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各方將在上海自貿區內建設進出口機動車檢測實驗室,優化整車生產企業CCC認證(強制性產品認證)流程,深化“一帶一路”產品認證國際合作,推動上海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也是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后,又一項落地的重大利好政策。
統計顯示,去年上海口岸進口整車37.2萬輛,占全國33.6%。作為保障汽車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CCC認證需求也日益增加。CCC認證是我國按照世貿組織有關協議和國際通行規則,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產品合格評定制度。
對汽車企業而言,過去認證的一般流程是,先對產品進行型式試驗,試驗合格后再進行工廠審查,審查合格后再發證。而這次備忘錄簽署各方將著力爭取國家認監委支持,推動汽車整車企業發證流程再造,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實行“先發證、再審查”。即對注冊并實際生產地在上海自貿區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在完成樣車型式試驗的基礎上先發證,后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工廠檢查,并按照強制性認證法律法規開展認證后監督檢查。新政策有利于縮短取得認證時間,促進汽車上市加速。
今年1月7日,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在臨港產業區正式開工建設。
特斯拉超級工廠全部建成運營后年產能預計達50萬輛純電動整車。“先發證、再審查”試點,將極大節約特斯拉等企業的時間成本,也將吸引更多汽車整車企業落戶浦東。在試點基礎上,改革還有望擴大到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產業規模優勢。與此同時,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將支持浦東新區,在外高橋保稅區設立“進口汽車檢測認證通辦服務窗口”,完善“一門式”服務,加快產品認證準入的速度。
上海發展平行進口汽車業務,過去碰到的一大障礙就是質量檢測時間長、成本高,許多檢測業務必須遠赴外省市完成,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據介紹,目前上海機動車進口業務主要由相關檢測認證技術機構承擔。由于需求量較大,受中心檢測能力限制,強制性認證的型式檢驗和環保試驗等環節周期較長,一般檢驗需要6—8個月,企業倉儲成本高。
為此,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將會同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外高橋集團股份公司,計劃在外高橋保稅區內建設一個機動車檢測實驗室,專門用于口岸進出口汽車的檢測,進一步推動上海自貿區汽車進出口便利化。
2015年,國家認監委支持浦東建設全國首個“公共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平臺示范區”,浦東檢驗檢測認證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截至目前,浦東集聚了國家級檢測中心12個,各類檢驗檢測認證機構199家。產業規模和營業收入位列上海各區之首,服務輻射范圍已經擴展到整個長三角乃至全國。
利用產業優勢,上海自貿區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在打破技術性貿易壁壘,推動便利化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去年6月,國家認監委與上海自貿區簽署合作備忘錄,支持上海自貿區成立服務“一帶一路”技術交流國際合作中心;去年10月,上海自貿區“一帶一路”技術交流國際合作中心中東分中心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揭牌成立,進一步提高服務進出口企業的能級;今年5月,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又設立了“中沙進出口商品合格評定工作站”,持續助推國際貿易便利化。
這次備忘錄的簽署,是推進檢測認證國際合作的又一項務實舉措,將以浦東新區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和上海自貿試驗區“一帶一路”技術交流國際合作中心為基礎,為自貿區和長三角范圍內、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涉及機動車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進出口企業開展法律法規及專項業務培訓,同時提供相關個性化服務,推動進出口汽車產業發展。
市委常委、區委書記、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翁祖亮出席并見證備忘錄簽署;市政府副秘書長、區委副書記、區長、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杭迎偉,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陳學軍,中國檢驗認證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許增德分別致辭并見證簽約。
編輯:沈丹
來源:上觀新聞
郵箱:pdxinwenchu@163.com
你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