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滿,養生:“三不吃,四不要”,牢記這

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八個節氣。通常是每年的5月21日左右,太陽黃經位于60度?!岸分讣诪樾M,萬物長于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p>

大麥等夏收作物已經開始結果,籽粒逐漸飽滿。但是尚未完全成熟,所以稱做“小滿”。

小滿有“大落大滿,小落小滿”之諺語,“落”是下雨的意思,雨水愈豐沛,將來愈是大豐收。

諺語有云:“小滿高粱芒種谷,立夏種上玉蜀黍。”“小滿晴,麥穗重?!?/p>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小滿之時,各地陸續進入夏季,南方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22 度以上,同時雨水增多,正如民間傳言:“小滿小滿,江滿河滿”。

在這一時期,下雨后,氣溫會急劇下降,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避免感冒,高溫多雨,空氣悶熱潮濕,是“小滿”時的氣象特征。

小滿三侯

“小滿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麥秋至。

1一候苦菜秀

小滿雖然預示著麥子將熟,但畢竟仍然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在過去,百姓們在這個時候往往以野菜充饑。食苦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苦菜的品種也多種多樣。

《埤雅》以荼為苦菜。 《毛詩》曰:“誰謂荼苦?”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薄稜栄拧吩唬骸安粯s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辈嚏摺对铝睢芬灾^苦荬菜。

2二候靡草死

鄭康成、鮑景翔皆云:靡草,葶藶之屬?!抖Y記》注曰:“草之枝葉而靡細者。”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而立;感陰而生者,則柔而靡。”謂之靡草,則至陰之所生也,故不勝至陽而死。

根據這些古籍的著述,所謂靡草應該是一種喜陰的植物。小滿節氣,全國各地開始步入夏天,而靡草死正是小滿節氣陽氣日盛的標志。

3三侯麥秋至

這一句原為三候小暑至,后《金史志》改為麥秋至。《月令》:“麥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滿為四月之中氣,故易之。”麥秋的秋字,指的是白骨成熟之時。因此,雖然時間還是夏季,但對于麥子來說,卻到了成熟的“秋”,所以叫做麥秋至。

小滿習俗

1小滿舊俗:搶水與祭車神

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例于小滿時啟動。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行于海寧一帶,有演習之意。

祭車神亦為農村古俗,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于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以上舊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2小滿動三車

這里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此時,農田里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農民們便忙著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著農人們去舂(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農活自然不能耽誤。

可家里的蠶寶寶也要細心照料,小滿前后,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sao一聲)絲。

《清嘉錄》中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梢?,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等待著收獲的日子快快到來。

3蠶神誕辰

小滿節相傳為蠶神誕辰,所以在這一天,我國以養蠶稱著的江浙一帶也很熱鬧。小滿節時值初夏,蠶繭結成,正待采摘繅絲,栽桑養蠶是江南農村的傳統副業,家蠶全身是寶,及鄉民的家食之源,人們對它充滿期待的感激之情。于是這個節日便充滿著濃郁的絲綢民俗風情。

小滿養生

小滿養生,應以健脾化濕為主,建議“既病防變,未病先防”!

1多喝水

炎熱天氣,人體水分消耗較多,多種微量元素也隨汗水排出,單純靠喝水不足以彌補機體需求,因此要選擇多元的補水方法。應季果蔬富含維生素和礦物元素,不僅能補充人體的水分還可補充微量元素。

2吃點苦

平素胃腸有積熱,比如經常便秘、反復口腔潰瘍的人群,水分消耗更多,小滿時節更容易疲勞甚至加重宿疾。要想減少水分消耗,就得吃些“苦”頭。不妨適量吃些具有清熱、通便、開胃作用的苦味蔬菜,如苦菜、苦瓜、萵筍等。

3重祛濕

小滿前后天氣炎熱、濕氣漸重,素有脾胃虛寒的人群耐不住炎熱而貪涼食冷,就容易出現暑濕外感。中醫認為生姜能溫中散寒驅濕,建議這類人在飲食中注意適當吃些生姜。

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于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濕氣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于行水利濕。

