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友,藥不能隨意停!一文了解高血壓用

高血壓病友,藥不能隨意停!一文了解高血壓用藥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也是一種終生疾病,患有高血壓之后,需要長期服藥降壓藥物,如果停藥很容易導致血壓波動不穩定。因此,確診高血壓后,一定要把血壓降低至目標水平,堅持終身用藥,為什么說高血壓用藥不能停呢?下面分享一幅漫畫,供大家參考。

雖然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健康,但是人們對于高血壓的認識仍然存在很多誤區和問題。很多高血壓患者在藥物治療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比如感覺藥物無效或者血壓降至正常,擅自停藥。大多數高血壓的發病因素不能去除,一旦高血壓形成,往往難以去除,必須用藥控制。

因為降壓藥是降壓的,降壓機制就是讓你血壓下降的,不代表可以治愈高血壓,所以你一停藥血壓就上去。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也是一種終生疾病,如果停藥很容易導致病情反復。確診高血壓后,為了把血壓降到目標水平,堅持終身用藥很有必要。堅持服藥,不僅能使血壓穩定在理想水平,還可以保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不受損害。而間斷服藥或者頻繁換藥,會加劇血壓波動,還會加重靶器官損害。

高血壓停藥后會怎樣?服用一段時間之后血壓恢復正常開始停藥的前幾天,血壓波動可能不是很大,是因為剛開始停藥體內還有藥物殘留血壓不致很快上升,一旦體內藥物消耗完畢血壓還是會上升的,血壓得不到很好控制會有后來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

溫馨提示: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如果是繼發性的就積極治療繼發因素就行了,繼發因素去除高血壓也就去除了,如果是原發的就要長期服藥,注意生活方式了。切不可隨意停藥。

高血壓

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可導致心、腦、腎及周圍血管、眼底等靶器官病理損害并致功能障礙的常見心血管疾病。

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高血壓

約占高血壓患者的95%

又稱高血壓病,與遺傳、環境有關。

繼發性高血壓

另5%繼發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腎動脈狹窄等疾病。

臨床表現及并發癥一般癥狀

多見于中老年人。常見癥狀有頭痛、頭暈、心悸;如發生高血壓的嚴重并發癥即靶器官功能性損害或器質性損害,則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并發癥

1.心臟

高血壓性心臟病主要與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荷,引起左心室肥厚,繼而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和反復心力衰竭發作有關。患者可有心悸、勞力性呼吸困難,嚴重者可發生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咯粉紅色泡沫樣痰等表現。

2.腎臟

早期無癥狀。伴隨病情進展,可出現夜尿增多及尿液檢查異常(蛋白尿、管型、紅細胞)。發生慢性腎衰竭的患者可出現厭食、少尿;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代謝性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3.腦

高血壓可致腦部小動脈痙攣,出現頭痛、頭脹、眼花、耳鳴、健忘、失眠、乏力等癥狀。當血壓突然顯著升高時可產生高血壓腦病,出現劇烈頭痛、嘔吐、視力減退、抽搐、昏迷等顱內高壓癥狀。高血壓腦部主要并發癥是卒中(腦出血和腦梗死)。腦出血常在血壓明顯升高、波動、情緒激動、排便、用力等情況下發生。

4.視網膜

視網膜病變是常見高血壓并發癥,臨床常見眼底出血、滲出和視乳頭水腫等情況。

5.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引起冠心病、腦血栓等。治療目標

一般主張血壓控制目標值應<140/90mmHg。

對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力衰竭或病情穩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盡管近期一些指導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130/80mmHg,但缺乏臨床獲益證據,所以仍建議這些人群的血壓控制目標為140/90mmHg。

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建議控制在<150/90mmHg;老年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收縮壓控制于150mmHg以下,如果能夠耐受可降至140mmHg以下。

