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一直活著,就會得癌

看到這個標題,大家的小心臟是不是嚇了一跳?

有人肯定要說:“善妹,你是不是標題黨?

當然不是!不信,我們來分析分析。

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癌

2013 年中國第一次發表《腫瘤年報》,我們可以從下面的圖看到兩點:

  • 第一,無論男女,癌癥發病率從 40 歲以后就是指數增長;

  • 第二,老年男性比女性得癌癥概率高,主要原因是大量男性會患前列腺癌。

40 歲以后男性、女性患癌率提高

圖片來源:菠蘿《癌癥真相》

蒼蠅為什么不得癌?古人為什么很少聽說得癌?因為:

還沒到患癌的平均年齡,人就沒了。肯定有人問了,既然是年齡是強相關因素,為什么兒童也會得癌癥?在《癌癥·真相》這本書中提到:

嬰兒或者兒童患癌癥必然有先天因素存在,他們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攜帶了基因突變。

兒童基因突變有兩個來源:從父母那里遺傳了致癌基因,或者是在懷孕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胎兒產生了突變。

為什么會得癌癥?

其實,不管是年齡、環境、還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都不是導致癌癥發生的根本原因,那什么是根本原因呢?其實是:

基因突變!

美國杜克大學癌癥生物學博士李治中提出了一個癌癥發生概率公式:

P=abcd

(P 為癌癥發生的概率;a 為細胞分裂次數;b 為每次分裂產生突變基因數;c 為突變基因是致癌基因的概率;d 為免疫系統清除癌細胞失敗的概率。在這個公式中,c 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按照上面的公式,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1. 為什么老人比年輕人更容易患癌?

年齡越大,細胞分裂次數增大,a 值變大;年齡越大,免疫系統越弱,對癌細胞清除能力變弱,d 值變大。這樣下來,P 值增大,也就是患癌的概率會增加。

2.為什么長期大量飲酒容易得肝癌,長期大量抽煙容易得肺癌?

我們先來明確這樣一個前提:人體器官受到損傷后需要修復,而細胞修復需要靠細胞分裂。

圖片來源:攝圖網

換句話說,長期大量飲酒、抽煙不斷地損害器官組織,這導致組織細胞反反復復修復,細胞分裂次數大大增加,也就是 a 值不斷增大,得癌癥概率大大增加。

3.家族有癌癥遺傳史,為什么得癌癥概率大大增加?

每個人細胞分裂一次所產生突變數目 b 是不同的。比如如果家族帶有乳腺癌的致癌突變基因,細胞分裂一次產生的突變會比正常人高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患癌概率也大大增加。

為什么癌癥那么難治

1.癌細胞也是“自己人”

癌細胞就是變壞的人體細胞,想要殺死他們,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健康的細胞也會成為陪葬品。也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就是我們常說癌癥治療的“副作用”。

2.癌癥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千萬種疾病的組合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癌癥。由于它的多樣性,藥廠幾乎注定每次只能針對很少的患者研發藥物,每一個新藥研發的成本是多少呢?

10 年 + 20 億美金!

給你們康康,20 億美元有多少錢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3.癌癥很容易產生抗藥性

癌細胞一直在進化,想方設法躲避藥物存活下來。這也是癌癥一直很難攻克的原因之一。

六大防癌建議

根據 UpToDate 臨床顧問數據顯示:據估計 50% 的癌癥可以預防。只要做到以下 6 點,我們就可以大大降低癌癥發生率。

1.戒煙戒酒

吸煙是影響肺癌危險因素,會使肺癌風險升高 10-20 倍,吸煙也是白血病及其他癌癥的致病因素;長期大量飲酒最可能導致上消化道癌和肝細胞癌。

2.少曬太陽,注意物理防曬

陽光輻射是皮膚癌的主要原因,這夏天快要到了,一定要撐傘戴帽子,注意防曬。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減肥,拒絕超重和肥胖

超重與多種癌癥的風險增加有關,據估計,所有癌癥中有 20% 都是由肥胖所致。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超重?善妹給大家一個公式:

BMI= 體重(KG)/ 身高 (M)2

如果數值在 18.5-23.9 之間就是正常范圍,超過 24 可就是超重了。

比如善妹呢,體重 54kg,身高 1.6 m,所以就是 54 ÷(1.62)= 21 就屬于正常范圍啦。

4.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雜糧

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紅肉(豬、牛、羊)等,都可能減少患癌概率。

但并不是說,肉一點都不能吃,畢竟肉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我們在選擇肉類的時候,可以多多選擇白肉以及魚肉等保證營養均衡。

5.多運動,保證每天運動 30 分鐘

運動有助于控制體重、緩解壓力、強健骨骼以及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醫生建議每周運動 ≥ 5 日,每日至少 30 分鐘。

圖片來源:攝圖網

6.提高健康意識,做好體檢和癌癥早期篩查

善妹又要老調重彈了。以目前的醫學水平,多數早期以及某些中晚期的實體瘤,比如早期的肺癌、胃癌、結腸癌、乳腺癌,很多都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等各種手段得到治愈。

關鍵就是要早發現,早預防。做好體檢和癌癥早期篩查至關重要,想知道如何做好篩查,看看這篇文章:癌癥一查就是晚期?做了這些項目,就能早預防早發現。

— 參考文獻 —

[1]KathleenYWolin,ScD,GrahamAColditz,MD,DrPH 癌癥預防 UTD 臨床顧問

[2]菠蘿《癌癥·真相:醫生也在讀》[M]. 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 善妹

封面圖來源 攝圖網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yangshengzhidao/view-18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