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醫學領域那么神奇,總有些病或病理的名字讓人產生奇妙的聯想,甚至看上去還以為是什么美味的創意料理:
卵巢巧克力囊腫、草莓舌、葡萄胎、爆米花細胞、漿果性動脈瘤,以及大家熟悉的糖尿病。
圖片來源:見水印
前面幾個病(病理)確實不常見,有誤解也算正常。可是對于糖尿病,這個目前在我國已有超過 1 億患病人數的常見慢性病,人們仍然有許多認知誤區存在。
比如會好奇糖尿病人的尿是不是甜滋滋的,這令糖尿病人哭笑不得。今天我們就說幾個入門級常見誤解,可別再鬧笑話了。
誤解一:名字里帶「糖」
那么尿一定甜滋滋的
要說「糖尿病」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674 年。一位重口的英國醫生 Thomas Willis 首次提出:一些 diabetes (多尿癥)患者的尿是甜的,應該根據尿甜不甜來把多尿癥患者分成兩類。(忍不住腦補這位醫生是如何得出結論的…)
圖片來源:giphy.com
到了 1776 年,另一位醫生 Matthew Dobson 發現,尿甜的多尿癥患者的尿液蒸發后可以得到糖,這個實驗第一次為糖尿病的命名找到了依據。
隨著類似的研究結果不斷產生,最終兩名英國醫生 William Cullen 和 Jhon Rollo 將此病正式命名為 diabetes mellitus,即糖尿病。
但是我們現在所說糖尿病的「糖」,是指血糖而非尿糖。尿糖只是血糖升高可能帶來的結果,且尿液中的葡萄糖,也要達到一定濃度,才能嘗出甜味。
而大部分糖尿病人,特別是正在接受正規控糖治療的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得好,尿液中也就檢測不出糖,尿液也自然不會是甜的。
圖片來源:giphy.com
總之,無論是糖尿病的診斷還是治療,查「血糖」才是最重要的,「尿糖」只能作為線索,并且尿是不是甜滋滋的,大部分時候不需要關注……
誤解二:少吃點糖吧
會得糖尿病的!
本著「病從口入」的道理,不少人用這種夸張的說法來嚇唬身邊愛吃甜食的親友。必須說明,糖尿病和愛吃糖沒必然聯系,就像和尿甜滋滋沒必然聯系一樣!
圖片來源:giphy.com
目前認為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吃甜食會不會引起糖尿病首先看先天條件。
如果本身就有糖尿病家族史,那就要小心了。沒有家族史的人,則要看你的年齡、體質指數、肥胖情況。
有些研究認為,吃甜食會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是因為愛吃甜食的人容易肥胖,或年紀變大胰島功能已經下降。在校正了這些因素后,目前尚不能肯定甜食與糖尿病發病情況的關系。
圖片來源:giphy.com
有些研究甚至發現,嬰幼兒時期進食甜食可以「鍛煉」胰島功能,減少糖尿病發病情況(不過不要因為這個就讓寶寶放肆吃糖)。所以下次再想制止那些嗜甜食如命的朋友,長蟲牙的說法比得糖尿病要靠譜多了。
誤解三:糖尿病情深似海
從此「水果」是路人
水果一向以含糖量高著稱,自然成了糖尿病的天敵,這通順的邏輯別說一般人會這么認為,有些糖尿病患者也因此談水果色變。以致于就算親友買了水果,他們也只敢眼巴巴望著,默默地咽口水。
圖片來源:giphy.com
其實糖尿病人并非此生告別水果了。在《中國 2 型糖尿病膳食指南》里并沒有說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禁止食用水果,反而推薦兩餐之間選用適量水果作為加餐。有研究表明,攝入新鮮水果較多的人群, 2 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死亡風險以及發生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癥的風險明顯下降。
那么問題來了,哪些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呢?要選擇低 GI 水果,如櫻桃、柚子、桃、杏等。且是要在血糖穩定、達標的前提下作為加餐食用,千萬不能貪嘴多吃!