除了飲食祛濕外,也可以做做灸法祛濕,或者在家按按穴位來祛濕。為大家推薦了幾個適合按摩祛濕的穴位。

1、豐隆穴:豐隆穴在小腿外側,膝眼與外踝尖間的中點,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離脛骨前緣兩橫指的距離。

按摩功效:豐隆穴是臨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濕滌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長期堅持按摩能清除濁濕。

2、陰陵泉穴:陰陵泉位于小腿的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穴相對。順著膝蓋內側橫紋向上,會摸到一塊突起的骨頭,它是脛骨,順著脛骨的下方和內側向上摸,會摸到一個脛骨拐彎并且凹陷的地方,這里就是陰陵泉所在位置。

按摩功效: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它能夠健脾益氣,促進脾運化水濕的功能,能健脾化濕、通利三焦、消脹利水。

3、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按摩功效:作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對所有消化系統疾病均有效果,除濕自然也少不了它。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4、承山穴:稍稍用力踮起腳尖,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按摩功效:承山穴是人體最有效的祛濕要穴,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有些人輕輕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表明體內有濕氣。

小滿飲食養生

小滿三不吃,秋天百病遠。

夏天熱,要排濕,要利尿,這是常識。但是這個常識,往往會讓不懂中醫的人產生一種錯覺:要利尿,吃冰棍冰水下去既解熱又利尿;要排濕,上辣椒出點汗就行了。其實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對的:“熱則血行、寒則血凝”。

小滿養生,三不吃,熱養人,才能排濕、利尿。

小滿三不吃

1一不吃生冷

很多人以為,吃生冷只是會導致當下拉肚子而已,其實不然?!秲冉洝氛f:夏傷于暑,秋必痎瘧。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熱的病,秋天就會有痎瘧。

凡去看中醫的人十有八九會聽到“少吃生冷,多喝熱水”之類的醫囑吧,即便是你發燒的時候,那也沒有醫生會讓你多喝冷飲吧?可見生冷食物從古代以來就是不適宜人類食用。

因為人類不是冷血動物,人的消化系統也宜暖而不宜寒。而使用當今市場上大量的冷飲、生菜、水果都會導致“寒”的結果,而寒則血凝。

為什么會寒則血凝?

中醫養生認為,這主要是破壞了消化系統的功能。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這里的脾是指消化系統。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經脾胃消化、吸收后會形成血液,進而給骨骼、肌肉、筋腱、大腦及身體各個部位提供營養。

若脾胃功能不好,會影響身體吸收營養和生成血液,血液量就不夠,從而影響整個身體的健康。因此,忌食生冷并非只是一句忠告,應該成為保持身體健康的必要信條。

舉例說明:生冷瓜果蔬菜如西瓜、生甜(香)瓜、各種生梨及蘋果等;各種涼拌菜如涼拌海蜇、拌涼粉、小蔥拌豆腐等;特別是各種冷飲冰棒如涼水、涼飲料、涼牛奶、冰淇淋、冰磚雪糕等。

瓜果類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可以等伏天之后再吃,適量吃挺好的還能利尿,但是雪糕、冰水這種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議一整個夏天都不要吃,特別是中老年人。

2二不吃燥熱,慢病少復發

患慢性病者食用燥熱食物,會導致病情加重。

燥熱的食物是什么呢?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熱性的:比如羊肉、榴蓮、胡椒、姜片等,另一方面是烹飪方法是熱性的:煎、炸、烤。

夏季本身氣溫高,還食用這些熱性食物,會使人燥不能忍,還會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癥。對一些慢性病人,還會引起便秘、痔瘡、腸脹氣、尿少、尿痛、腎痛等,吃太多還會引起口角炎、咽炎、結膜炎、痱子、中暑等。所以夏季要遠離這些燥熱的東西。

