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能辨五味,又是發音的重要器官,它的功能與心有密切關系。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即舌是心的外在表現,心的虛實和病變,常可從舌質上反映出來。
中醫診斷常常會看舌,因為舌面無表皮覆蓋,血管又極其豐富,從舌質的色澤可以看出氣血的運行并判斷心臟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潤,柔軟靈敏,語言流利;心的陽氣不足,則舌質淡白胖嫩;心的陰血不足,則舌質紅絳瘦癟;心火上炎,則舌尖紅,甚至糜爛;心血瘀阻,則舌質紫暗或有瘀斑;心神失常,則舌體強硬,語言障礙等。
此外, 中醫認為舌面分為四個區域,與五臟六腑相對應:舌尖區屬心、肺,舌中部屬脾、胃,舌根區屬腎,舌的兩邊屬肝、膽,所以舌面具體部位的病變,也可在其他臟腑上考慮病因。總而言之,舌就是反映五臟六腑狀況的一面鏡子。古人將舌診專著取名《金鏡錄》、《舌鑒》,可謂一語道破真諦。
因為舌神經是從大腦出發,與舌頭相連,所以經常活動舌頭對身體大有裨益,可常做以下舌頭操:1.每天早晨洗漱后對著鏡子,舌頭伸出與縮進,各做10次,然后舌頭在嘴外向左右各擺動5次;2.坐在椅子上,雙手十指張開,放在膝蓋上,上半身稍微前傾。首先,由鼻孔吸氣,接著嘴巴大大地張開,舌頭伸出并且呼氣,同時睜大雙眼,平視前方,反復3~5次;3.嘴巴張開,舌頭緩慢地伸出,停留2~3秒,反復5次;4.然后頭部上仰,下巴伸展,嘴巴大大地張開,伸出舌頭,停留2~3秒鐘,反復5次。此法能夠加強臟腑功能,起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的作用。
愛心護腦 遠離“傷心榜單”
國際學術雜志《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首次對導致心臟病發作的“最后一根稻草”做了排名。讓我們看看這份 “傷心榜單”。
第一位:在鬧市騎車
主要原因是空氣污染,其中騎車上班者危險最大。因為這些人吸入的尾氣最多、“受污染”最嚴重,還要耗費一定體力踩踏自行車,容易引發供血不足。擁堵的交通很容易讓人緊張、焦慮,也容易引發血壓升高。
第二位:用力解大便
解干大便、搬桶裝水這些突發動作,讓人從靜態中突然發力,瞬間內血壓迅速升高,心臟承受的壓力也會隨之劇增。此外,血壓不穩時,血管斑塊的活動性就會增加,容易脫落。
第三位:大量喝酒或咖啡
適量的酒精和咖啡能產生抗氧化物質,保護心臟,但過量飲用弊大于利。因為酒精和咖啡能讓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扣動心臟病發作的扳機。如果長期酗酒,會破壞心肌,久而久之導致心臟衰竭。
第四位:心情抑郁
壞情緒是心臟大敵,而抑郁首當其沖。心臟得不到休息,使得血壓、心率都會升高,對心臟健康非常不好。建議有了困難多和家人、朋友溝通,避免發怒、大悲大喜,控制好情緒。
第五位:暴飲暴食
一頓飽餐很容易就誘發了心梗、腦梗,因此不要輕易放縱自己的食欲。平時吃飯最好七八成飽,并且營養要均衡。
第六位:縱欲過度
適度、愉悅的性生活會讓人心情舒暢,但放縱的性欲會讓心臟衰竭。有冠心病的人最好不用偉哥。
第七位:吸食毒品
吸食可卡因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3倍。
第八位:吸煙或被動吸煙
吸煙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是常人的3倍;戒煙15年后,各種風險和不抽煙的人一樣。
第九位:吃得太咸、太甜
吃鹽多不僅可以升高血壓,同時還能使血漿膽固醇升高,加快動脈粥樣硬化。飲食中含大量甜飲料或愛吃甜食的孩子,成年后心臟病危險會大大增加。
第十位:久坐不動
越來越多的“宅男宅女”和辦公室“久坐族”,在享受“坐”得舒坦的同時,還要防止“坐”以待病,甚至“坐”以待斃。因為久坐會導致新陳代謝的改變,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手臂內側三個護心穴
許多人年過四十,上臂都有松弛的懸垂肌肉,左臂更明顯。捏揉起來猶如棉絮,手指一搓還有疙疙瘩瘩的脂肪顆粒,稍一用力疼痛難忍。這種情況其實是心臟供血不足、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補救方法很簡單,每天捏揉此處,能把松弛的肌肉捏實,心臟供血也會順暢,自然不再胸悶氣短。
手臂內側是手少陰心經的循行部位。心經起于心中,在體內和體表各有一段循行路線,體表是沿手臂內側后緣一直到小指。心經與心血管病直接相關,主治心、胸、神志方面的疾病,以及上肢內側后緣疼痛、掌心熱等。心經經氣異常,會產生心痛、咽干、口渴、前臂厥冷、麻痛等癥。此外,心經還可安定神志、調節心理,治療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等神經和精神疾病。
疏理心經和檢測心功能的最佳時間是11點至13點。兩臂各捏揉5~10分鐘,重點按揉腕部四穴(神門、陰郄、通里、靈道)各5分鐘。長期堅持可輔助調理心慌氣短、胸滿憋痛、失眠乏力、冠心病、高血壓等癥。心經上還有三個代表穴位需重點講述。
掐按神門助眠防老癡。
情志不暢會影響睡眠。神門為心經之原穴,即安定心神的門戶。臨睡前點按此穴有助產生困意,調節睡眠障礙,平時經常揉按還可防治老年癡呆。神門穴還有一個很好的作用是治療暈車。神門穴位置很深,需用大拇指的指節內側用力掐按才能達到一定刺激量,產生治療效果。
彈撥極泉測心功能。
極泉位于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它不僅可以調節心律,治療兩肋疼痛,還是檢測心血管健康的要穴。檢測手法是用拇指點按極泉,然后撥動它,撥動時會觸及很多“小筋”,并產生向手指傳導的發麻感。若麻感明顯,說明心經通暢,心血管功能正常;若撥動時只痛不麻也不傳導,證明心血管有淤阻;若不痛也不麻,說明心血管系統供血不足。
心痛疲勞按通里。
心動過緩的人群大多在通里穴(小指一側的腕橫紋向上1橫指處)有壓痛、結節等陽性反應點。捏拿此穴36次為一遍,捏拿3~5遍,可舒心安神。上班族工作疲憊時,兩手握拳,將手腕內側放在桌子邊緣上,從通里穴向手肘方向推,重復30~50次,既可休息大腦,還可疏通心經。
以上內容摘自網絡,謹對原作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