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的誤區都有哪些?夏季天氣炎熱,潮濕,是比較容易出現中暑等疾病的。在這個時候養生也不容忽視。
那么夏季在養生的時候都存在著哪些誤區呢?
夏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人們常會覺得身體莫名的不適。
對于夏季該如何養生,相信很多人都是比較迷茫的,不知道夏季吃什么對身體好,也不知道一些常見的生活習慣其實是養生誤區,今天就向大家分享一些夏季養生知識。
夏季是陽氣旺盛陰氣較弱的節氣,因此在夏季養生要特別注意養生之道,要避免一些常見的養生誤區,那么以下夏季養生的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一: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
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癥,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痛經等病癥。
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后飲兩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誤區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人喜歡的消暑方式,尤其是中青年男性,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于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
常見的病癥如手足發涼,小腿轉筋,視線模糊不清,甚至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情況。同時,即便你選擇的是熱水洗浴,也要注意浴后避風,對小兒更要注意這一點。
誤區三:夜臥貪涼
傳說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長壽,特來請教養生大師彭祖。
彭祖隨此人到其家中細細查尋,發現這家臥室中的墻壁上有一個孔洞,這個孔正對著睡覺之人的頭部,彭祖就讓人把那個孔堵上,自此以后,那家人果然長壽了。
原來,中醫認為“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夜臥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天長日久,則陽氣散盡而斃命。
因此,我們現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非常嚴重。
對小孩不要在其睡著后進行扇風取涼,否則,易于患手足抽搐、風痹等癥。
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后飯”,這一養生的口訣就是根據天氣變化來進行加減衣物,申時(下午3~5點)以后少進餐,也是夏季的養生要求之一。
誤區四: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不易消化飲食,生吃蔬菜、瓜果等本為夏季慎食之品。
夜間尤其要注意慎食此類食物,肉、面、粘膩之物也不宜在夜間食用,否則可引起腹脹、吐瀉等病癥。
誤區五:防曬霜涂得越多越好
夏天太陽直射,涂抹防曬霜對于保護皮膚不被灼傷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但防曬霜的選擇很重要,選擇對了防曬霜,適當涂抹即可。
一般情況下,大家在選擇防曬霜時,一定要注意防曬功能。眾所周知,大家只注意SPF這個參數值,其實我們同時更要注意PA這個參數值。
因為PA對皮膚的健康和保護作用,比SPF更重要。
SPF表示的是對中波紫外線的防護作用,PA表示的是對長波紫外線的防護作用,而真正造成皮膚的損傷、光化性皮炎甚至光化性腫瘤的罪魁禍首就是長波紫外線。
所以建議選擇SPF在15~30之間即可,同時選擇PA在兩個“+”以上的,這樣防護效果才是全面的。
誤區六:喝啤酒能解暑
大熱天,當啤酒(特別是冰鎮啤酒)喝進嘴里的時候,的確有一種涼爽的感覺。但是,多喝照樣能使人感覺口干咽燥、全身發熱。
