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最年輕的病例
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14歲!
刷新了東陽市人民醫院腦梗死患者最小年齡記錄
沒有高血壓,
沒有糖尿病,
沒有心臟基礎疾病,
不吸煙、不飲酒,
任誰也不會想到腦梗死
會和一個14歲的小屁孩掛上鉤!
上周一個暴雨夜,一名父親背著兒子火急火燎地來到東陽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男孩右側肢體已經完全無力,惡心嘔吐,意識不清,接近昏迷。經過檢查,醫生判定這個名叫小宇(化名)的男孩發生了急性腦梗,頸內動脈后的血管幾乎全部堵塞。
腦梗死,也就是市民常說的“中風”,發病率近年來一直在攀升,成人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已經很成熟,但發生在十幾歲的孩子身上,醫生還是感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是先天性腦血管狹窄,還是反常性腦栓塞?孩子的發病機制并不十分明確,醫生只有在術前做更充分而精密的準備,才可以盡可能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幸運的是,醫生在術中探查發現,小宇腦血管內的血液雖然非常粘稠,處在難以流動的凝膠狀態,但沒有發現腦血管發育異常等情況。通過抽吸粘稠的血液,打入溶栓藥物,小宇淤堵的腦血管終于得到疏通。次日,小宇就恢復了清晰意識。目前,小宇正在逐漸恢復語言能力,右側肌力也已經開始改善,可以在家人的攙扶下緩慢行走。
小宇腦血管造影(1)
小宇腦血管造影(2)
小宇腦血管造影(3)
小宇腦血管造影(4)
小宇是東陽市人民醫院接診過的年齡最小的腦梗死患者。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嚴重的腦梗,所有醫護人員都想知道。
小宇的父親說,他平時一個人帶小宇,經歷多次轉校后,小宇的朋友很少。放暑假更是一個人悶在家,除了躺著玩玩手機,鮮有其他活動。小宇還很少喝水,父親提到一個細節,兒子吃水餃,連湯都不愿意喝。幾天前,小宇一直說頭疼,父親沒在意。病發當天,他從工地下班回家,看到小宇倒在地上,右邊手腳完全動不了,這才慌了。
東陽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李文臣說,長時間臥床玩手機,缺少運動,再加上水分攝入量過少,極有可能是導致小宇腦梗死的病因。
“一般我們認為中風多是由血管病變造成,而隨著中風年輕化趨勢,還是建議要未雨綢繆,盡早做顱腦CTA、心電圖和心臟B超等方面的篩查,盡早完善相關診治,降低腦卒中風險。”
了解中風“120”,把握黃金搶救時間
? “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
? “2”代表“查兩只手臂是否有單側無力”;
? “0”代表“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最后,我還要想提醒大家,健康人生拒絕悲劇,請長按二維碼,關注三甲傳真,每天鎖定這里3分鐘,從閱讀一篇有溫度的醫學科普開始。
投稿郵箱:wq8302@sina.com
覺得好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