藥物治療

降壓藥物應用基本原則

(1)小劑量 初始治療時通常應采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根據需要逐步增加劑量。

(2)優先選擇長效制劑 盡可能使用每天給藥1次而有持續24小時降壓作用的長效藥物,從而有效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

(3)聯合用藥可增加降壓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應,在低劑量單藥治療效果不滿意時,可以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降壓藥物聯合治療。

(4)個體化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藥物有效性和耐受性,兼顧患者經濟條件及個人意愿,選擇適合患者的降壓藥物。

降壓藥物種類

常用降壓藥物可歸納為五大類:

即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藥圈

在降壓藥發展歷史中還有一些藥物:

外周交感神經遞質再攝取抑制劑,例如利血平;

中樞α2受體激動劑,例如可樂定;

外周α1受體阻斷劑,例如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嗉,

曾多年用于臨床并有一定的降壓療效,但因不良反應較多,目前不主張單獨使用,但可用于復方制劑或聯合治療。

1

鈣通道阻滯劑

以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為基礎的降壓治療方案可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腦卒中風險。此類藥物可與其他4類藥聯合應用,尤其適用于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穩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或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周圍血管病患者。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經激活導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紅、腳踝部水腫、牙齦增生等。

臨床上常用的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主要包括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兩種藥物,也可用于降壓治療,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抑制心臟收縮功能和傳導功能,有時也會出現牙齦增生。2~3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力衰竭患者禁止使用。

2

ACEI

此類藥物對于高血壓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護和心血管終點事件預防作用。最常見不良反應為持續性干咳,多見于用藥初期,癥狀較輕者可堅持服藥,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其他不良反應有低血壓、皮疹,偶見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味覺障礙。ACEI及ARB類藥物與保鉀利尿劑、補鉀劑、含鉀替代鹽合用及有腎功能損害者,可能出現高鉀血癥。長期應用有可能導致血鉀升高,應定期監測血鉀和血肌酐水平。禁忌證為雙側腎動脈狹窄、高鉀血癥及妊娠婦女。

3

ARB

對于高血壓患者同樣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護和心血管終點事件預防作用。ARB的適應證同ACEI,也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長期應用可升高血鉀,應注意監測血鉀及肌酐水平變化。禁忌證也同ACEI。

4

利尿劑

通過利鈉排水、降低高血容量負荷發揮降壓作用。用于控制血壓的利尿劑主要是噻嗪類利尿劑,在我國常用氫氯噻嗪和吲達帕胺。吲達帕胺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再發危險。此類藥物尤其適用于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藥物之一。噻嗪類利尿劑可引起低血鉀,長期應用者應定期監測血鉀,并適量補鉀。痛風者禁用;高尿酸血癥、明顯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后者如需使用利尿劑,應使用袢利尿劑,如呋塞米等。

保鉀利尿劑如阿米洛利、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如螺內酯等有時也可用于控制血壓。在利鈉排水的同時不增加鉀的排出,在與其他具有保鉀作用的降壓藥如ACEI或ARB合用時需注意發生高鉀血癥的危險。螺內酯長期應用有可能導致男性乳房發育等不良反應。

5

β-受體阻斷劑

主要通過抑制過度激活的交感神經活性、抑制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發揮降壓作用。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對β1受體有較高選擇性,因阻斷β2受體而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少,既可降低血壓,也可保護靶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β受體阻斷劑尤其適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絞痛、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經活性增髙以及高動力狀態的髙血壓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疲乏、肢體冷感、激動不安、胃腸不適等,還可能影響糖脂代謝。高度心臟傳導阻滯為禁忌證。非選擇性β受體阻斷劑禁用于哮喘患者。慢阻肺、運動員、周圍血管病或糖耐量異常者慎用;必要時也可慎重選用高選擇性β1受體阻斷劑。長期應用者突然停藥可發生反跳現象,即原有的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表現,較常見有血壓反跳性升高,伴頭痛、焦慮等,稱之為撤藥綜合征。

