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滿
苦菜秀;
靡草死;
麥秋至。
小滿(2019年5月21日)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過后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加。此時節,作物茂盛生長漸至成熟,需要豐沛的水分。與之相類似的,人體此時也進入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
小滿時節的養生重點在于“滋”,開源、節流、導勢,以保持人體水分充足、代謝良好,機體得以滋養。
1開其源
小滿開始各地多炎熱天氣,人體水分消耗較多,多種微量元素也隨汗水排出,單純靠喝水不足以彌補機體需求,因此要選擇多元的補水方法。俗語說“小滿見三鮮”,三鮮指“黃瓜、蒜薹、櫻桃”。應季果蔬富含維生素和礦物元素,不僅能補充人體的水分還可補充微量元素。需要注意的是,果蔬一定要“鮮”,久放則營養成分流失大半。
2 節其流
平素胃腸有積熱,比如經常便秘、反復口腔潰瘍的人群,水分消耗更多,小滿時節更容易疲勞甚至加重宿疾。要想節流減少水分消耗,就得吃些“苦”頭。不妨適量吃些具有清熱、通便、開胃作用的苦味蔬菜,如苦菜、苦瓜、萵筍等?!靶M時節苦菜秀”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3導其勢
小滿前后天氣炎熱、濕氣漸重,素有脾胃虛寒的人群耐不住炎熱而貪涼食冷,就容易出現暑濕外感。中醫認為生姜能溫中散寒驅濕,建議這類人在飲食中注意適當吃些生姜。其次,常按揉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橫指處)與豐隆穴(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處),也有利于人體水分的運行和排泄。
推薦幾款粥湯
開啟夏季養生旅程
養脾祛濕湯
通常來說,脾胃虛弱的人大多消化不好。而在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湯是既富于營養又最易消化的一種。因此養生湯不但做法簡單,還有助于身體吸收。下面推薦三款養脾祛濕湯的具體做法,尤其適合小滿時節食用。
冬瓜老鴨湯
原料:冬瓜1000克、水鴨半只、豬瘦肉150克、薏米100克、陳皮1/4個、生姜3片、鹽適量。
做法:所有原料洗凈,冬瓜連皮連籽切厚塊;薏米、陳皮稍浸泡;水鴨去尾部、臟雜,切塊;所有原料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3000毫升左右,武火滾沸后改為文火煲1個半小時,下鹽便可食用。
功效:冬瓜清熱利水,水鴨養陰益氣清補,配以健脾利濕的薏米、醇香化氣的陳皮,合而為湯,美味無窮。
豬橫脷雞骨草湯
原料:豬橫脷1條,雞骨草30克左右,蜜棗2個,鹽適量
做法:豬橫脷切掉中間的白脂,清洗干凈,切成小件;雞骨草斬開成小段,撈洗幾次,洗干凈沙塵;把豬橫脷、雞骨草、蜜棗全部放進湯煲里,加入5~6碗清水,武火煮開后,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豬橫脷與雞骨草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濕、舒肝、健脾的功效。
鯽魚節瓜湯
原料:鯽魚500克,節瓜600克,鹽適量
做法:先將節瓜去皮洗凈切成厚塊,鯽魚去鱗及內臟,洗凈;起鍋煮水,水開后放入節瓜塊,用武火煲;起油鍋,將鯽魚放入鍋中煎至微黃再匯入節瓜湯中,加蓋,武火煮二十分鐘后轉為文火煲一小時左右,熄火下鹽即可。
功效:養脾祛濕,利水消腫。尤其適合產后瘦身的新媽咪。
防暑調理藥粥
李時珍認為,食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醫藥六書》曰:“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庇捎谒幹鄬先恕和?、脾胃功能虛弱者均適宜,古人也稱粥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綠豆粳米粥
綠豆60克,粳米100克。
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苦瓜菊花粥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苦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粳米和菊花洗凈,二者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水開后,將苦瓜塊、冰糖加入鍋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此粥可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于中暑煩渴、下痢等癥的輔助食療。忌同時食用濕燥、麻辣、厚膩的食物。
西瓜皮粥
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
將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調入白糖。
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薏米小豆粥
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
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同煮成粥。
能健脾滲濕、清熱消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藥粥對人體大有裨益,但由于不同的人體質各異,大家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食用。以上幾種藥粥,綠豆粥、西瓜粥偏涼性,慢性腹瀉及胃寒的人就不太適合食用,即使食用也一定要注意盡量減少攝入量。此外,月經期間的婦女也不宜食用偏涼性的藥粥,因為食用后容易造成月經量減少。
小滿節氣正值五月下旬,氣溫明顯增高,雨量增多所帶來的濕潤會讓人體內濕氣加重,如果貪涼臥睡很容易引發風疹、風濕疹、汗斑、濕疹、濕性皮膚病、足癬等6種皮膚疾病。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工作、睡眠,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所以小滿時節,我們更要加強預防,勤換衣服,穿著要盡量寬松、吸汗、透氣,以免濕氣郁積在皮膚,誘發皮膚病。
最后要提醒的是,夏季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這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扒榫w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于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會引發猝死。所以,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
看中醫 用好藥 就到山東世醫堂
關注“世醫堂”微信,獲取第一手專家坐診、養生保健、醫療資訊等。
專家青島坐診預約咨詢:
0532-85707878
專家濟南坐診預約咨詢:
0531-87508500
青島世醫堂市南中醫門診部:市南區萊蕪一路2號,乘1路、221路、225路車到觀象路站下車即可到達。
青島世醫堂市北中醫門診部:市北區長春路87號,乘219路、206路、322路,229路,211路,212路,307路,314路,32路車到和興路站下車即可到達。
青島世醫堂銀海中醫門診部:市南區東海中路30號,乘231路、232路、225路、317路、504路車到銀海游艇俱樂部下車即可到達。
青島世醫堂敦化路中醫門診部:市北區敦化路23號,乘19路,119路,211路,314路,322路,368路車到敦化路小學下車直行即可到達。
濟南世醫堂槐蔭中醫門診部:濟南市槐蔭區經七路631-8號(經七路緯九路交匯路口),乘102路,104路,125路,19路,205路,29路,76路,K96路,K92路車到經七路緯十二路站下車路北。
濟南世醫堂市中中醫門診部:濟南市市中區經十一路34-23號(山東高速大球館南門對面),乘32路,34路,42路,75路,K54路;西行省體育館南門站下車,東行新世界商城下車。
微博:@山東世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