時。

原來,兒子為了省一元錢,因為空調車是2元,而沒有空調的車是一元,孩子為了等1元的公交車,從而晚了半小時。

因為母親的三觀,董東東從小學會了勤奮刻苦。

曾有一次,媒體在采訪他的時候,他說:

“我的媽媽是從零開始的,我是她的兒子,我也可以從零開始。”

如今的董東東也因受母親影響,從而變得越來越優秀,甚至都可以和母親并肩而立。

好的父母,用正確的三觀要求自己,并且教育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三觀正的人。

因為三觀是孩子未來人生的走向,有什么樣的三觀,就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未來就會成為什么樣。

真正優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觀。

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

父母的模樣,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每一個孩子,都在和父母的相處中,耳濡目染的被父母的為人處世所影響。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孩子最終會成為什么樣子的人,主要取決于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范。”

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修煉自己,給孩子一個真正優秀的家庭。

*來源:薩提亞育兒(ID: satiryuer),傳播薩提亞、NLP、催眠、家排、NLP教練技術、親密關系等實用心理學,與大師相遇,讓心理學快速改變你的人生。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

育兒先育己,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女兒派

每晚八點陪你一起成長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muying/view-18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