如果想出汗,應該通過運動出汗,而不應該通過辛辣食物出汗。

3三不吃肥膩,遠離淤堵和腫瘤

中醫的肥甘厚膩之品,屬于甜味、油膩性食物。從臨床研究來看,甘味食物即淀粉類、糖類食物,攝入過量易導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能促發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腫瘤屬于積證的范疇,《內經》認為,積證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滯,而肥厚飲食,容易助濕生痰,無疑會加重這些病理產物的凝聚。

小滿起居養生

暑熱難耐,很多人便開始過上了“寒涼”生活,殊不知這些習慣會招惹來濕氣,讓原來容易被濕邪入侵的身體“濕上加濕”,而招致疾病,特別是孩子,所以小滿后,一定要注意“未病先防”,杜絕四大“加濕”壞習慣。

“未病先防”四禁忌

1睡覺莫貪涼,小心皮膚病纏上身

夏天雖溫度高,但空氣溶解水蒸氣的能力更強,所以濕度還是比較高,再加上雨水多,加劇了天氣的潮濕悶熱。

此時,若貪涼臥睡,易致寒濕邪氣停留肌膚,郁而化熱,易引起風疹、濕疹、足癬等皮膚疾病;駐留關節,還容易引發各類風濕性疾病。

因此,除了睡覺不能貪涼,還要注意勤換洗曝曬被褥和貼身衣物,少吃辛辣肥膩、生濕助濕的食物,防止病邪侵害。

2飲食莫貪冷,小心腸胃病纏上身

小滿小滿,人體陽氣還不滿,若不注意飲食,讓肝臟受寒,到了秋天就易犯咳嗽。

一定要保持身體溫暖環境,不宜吃過多涼食,易出現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切忌貪一時之快而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3穿衣莫貪涼,小心免疫力下降

“小滿小滿、江滿河滿”,小滿之后氣溫升高,雨水也增多,早晚仍較涼,晝夜溫差較大,建議適度保暖,呵護好脾胃陽氣,將有助于健康度過整個夏季。

著裝以純棉質地和淺色衣服為佳,既可防止吸熱過多,又可通風透氣,避免濕氣郁積;在空調房午睡也要注意適時添衣,避免著涼受寒,若不慎受濕寒,可通過運動或熱水澡將濕邪祛除。

4運動莫劇烈,小心陽氣損傷

多出汗適當地鍛煉,有利體內汗液排出,幫助祛除體內濕氣。但劇烈運動,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

因此,小滿后的運動不宜過于激烈,最好在清晨和下午,以散步、慢跑等為主,鍛煉時間也不宜過長,讓鍛煉真正成為提高免疫力的好幫手。

小滿情志養生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養生之要當以平和心態,適應氣溫變化,心靜自然涼。

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后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

小滿運動養生

不少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由于夏天出汗多就懶于運動了。其實夏日仍需維持適量的運動,但要注意不應在陽光下運動。同時,由于夏天運動出汗量更大,對排毒有好處,但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出汗過多導致血黏度升高。

此時可多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如下棋、書法、釣魚等怡養性情,同時也可在清晨參加體育鍛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

飯后一小時再運動,不宜做過于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同時,夏季一定要多飲水,及時補充水分,排除毒素,減輕心臟負擔。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部分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道醫問診咨詢,請添加微信號:daojiaox

⊙投稿合作:89928269@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文章精選

?結緣《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抄經本,以心印道,感應上圣,資助道力!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結緣道醫秘制端午中藥香囊+端午辟邪符,祛邪除濕、香體除穢?。〝盗坑邢?,先到先得)

?補藥一堆不如芝麻一把,黑芝麻的九大好處,很少有人知道!

?玄學課堂,妙真法派風水術,網絡授課班招生啟告!

?手上青筋越多,說明身體越......尤其是女性一定要看!

?熊繼柏,糾正中醫人的幾個錯誤觀念!

?每天學一味中藥,巴戟天!

?治胃痛,你是自己最好的醫生?。▋雀街委熚竿粗谐伤幹改希?/p>

?每天學一味中藥,紫菀!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yangshengshiliao/view-17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