6

α-受體阻斷劑

不作為一般高血壓治療的首選藥,適用高血壓伴前列腺增生患者,也用于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開始用藥應在入睡前,以防直立性低血壓發生,使用中注意測量坐立位血壓,最好使用控釋制劑。直立性低血壓者禁用。心力衰竭者慎用。

3.降壓藥的聯合應用

已成為降壓治療的基本方法。許多高血壓患者,為了達到目標血壓水平需要應用≥2種降壓藥物。

(1)聯合用藥的適應證

Ⅱ級高血壓和(或)伴有多種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或臨床疾患的高危人群,往往初始治療即需要應用2種小劑量降壓藥物。

(2)聯合用藥的方法

兩種藥聯合時,降壓作用機制應具有互補性,具有相加的降壓作用,并可互相抵消或減輕不良反應。

1

ACEI或ARB加噻嗪類利尿劑

利尿劑的不良反應是激活RAAS,可造成一些不利于降低血壓的負面作用。而與ACEI或ARB合用則抵消此不利因素。ACEI和ARB由于可使血鉀水平略有上升,從而能防止噻嗪類利尿劑長期應用所致的低血鉀等不良反應。ARB或ACEI加噻嗪類利尿劑聯合治療有協同作用,有利于改善降壓效果。

2

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D-CCB)加ACEI或ARB

前者具有直接擴張動脈的作用,后者通過阻斷RAAS,既擴張動脈,又擴張靜脈,故兩藥有協同降壓作用。D-CCB常見產生的踝部水腫可被ACEI或ARB消除。

3

鈣通道阻滯劑加噻噻類利尿劑

D-CCB加噻嗪類利尿劑治療,可降低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發生風險。

4

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加β受體阻滯劑

前者具有的擴張血管和輕度增加心率的作用,正好抵消β受體阻滯劑的縮血管及減慢心率的作用。兩藥聯合可使不良反應減輕。

1.我國臨床主要推薦應用的優化聯合治療方案是

D-CCB加ARB;

D-CCB加ACEI;

ARB加噻嗉類利尿劑;

ACEI加噻嗪類利尿劑;

D-CCB加噻嗪類利尿劑;

D-CCB加β受體阻斷劑。

2.次要推薦使用的可接受聯合治療方案是

利尿劑加β受體阻斷劑;

受體阻斷劑加β-受體阻斷劑;

D-CCB加保鉀利保劑;

噻嗪類利尿劑加保鉀利尿劑。

3.不常規推薦的但必要時可慎用的聯合治療方案是

ACEI加β受體阻斷劑;

ARB加β受體阻斷劑;

中樞作用藥加β受體阻斷劑。

5

三藥聯合的方案

在上述各種兩藥聯合方式中加上另一種降壓藥物便構成三藥聯合方案,其中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ACEI(或ARB)+噻嗪類利尿劑組成的聯合方案最為常用。

6

四藥聯合的方案

主要適用于難冶性高血壓患者,可以在上述三藥聯合基礎上加用第四種藥物如β受體阻斷劑、螺內酯、可樂定或α受體阻斷劑等。

特殊人群降壓治療老年人

我國6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49%。特點是收縮壓增高,舒張壓下降,脈壓增大;血壓波動性大,容易出現直立性低血壓及餐后低血壓;血壓晝夜節律異常,白大衣髙血壓和假性高血壓相對常見。降壓目標值: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降至150/90mmHg以下。強調收縮壓達標。注意事項:過低血壓會引起頭暈、跌倒等問題。在能耐受降壓治療前提下,逐步降壓達標,應避免過快降壓。用藥:CCB、ACEI、ARB、利尿劑或β受體阻斷劑都可以考慮選用。

