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要少吃荔枝
2019年,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印度北部,至少有103名兒童染腦疾死亡,被認為是食用荔枝所致。
每年夏天,和荔枝一起上市的,是荔枝致病致死的新聞。
央視也曾有過報道:
廣東一男孩回家后又餓又渴,剛好看見新鮮荔枝,就猛吃了二十多顆。結果晚飯時,男孩突然額頭冒汗、臉色發白,扒了兩口飯就暈倒在飯桌上。
嚇得家長趕緊送往醫院,后被診斷為低血糖。
萬幸的是,由于及時就診、及時治療,孩子最后脫離了危險。
目前,對于荔枝是否會直接導致腦炎沒有更多證據,但是”荔枝病“確實是存在的。
果糖高,直接刺激胰島素分泌
荔枝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會直接刺激身體胰島素的分泌,當大量攝入果糖后,確實有可能會導致血糖降低。
高糖分造成的血糖反應
進食后,食物被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血糖濃度就會迅速升高,但血糖過高人體也受不了,便會派胰島素來拉低血糖。
蔗糖和葡萄糖升血糖很快,都是典型的血糖指數(GI)高的食物,吃得多時,為了把血糖降低,胰島素也會相應地使勁往下壓,但胰島素在往下壓的時候不能及時收住勁兒,就使血糖降得太低,最終引起低血糖癥狀。
所以,為了避免產生低血糖反應,不要空腹、久餓的時候吃荔枝,其次不要暴飲暴食,一次吃太多荔枝!而且最好在兩餐之間吃。
二、寶寶可以吹空調
天氣一熱,很多人都開起了空調,但是有小寶貝的家庭會比較謹慎,一方面,聽說吹空調會感冒、拉肚子,甚至面癱,另一方面,氣溫確實高,小寶寶都長痱子了。那到底能不能吹空調?
關于吹空調有一種最嚴重的說法叫做會導致面癱,還有案例為證:
小斌今年2歲零4個月,一天晚上,孩子在空調房的風口下,吹了一整晚,早上起來,才發現孩子面部有些異常,送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面癱。
但是,一夜空調真的會把寶寶吹成面癱嗎?
在醫學上,面癱叫做面神經炎,又稱急性特發性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癱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是因為感染性病變、自身免疫反應、代謝障礙、耳源性疾病、中毒等等,這些都不是空調導致的。
為了避免著涼,可以用下面這些小技巧:
1.不要讓空調直吹孩子
2.溫度不要過低,設定在攝氏26-28度即可
3.進屋10分鐘后再開空調
4.定時開窗換氣
三、不要裸露寶寶的屁屁在外面
據廈門日報報道:剛滿周歲的女童莉莉(化名)肛門周圍長了兩個米粒大小的膚色丘疹,爸媽開始并沒在意。可后來丘疹體積越來越大、數目越來越多,于是帶孩子到醫院皮膚科就診。醫生的診斷讓他們大吃一驚,莉莉竟然得了性病——尖銳濕疣。
經過綜合分析,姜醫生認為,莉莉經常穿開襠褲,很可能是父母帶她外出游玩過程中從外界感染了尖銳濕疣的病毒。
很多家長,怕寶寶熱,選擇穿開襠褲。但在戶外,把寶寶的屁屁裸露在外面,有安全隱患:
武漢一名1歲5個月的男孩,穿開襠褲坐在逆行的手扶電梯上,“蛋蛋”被電梯夾掉了,還好經過手術保住了“命根子”。
鄂州一名2歲的女孩穿開襠褲坐在谷堆上面,被一顆谷粒“扎根”陰道,導致大量膿血性分泌物產生,醫生通過手術才取出。
南京一名2歲9個月的女孩陰道流血,哭鬧不止,原來是穿開襠褲的她把一顆紐扣電池塞了進去。
一位醫生在接受采訪時說,因為穿開襠褲而把異物塞進陰道的女寶寶,他們每年都能接診七八例,塞入的東西也千奇百怪,珍珠、紐扣、餐巾紙、棉簽、水彩筆套……
四、寶寶長痱子別用爽身粉
痱子粉/爽身粉的主要原料是滑石粉,主要功能是吸汗,涂抹后肌膚的確摸起來爽滑舒適,但遺憾的是,爽身粉遇到汗液后會和泥,容易堵塞汗腺出口,使汗液不能順暢排出。
給娃噴灑涂抹爽身粉的過程中,細小的爽身粉顆粒會彌散在空氣中被娃吸入,刺激呼吸道。
還可能作為吸入性過敏源引發娃的過敏反應,引起打噴嚏、鼻塞、流清水涕甚至哮喘等癥狀,影響健康!
并沒有權威機構建議在痱子的護理措施中使用爽身粉,而美國兒科學會也明確指出,洗澡后不建議使用爽身粉,因為可能會發生吸入并引發健康問題。
如果寶寶起痱子,建議使用爐甘石洗劑。用之前搖一搖,洗完澡后涂在長痱子的地方,可以緩解癢感。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爐甘石洗劑列入了兒童基本用藥清單,推薦它為嬰幼兒優先使用的安全藥物。
常見的爐甘石洗劑的主要成分有:
爐甘石(碳酸鋅,止癢收斂)氧化鋅(吸濕、收斂、滋潤、護膚)甘油(保濕)
有的爐甘石洗劑會添加薄荷腦,如果添加了這一成分,就注意不要給兩歲以下孩子使用。(如果寶寶在2歲以下,盡量買不含薄荷腦的。)
為什么有的寶寶吃米飯會變弱智?
為什么有的寶寶被打一巴掌會變聾?
為什么有的藥別的寶寶吃了沒事,
我的寶寶吃了就不行?
其實,這都是基因的問題
如何提前了解自己的寶寶
是否有這些風險?
安馨可
無需采血
檢測73種藥物敏感性
87種常見遺傳病,34種個體體征預測
真正的缺陷往往看不見
給孩子一份終身受益的健康檔案
了解安馨可活動,請加華小欣(bgixin)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