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斷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的感覺也會持續不斷,口渴出汗現象將會加重,不僅達不到解暑目的,反而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甚至會造成工作中的差錯、事故。
啤酒不能解暑,如果要解暑,還是應該喝白開水,或者喝綠豆湯、酸梅湯。
如何對抗8個夏季健康問題1.保護眼睛
許多人開始出現眼睛問題,是因為他們沒有帶太陽鏡,即使在陰天,太陽光也可以引起多種眼部問題。
若出現眼部疼痛、眼部異物或視力下降等癥狀,需及時處理,否則會引起可治愈性角膜感染、結膜增生、白內障、黃斑變性等問題。
若想有效保護眼睛,需合理選擇太陽鏡。佩戴寬邊太陽鏡也會有所幫助。
2.食物中毒
通常癥狀會在1-3天左右顯現,癥狀較輕的人會出現腹瀉、嘔吐,嚴重的會發燒、眩暈、排尿不暢、脫水、持續性腹痛、粘液性血便等等。
癥狀較輕的人每次飲用約200毫升的水就可以自治,若情況未改善,需前往醫院進行治療。安全食物標準為干凈、熟透、恰當冷藏、避免交叉污染。
3.夏季耳疾
也稱外耳道炎癥,經常游泳可引發該疾病,感染后,患者多感覺耳內搔癢、不舒服,有些甚至會流膿和聽力下降。
預防該疾病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耳朵干燥,游泳時佩戴硅膠耳塞等使耳朵保持密閉狀態,不要使用棉簽、手指或毛巾刺激耳朵。
4.花粉過敏
過敏后,患者會出現發炎、發癢、喉嚨等腫脹、打噴嚏、咳嗽、頭痛及乏力。因過敏源不同,早春或夏季末期都會有人過敏,減少接觸過敏花粉可幫助阻止發病。
如花粉含量高時減少外出,外出時保護眼睛、在鼻孔附近涂防護膏、到室內立刻洗澡換衣服、關閉門窗。
此外,還可以在過敏高發期前幾周食用一些藥物。若癥狀較為嚴重或患有哮喘等疾病,需要去醫院接受其它治療。
5.曬傷
雖然太陽是維他命D及膳食元素的重要來源,但由于皮膚癌患病人數持續增加,防曬便迫在眉睫。曬傷的頭號癥狀是觸摸皮膚時感覺疼痛。
之后可能會出現水泡,幾周后皮膚開始脫皮。最后,可能會發燒、打冷顫、頭疼、感到疲勞、惡心或出疹子。
此外,曬傷還會引起皺紋、雀斑、甚至皮膚癌。因此,即使在陰天時也需要防曬。即使涂防曬霜后,有些太陽光線還是可以直達皮膚。
若沒有達到曬傷的情況,需保持身體水分充足,通過洗澡冷卻皮膚溫度,涂一些蘆薈膠或潤膚油會有所幫助。
若出現疼痛,可使用止痛藥緩解疼痛、防止感染。若幾天后癥狀仍未緩解需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6.萊姆病
蚊蟲叮咬,尤其是蜱蟲會導致該疾病發生,并會產生短期及長期影響。
大部分人在出現紅疹時才知道被咬,可能是在被咬后3天-1個月后才會發現,出現類似流感的癥狀、有些人可以不治而愈。
然而,若不及時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可能會進一步引起關節痛、體虛、乏力、心臟及神經系統疾病。
長期來看,萊姆病可導致神經、認知和關節等問題。因此,被蜱蟲叮咬后需進行妥善處理。
預防該疾病,若置身于害蟲肆虐地區,應使用防護水、穿長袖衣服、用襪子勒緊褲子,保持鞋子密封,這一點很重要。
每天需檢查皮膚是否被叮咬,若發現身上有蜱蟲,用鑷子或蜱蟲清除設備抓住最接近你皮膚的頭部和嘴,將它緩緩拿開,不要打碎它。
7.中暑
過度出汗后,體內的鹽分及水分喪失,很容易出現缺水狀態,同時體溫上升,便會感覺惡心、頭疼或眩暈。
此時,應移動到涼爽的地方,大量喝水,通常30分鐘左右癥狀就會緩解。
若不及時處理,體溫升至40℃后就會中暑,這時便會感覺嘔吐、呼吸過快、失去知覺,需要立即進行急救。
8.皮疹
保持皮膚涼爽、經常按摩去死皮可有效防止因汗腺堵塞引起的痱子。
橡樹蛾所引起的疹子可持續數周,引起喉嚨、眼睛腫脹,呼吸困難,若出現以上情況需及時就醫,若有既往過敏反映,需攜帶腎上腺素筆。
文章推薦
【修心】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食療】早餐不該吃這3種東西!快看有沒有你常吃的
【健康】握拳30秒,你的健康狀況一目了然!
【生活】保溫杯里加它,養生不成反傷身!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穴位】長按內關穴,掃除胸中之苦悶
本文選自:山西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