兒童青少年

原發性高血壓表現為輕、中度血壓升高,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與肥胖密切相關,近一半兒童高血壓患者可發展為成人高血壓。血壓明顯升高者多為繼發性高血壓,腎性高血壓是首位病因。絕大多數兒童與青少年高血壓患者通過非藥物治療即可達到血壓控制目標。ACEI或ARB和CCB通常作為首選的兒科抗高血壓藥物,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和α受體阻斷劑因為不良反應的限制多用于兒童青少年嚴重高血壓患者的聯合用藥。

妊娠高血壓

非藥物措施(限鹽、富鉀飲食、適當活動、情緒放松)是妊娠合并高血壓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應作為藥物治療的基礎。在接受非藥物治療措施以后,血壓≥150/100mmHg時應開始藥物治療,治療目標是將血壓控制在130~140/80~90mmHg。常用的降壓藥物有硫酸鎂、甲基多巴、拉貝洛爾、美托洛爾、氫氯噻嗪及硝苯地平;硫酸鎂是治療嚴重先兆子癇的首選藥物。妊娠期間禁用ACEI或ARB。

高血壓合并其他疾病

合并腦血管病者,降壓治療的目的是減少腦卒中再發。

對老年患者、雙側或顱內動脈嚴重狹窄者及嚴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應該慎重進行降壓治療,降壓過程應該緩慢、平穩,最好不減少腦血流量。

對于合并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首先考慮選擇ACEI或ARB和β受體阻滯劑,降壓目標值為<130/80mmHg。

慢性腎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壓者,降壓治療的目的主要是延緩腎功能惡化,預防心、腦血管病發生。ACEI或ARB在腎功能不全早、中期能延緩腎功能惡化,病情晚期有可能反而使腎功能惡化。

2型糖尿病往往較早就與高血壓并存,往往同時還伴有肥胖和血脂代謝紊亂,屬于心血管疾病高危群體。ACEI或ARB能有效減輕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可作為首選,降壓目標為<130/80mmHg。

對于伴同型半胱氨酸血升高的高血壓者(H型高血壓),需同時考慮控制血壓和同型單胱氨酸血水平,適量補充葉酸與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可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患者教育

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和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體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減少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病的發病危險。1.控制體重將BMI盡可能控制在<24kg/m2;體重降低對于血壓管理、改善胰島素抵抗、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2.限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g。

3.補充鉀鹽每日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4.減少脂肪攝入減少食用油攝入(<25g/d),鼓勵攝入單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等),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動物內臟。

5.戒煙少酒。

6.增加運動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和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調節適應能力,穩定血壓水平。

7.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態平衡。

8.抗高血壓藥物可以控制但不能治愈高血壓,必須堅持長期治療來控制血壓及預防其對身體多個系統的損害。

9.在沒有醫生建議的情況下,不能隨意開始或停止服藥或改變劑量。

10.高血壓患者出現胸悶、氣短、運動耐力下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11.新加用降壓藥物的患者若出現相應不良反應(如面部潮紅、腳踝水腫、高鉀血癥、干咳等)且不能耐受時,應及時就醫換藥。

來源:國家執業藥師考試指南、鳶都之心

一附院內分泌科診療特色

一附院內分泌科團隊與好大夫在線聯合推出

內分泌代謝疾病網上診室服務!

當可怕的糖尿病、甲減、甲亢、甲狀腺結節來臨的時候,您是否彷徨無措?您和您的家人是否準備好迎接另一個需要長期治療的您了嗎?當需要復診時,掛不到專家號,血糖忽高忽低,甲功不正常,怎么辦?別怕!當工作忙,不好請假,好容易開車到了醫院附近,卻遇上大堵車,進到醫院醫生已經下班,怎么辦?醫院候診排隊時間太長,工作太忙沒時間復診,怎么辦?別怕!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席卷了全中國,現在更是在全球肆虐,為了控制疫情的擴散,想去又不敢去醫院,怎么辦?別怕!當工作忙,沒時間,路途遙遠,讓你無法到醫院和醫生面對面就診,怎么辦?別怕!當所有醫生都告訴你“管住嘴,邁開腿”,究竟怎么管?如何邁?你還是無所適從的時候,怎么辦?別怕!當每天為了測血糖扎手指扎到心酸的時候,當胰島素注射困擾你的正常生活的時候,當你懷孕的時候,當你需要就業的時候,當你打算旅行的時候,當你身體遭遇到其他疾病狀態的時候,當很多你無法掌控的狀況出現的時候,怎么辦?當醫生都告訴你甲亢有三種治療方法,你卻糾結拿不定主意,回家想和醫生溝通一下,卻沒有醫生的聯系電話,又不認識醫生,怎么辦?別怕!別怕!

