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核桃真的能補腦嗎?最新、最完整的答案來了!



前面提個醒,每天獲取國際前沿科研成果,掃碼關注上面的公眾號“國際科學”千萬別錯過哦。

現代人壽命的延長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老年慢性病發病率的不斷增加,其中影響最大一類疾病之一就是以阿爾茨海默?。ˋD)為典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衰老過程會導致若干潛在的生理變化,衰老的大腦也更容易受到氧化應激、慢性炎癥和血管損傷的影響,進而加速神經元和突觸的丟失,導致癡呆癥的形成。

癡呆癥是一種進程性的疾病,會導致不同認知領域的能力嚴重衰退,如計劃能力、處理問題的速度、工作記憶和編碼能力等,從而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

近年來,科學家們也不斷提出一些可能延緩老年癡呆進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改善飲食結構,一定程度上戒煙戒酒等。

而飲食是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因素,健康的飲食結構能夠改善老年人的早期認知變化。一項探究飲食作用在年齡導致的認知能力下降關系的研究顯示,長鏈ω3(n - 3)脂肪酸,維生素b(特別是葉酸),維生素D和抗氧化物質(如類黃酮)的食用,能緩解認知能力下降。

此外,飲食中富含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的食物(如地中海飲食,高血壓調節飲食等),也可以減緩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降低癡呆癥的患病風險。

這些飲食的共同特點是含有堅果。

圖片轉自Pixabay

為進一步確認堅果的食用對認知能力是否具有改善作用,研究人員對目前國際上的多項研究進行匯整分析,并將結果發表至《Advances in Nutrition》雜志上,文章題目為《Nut Consumption for Cognitive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中文可譯為《一項系統綜述:堅果攝入對認知能力的影響》。

在這篇綜述中,研究人員從數據庫對2374篇文章進行篩選,最終確定了22篇文章(共43,793名參與者),并對其中的數據按年齡段進行分析。

青中年組結果(18~60歲)

  • 三項評估青年和中年參與者(18-60歲)食用杏仁或核桃對神經認知能力的影響的研究顯示:與不食用堅果的參與者12周后的結果相比,食用杏仁多的參與者(對應15%的能源需求)并不能明顯改善認知水平。

  • 而另一項以大學生(n= 47)為調查群體的研究表明,在8周內食用60克核桃與批判性思維能力改善相關(使用 Watson-Glaser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評價標準)。然而,與安慰劑組相比,在語言推理(Raven’s Advanced Progressive Matrices)或記憶(Wechsler記憶量表評估)方面沒有觀察到差異。

  • 在對參與NHANES的20-59歲美國群眾進行分析時,研究人員發現與不吃堅果的人相比,吃核桃的人在簡單反應時間測試(simple reaction time test),符號數字替換檢驗(symbol digit substitution test)和單位數學習(single digit learning)3項認知測試中得分更高。

中年老年組(≥40歲)

  • 在中國住房小區的中老年人調查表明,堅果的食用與延遲記憶(F = 4.87;P<0.001)改善有關,然而在其他認知領域(短期記憶、執行功能,注意力和工作記憶)并沒有明顯改善。

  • 對埃及居民的分析表明,經常食用堅果可以降低患有輕度認知障礙(MCI)的風險(OR: 0.88;95% CI:0.80, 0.98;P = 0.02)。

圖片轉自Pixabay

次老年組(≥60歲)

  • 在意大利生活的老年人樣本中,每星期食用一份堅果(30克/周)與認知障礙風險的降低相關(OR: 0.3;95% CI: 0.13, 0.69;P = 0.005)。

  • 另一項針對居住在意大利社區的老年人的研究也表明,3年中,與不吃堅果的人相比,經常吃堅果(≥2.9克/天)與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降低相關(OR: 0.78;95% CI: 0.61, 0.99;P= 0.043)和同時簡易精神狀態檢查表(MMSE)評分也更高(均值差:1.5;P= 0.012)。

  • 一項隨機對照試驗測試了兩年內每天食用核桃(相當于15%每日所需能量)對人認知能力的影響,試驗在美國和西班牙兩地進行。總體而言,與無堅果飲食組相比,干預組在認知結果(整體認知、知覺、語言、記憶、額葉功能)方面沒有表現出任何差異。然而,在西班牙研究人群中,食用核桃組與無堅果飲食組相比有更好的整體認知和感知能力。

老年人祖(≥70歲)

