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我贊成現在要復課了!家長不管有多忙

梅學堂語數英學習資源免費領

來源:教師E家(ID:edu589)

時間過得很快,現在已經是4月下旬。隨著形勢慢慢好轉,全國各地學校復課已經在有序進行中。截止目前,全國已有31個地區公布了開學時間。開學來臨,但也引起了一部分家長的擔憂:現在復課,有風險嗎?4月20號下午,教育部舉行學校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邀請鐘南山、李蘭娟、張文宏三位專家“同框”,他們均表示贊成現在復課。鐘南山表示:我們必須在嚴防嚴控的情況下開始復學。這是一個新課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怎么走好這步棋,平衡好復學、恢復經濟和抵御外來輸入擴大感染的關系。他強調:“我總的一個意思是,我贊成現在要復課了。”春已至,歸可期。孩子將回歸學校,重新開始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在此,班主任有話說,事關每個孩子,請家長不管多忙都要看一看!

減壓從家長開始

在這個超長假期里,有些孩子迫不及待要重返學校,有些孩子已經習慣了宅家學習的舒適,也有些孩子還沒從恐慌中走出來,害怕回到學校。這些心理上的抗拒都很正常,但家長要做好引導。在復課前,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精神氣不足、心事重重,一定要主動跟孩子溝通,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家長就是孩子的心靈導師,要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長應有積極的心態,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影響孩子。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將深深影響孩子。幫孩子減壓,幫孩子卸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

生活作息巧安排

這段居家學習的日子里,有些孩子按照學校的上下課時間,認真學習。但是有些孩子因為缺乏自制力,模糊了生活和學習的界限,即使在網課期間,依然養成了晚睡晚起的作息習慣,上網課時集中不了精神,打瞌睡等等。臨近開學,作息還沒調整過來的孩子們要注意了。家長要抓好最后的時間,把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到學習狀態。早上起床的時間,晚上睡覺的時間,嚴格按照最初上學的時間來定。除此之外,家長不要在家里組織娛樂活動,按時準備一日三餐,三餐搭配要營養均衡。身體狀態佳,等到開學的時候就能夠保證有足夠的精力去應對學習。

自查并打敗問題

一個多月來,家長反映孩子在上網課時的問題不計其數。面對這些問題,老師們也表示,孩子上網課時的走神,寫作業的馬虎,并不是這段時間產生的,而是早早就存在的。孩子之間的兩極分化,也不僅僅是知識掌握的差距,更多的是一個多月學習狀態的差距。對家長來說,開學前這段時間,正是觀察孩子,發現孩子問題并對癥下藥的好時機。找到孩子的不足,利用這段時間幫助孩子查漏補缺,提高成績,實現反超。家長得讓孩子自查:一天在學習上花費了多少時間?是否把基礎知識都學到位了?老師講過的題目能舉一反三嗎?做錯的題目是如何整理的?還有哪些不懂的知識……復課之前,請家長督促孩子花點時間自查,排查留下的沒學明白的“坑”,將它們列成一張問題清單。復課之后,及時找老師和同學們請教,盡快解決掉這些問題。

習慣是逼出來的

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良好的習慣是決定孩子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很多家長常常抱怨孩子不聽話,缺乏自覺性,規矩立了一大堆,壞習慣還是改不掉。問題其實就出在方法和觀念上:在家庭教育中,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孩子還小的時候,是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的,父母必須給予適當的約束和監督,孩子才能養成好習慣。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為孩子培養好習慣,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環節。家長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熏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

學習是一種責任

很多孩子一聽要上學就煩躁地睡不著,吃不下,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想上學,甚至抱怨學習很苦很累。不可否認,學習確實苦,古人很早就說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離不開勤奮和吃苦耐勞,過程雖是苦的,但果實卻是甜的。復課在即,想要孩子抓住青春不虛度,請家長對孩子說: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不讀書的路真的太艱辛,你不吃學習的苦,終會吃生活的苦;努力學習,是為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今天的努力,終將成就明天的自己。

多反思家庭教育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后,都站著更優秀的家長。每一位問題孩子的背后,往往站著一位問題家長。世界上沒有不夠好的孩子,只有不夠好的父母。孩童就像鏡子,往往映照出父母本身的問題、或親子之間關系的問題。如果你的孩子自信心不足,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建議多過鼓勵;如果你的孩子嫉妒心強,那可能因為你總是拿他們跟別的孩子做比較……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多一些自我反省。以子為鑒,不斷反思、修正自己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給孩子創造健康成長的環境。

防疫安全很重要

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回歸校園防護工作也要做到位。為了讓孩子們能夠開開心心從家出,平平安安把書讀,做好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家長要給孩子口頭或手寫約定好,孩子返校防疫必做的幾件事:和孩子一起認真學習學校的防疫規定,教孩子按照要求乖乖執行;教會孩子正確做好各種防護,如科學戴口罩、在校多洗手、使用自己的專用水杯餐具等;教會孩子從家中出門后要全程戴好口罩,注意與他人保持距離,減少接觸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物品,避免用臟手接觸口鼻……孩子們的安全成長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孩子的安全保駕護航。

家校合作齊努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一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教育好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牽涉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能不能有效地結合,形成合力。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和老師要齊努力:親其師信其道,挖掘老師的閃光點,引導孩子喜歡老師;理解老師,信任老師,多與老師溝通交流。我們要明白,家長和老師的相遇,本就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想對所有家長說,教育真的少不了你們的參與。家長和老師一起攜手努力,才能給孩子提供錦繡前程。來源:「教師E家」(ID:edu589)。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里是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教育交流平臺!教師E家 為用戶提供教育資訊,教學心得,教育時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憂心。

更多語數英學習資源,請關注梅學堂

更多1-9年級下冊學習資料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muying/view-18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