一附院內分泌科團隊與好大夫在線聯合推出

內分泌代謝疾病網上診室服務!

長按或掃描下面圖片中的二維碼,關注好大夫在線網上診室公眾號,加入一附院內分泌科任衛東醫生的醫師團隊,有專業的一附院內分泌科醫護人員為您一一解答疑難,并為您量身定制診療方案。首次進入免費體驗,后期按照平臺服務標準付費。

任衛東,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內分泌科主任擅長病癥:甲亢、甲減、糖尿病、亞甲炎、慢甲炎(橋本病)、甲狀腺結節、孕產期的甲功異常和血糖異常。甲狀腺癌術后隨診,肥胖、高血糖,低血糖,高尿酸和痛風、高血脂,高血壓、低血鉀、腎上腺增粗或占位、中心性肥胖、多毛、皮膚紫紋,低血鈉,低血鈣,高血鈣。發現垂體瘤、泌乳、月經稀發、閉經、不孕不育、性功能減退、肢端肥大、視野缺損、頭疼等。彎腰駝背、身高變矮、反復自發骨折,反復尿路結石,手腳抽筋等。兒童身高低于同齡兒童、每年身高增長不足5cm,女孩8歲前乳房發育,10歲前出現月經;男孩9歲前出現變聲、陰毛、長胡須等。學習教育經歷:1998年于河北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內分泌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1999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42分(張家口第一名,河北省第二名)獲得執業醫師資格,2004年在于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進修1年,2012年晉升主任醫師,2017年獲得河北省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社會兼職:現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基層學組委員;河北省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常務委員;張家口市醫學會內分泌代謝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河北省急救醫學會內分泌專委會常務委員;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防治專委會常務委員;論文著作:擔任《糖尿病的診療與自我康復》《現代臨床糖尿病學》主編;在SCI雜志、國家級核心期刊、省級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包括《J.Clin.Biochem .Nutr》、《中華內科雜志》《中國病理生理雜志》《中國婦幼保健》《臨床與實驗病理學》《中國動脈硬化雜志》《中國臨床研究》《家庭醫藥》、《臨床薈萃》《山東醫藥》《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等;獲張家口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北省科技成果7項。社會公益:2014年7月9日帶領科室團隊創辦“一附院內分泌科”微信公眾號,致力于內分泌代謝疾病的健康知識科普宣傳,目前關注人數達7萬人,每日閱讀量近萬次。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團隊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

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他人有所幫助

可以轉發到朋友圈或轉給有需要的人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本

微信公眾號

內分泌科醫辦室:0313-8041519

無恒難以做醫生,做任何學問都要勤奮和持久,學醫尤需如此。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之處在于,一舉手一投足都接觸病人,醫術好些精些,隨時可以活人,醫術差些粗些,隨時可以害人。一個醫生,如果不刻苦學習,醫術上甘于粗疏,就是對病人的生命不負責任。當然,就是勤奮學習,也不等于就能萬全地解決疾病。但無怠于學,至少可以無愧于心。

聲明:凡注明來源的均屬轉載,轉載只限于分享專業知識和醫學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者不應無償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rwdlln@126.com,我們會及時改正或刪除,謝謝!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yangshengchangshi/view-182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