兩項研究通過對美國護士健康研究隊列(Nurses’ Health Study cohort)的數據分析,與不食用堅果的老年女性(≥70歲)相比,6年內攝入堅果(測量的頻率28 g/周)的女性有更好的認知狀態。

整體分析

整體而言,這篇綜述中匯集的研究結果似乎并沒有提供一致的證據說明堅果對認知的好處,這也說明堅果對于人體腦部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微妙。

為了進一步分析堅果食用為何產生一些不一致的影響,研究人員對納入試驗的參與者進行更進一步的分類探究。總的來說,在針對教育程度較低和心血管風險較高的這類認知能力下降的高風險人群中,食用堅果的益處更容易體現出來。

此外,對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進行的單因素干預的研究發現,攝入巴西堅果對認知表現有積極影響。這些發現表明,認知能力下降風險較高的個體可能從食用堅果中獲得更多的益處。

圖片轉自Pixabay

同時,這項研究中分析的試驗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因此也需要考慮不同國家和地區本身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如在完整的地中海生活方式中,還可能存在其他非飲食成分,對認知健康具有保護作用(體育活動、充足睡眠和增加社會化)。

總體來說,定期食用混合堅果對不同年齡的成年人的認知能力是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的。而在堅果中,核桃似乎保護作用更強。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食用核桃會起到補腦的作用,在研究核桃的食用與認知表現之間關系時,研究人員也確實發現其帶來的正面影響幾乎是一致的。

在調查6項食用核桃的研究中心(包括2個隨機對照試驗),只有1項試驗沒有發現正相關關系。核桃含有一些獨特的營養特性,包括高n-3:n-6脂肪酸比例和特殊濃度的多酚,與其他堅果相比,核桃可能具有更好的抗氧化功效。這些營養素可能通過減輕神經炎癥和氧化應激來促進核桃對神經的保護能力。

堅果的神經保護作用

影像癡呆癥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外,很多疾病的發生也可能促進癡呆癥的發生。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高血壓、肥胖、2型糖尿病等,都是阿爾茲海默癥的重要風險因素。

而飲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的神經保護作用,主要是通過調節血流、防止動脈斑塊的形成、減少氧化應激和炎癥,從而防止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而堅果的食用恩達程度上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堅果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而飽和脂肪含量較低,因此具有最佳的脂肪酸結構。

飲食中,攝入飽和脂肪酸過多會造成血液中膽固醇升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而相比飽和脂肪酸的食用能為人體帶來更多的益處,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幫助血糖控制,也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同時多不飽和脂肪酸也是構成神經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常見的兩類多不飽和脂肪酸就是n-3和n-6脂肪酸。核桃中富含的α-亞麻酸,就是一種植物性n - 3脂肪酸,目前已經被國際上公認具有調節血脂血壓、增強免疫力、提高記憶力和注意力等功效。

圖片轉自Pixabay

食用堅果帶來的益處可能是也來源于堅果中的其他物質如纖維素、維生素b、礦物質,因此,長期在飲食中加入堅果,不僅會對認知功能產生影響,也可以幫助調節心血管功能和機體血糖水平。

參考資料;https://academic.oup.com/advances/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advances/nmaa153/6039535?redirectedFrom=fulltext尹云厚, 陳寧寧, 常雷,等.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研究與應用現狀[J]. 經濟動物學報, 2017(1).說明:國際科學是一個優質的大型公益科普平臺,每日報道“有趣+有用”的國內外重磅科研成果,既可供普通讀者學習新知、增加科學素養,亦可供科研工作者開拓科研選題與方法思路,敬請關注和推薦給你關心的人哦。
1、本站現招兼職學術導師、顧問(博士以上),待遇豐厚,簡歷發至ketengedu@163.com。2、海外博士、教授人才引進職位內推,簡歷發至fudan1392@163.com。3、您如果有以下需求,歡迎求助我們:考博申博輔導 | 考研輔導 | 留學申請 | 計劃書輔導 | 論文輔導 | 科研方法 | 科研繪圖 | 英文潤色 | 碩博交友 | 招聘發布(后臺回復關鍵詞“”,聯系對接老師)

編輯/審核:Vincent


——想留學?掃碼關注——

微信號:國外碩博招生

急缺碩博生源!關注獲取學校信息

注:本站所有文章僅為最新科研成果報道及信息提供,讀者的任何相關需求必須遵循現實中專業人士的意見,不得將文中內容作為實際應用參考。建議、合作、投稿等可后臺回復“約”聯系我們。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jiankangyangsheng/2021/0127/18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