圖片來源:giphy.com
但是像西瓜、葡萄、香蕉、橘子、菠蘿這些高 GI 水果,還有其他甜食如糖果、含糖飲料、糕點,就還是徹底說拜拜吧。
誤區四:將希望全寄托在醫生身上
醫生表示壓力山大
絕大部分 2 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時,會選擇住院監測血糖,請醫生制定一系列控糖方法,然后出院回家就按照這些方法執行。覺得只有在醫院聽醫生的話,才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方法。其實這種想法是存在問題的。
圖片來源:giphy.com
血糖是一個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指標,在醫院的飲食條件和作息時間是與在家里完全不一樣的,指望在醫院調好控糖方案然后回家按部就班地執行就可以了,這未免有點太過天真。
對于高血糖患者來說,更重要的是要養成在家規律監測血糖、記錄血糖情況的習慣,并定期與社區醫生溝通調整控糖方案。并逐步通過改善飲食習慣、適量運動,將空腹血糖控制在 4.4~7.0 mmol/L 之間,餐后血糖控制在 10 mmol/L 以內。
圖片來源:giphy.com
既然糖尿病是終生相伴不可逆的,那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如何與它「和平共處」。治療、控制糖尿病,大部分的時間精力更該花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上,只有在診治糖尿病并發癥時才需要到綜合醫院就診。
而與糖尿病的日常相處中,有一點很關鍵——要有一個精準、易讀數的家用血糖儀,協助你監測、記錄血糖的狀況。
-廣告-
優安進血糖儀就是這樣一個值得被糖尿病患者選擇的好伙伴,它有兩大優秀的特質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圖片來源:品牌提供
支持二次加樣
省錢!省錢!省錢!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儀一臺可以用很久,但是試紙是消耗品啊!每天都要用一張不說,萬一一下子采血量不足,又得再拿一張試紙重來一遍。這每天測的哪是血糖,是真金白銀…扎手指的一刻,疼在身上,也疼在心上。
圖片來源:品牌提供
但是優安進血糖儀支持試紙的「二次加樣」,簡單講就是在第一次采血不充分的情況下,可以在 60 秒內重復利用試紙條。有助于避免二次采血和試紙條的浪費,從而節省了成本。
創新設計三色指示燈
像紅綠燈一樣好懂的血糖儀
雖然目前的血糖儀在讀數方面已經做到盡可能的大大大了,但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還是對數值表示困惑。不是看不清,是看不懂啊。怎樣的數值是健康的范圍,怎樣是超標了,這對老年人來說的確不太友好。
優安進血糖儀創新設計了三色目標指示燈,讓用戶在不看屏幕的情況下,也可以簡單地確定自己的血糖狀況。
圖片來源:品牌提供
當血糖指數處于目標范圍時,指示燈顯示為綠色;
當血糖指數高于目標范圍時,指示燈則顯示為黃色;
當血糖指數低于目標范圍時,指示燈則顯示為紅色。
說白了,只要會認紅綠燈,就能輕松上手優安進血糖儀。
四重保障確保讀數精準性
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保駕護航
優安進血糖儀是專注于糖尿病管理的品牌——健臻的產品,可信賴度高。
而四重保障確保了其讀數的精準性。根據糖尿病技術協會第 15 屆年度會議公開的數據顯示,在實驗室和臨床環境中,該系統 95% 的結果處于實驗室參考值的 ± 0.47 mmol/L 或 ± 8.5% 范圍內,符合 ISO15197 : 2013 標準的準確度要求。
圖片來源:品牌提供
這一實驗結果從專業性角度證實了優安進血糖儀的準確度,幫助糖尿病患者實現更高效的自我疾病管理。定期、準確地監測血糖,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與控制,從而更好地與糖尿病和平共處,讓生活也能有滋有味。
健臻優安進血糖儀全新上市
呵護您和家人的健康。
復制淘口令,(紫色部分全復制)打開手機淘寶 APP 即可
¥hT6jYd18zyB¥
— 參考文獻 —
[1] Kalyani,Rita R.,Herman, William H.,Petersen, Matthew.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Diabetes-2017. Diabetes Care 2017;40(Suppl. 1):S1-S135 RESPONSE[J].Diabetescare,2017,40(7):E94-E95.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 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13)[J]. 糖尿病臨床, 2016,10(7):289-307.DOI:10.3969/j.issn.1672-7851.2016.07.002.
[3] 廖二元.(2012). 內分泌代謝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4] 谷曉陽, 甄橙. (2015). 從多尿到糖尿: 糖尿病命名的歷史. 生物學通報, 50(12), 55-58.
[5] 遲學彭,于冬梅,琚臘紅, 等.兒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現況及變化趨勢研究[J].當代醫學,2019,25(11):190-193.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9.11.087.
[6] 符健,韓耀風,王萌, 等.中國居民2型糖尿病危險因素Meta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6):1303-1307.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8.06.011.
封面圖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于躍
責編:Ssan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京東店鋪
血糖監控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