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周轉率可以說是中國醫療資源不足以及行政過度干預醫療的一個產物。
周轉率不懂的話,想想飯店的“換桌率”就懂了。你懂的,不多解釋了。
更多相關建議:
周轉率管管理的重要考核項目,考核到醫院、科室、管床醫生。外科手術后一般三五天,內科會長一點,病情穩定后動員出院。有一次頸椎手術后通知出院,請求兩天后拆線再出院,護士解釋,后面好多人排隊等手術呢,你出院后下周一又要有人上手術臺了,周六周日做術前檢查,否則下周又出不了院了。至于檢查,是診治或手術的必須準備,不查凝血,不做心電國,醫生敢讓你麻醉上手術臺嗎,出意外誰負責。也不盡是每次手術都必須驗血,如做白內障手術,一般雙眼手術相隔一兩個月,醫院就有明確規定,三個月內可以用前次檢查資料。我想大多數醫生還是救死扶傷的,我們病人是否能多點感思的心情?
更多相關建議:
住院期間遇見一老人住院,頭暈,大概住了一個星期,病情好轉,家人及病人都要求出院(離的遠,兒女都是輪流請假照顧,不方便),醫生不同意,我問花多少錢了?答:9千多。我說:別急,2到3天肯定叫出院。第三天查完房護士通知:你家可以出院了。病人家屬問我:你怎么知道的?我說:結完帳告訴你。結帳花了1萬1千多,我說:明白了吧。
更多相關建議:
當地管醫保的規定的。要不醫保不給醫保錢。
更多相關建議:
在病人沒危險的情況下,(特別一般外科)把手術和檢查做完就可出院,一個是周轉騰床,讓下一位進來手術,而病號的大錢也拿下來了,再住不掙錢了。這樣既解決了床位,又掙了大錢。冷科病房就不一樣,動員你多住。
更多相關建議:
歸根結底如何炸病人的錢,不管好與不好,出了院再進來就重新檢查一遍!反正是病求醫,不是醫求病。
更多相關建議:
一個星期基本上要檢查的都檢查過了,也沒有什么可以檢查了,換句話說,醫院宰客的方法也基本用完了,所以,沒有什么大的問題就趕緊讓病人出院,等著下一批病人。
更多相關建議:
入院后要系統的檢查一遍,七天后必須出院。病情沒查清或沒痊愈,再住院,還要系統檢查一遍,注意!系統檢查價格不菲啊,所以這就是重復檢查,實際就是創收,我是這么理解的
更多相關建議:
一句話,一般病人進去7--14天,費用8~1.4萬就出院,因為你是一般病人可住院可不住院,這個時間夠你檢查了,檢查完了還能編你什么檢查呢?
要是住院時你說不舒服的地方越多檢查越多,一旦查出問題你就不是一般病人了!你就變成財神菩薩了!
更多相關建議:
為了創收,病沒好就讓你出院,回家不好再來,再全面給你檢查一遍,收費提成,名利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