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個法醫,就是出非正常死亡現場以及檢驗尸體的法醫。我大學本科學習的是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讀的是法醫病理,以前也看到過相關案例,這個問題還是我來回答吧,希望能給提問者答疑解惑。(對法醫學感興趣朋友請關注我,謝謝!)
我記得大學時候學習生理學時候,那時候就做過相關實驗,就是空氣栓塞實驗。當時老師是拿了一只大白兔,潔白的毛發,紅紅的眼睛,找了兩個同學把兔子固定住,然后就拿著那種大號的注射器,找到兔子耳朵的血管,然后針頭扎進去就往血管注射空氣,大概注射了兩管空氣。然后老師讓同學把兔子放開,剛開始兔子注射完空氣,根本沒有什么異常,還在緩慢移動,沒有多會只見兔子突然就靜止不動,然后就是猛烈的跳動,身體的抽搐,沒過一會兔子就沒了氣息,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就是兔子突出的紅眼睛。
為什么空氣栓塞會致死呢?這是因為血管中的空氣最后回流到右心室,空氣與血液的攪拌,形成泡沫血,留并占據右心室空間,嚴重阻礙靜脈回流和肺動脈輸出,使全身血液循環處于停頓狀態,最后就會導致死亡。
《中國法醫學雜志》2009年第24卷第6期曾經就報道過采用注射空氣自殺的案件,簡要案情如下:辛某,男,46歲。2008年8月20日11時,被發現死于某農場暫住地平房內。現場無明顯打斗痕跡,尸體旁邊有1個與打氣筒相連接的輸液針管,針管內有血,尸體下方有小片狀血跡。
尸檢時候(摘要)如下:腦實質血管可見數處串珠樣的空柱.兩肺外觀飽滿呈氣腫狀.切開心包腔加滿清水 后,用解剖刀刺破右心室,用量筒收集氣泡量為 250mL;心臟冠狀動脈可見數處串珠樣的空氣柱。上、下腔靜脈和肺動脈見血液呈泡沫狀,約150mL。正常人150毫升空氣就能致死,這個都已經400毫升,可見死者生前用打氣筒快速往體內注射空氣所致。
這就是用注射空氣自殺的典型案例。
其實空氣栓塞不只是影響心臟射血,還會對很多器官有影響,比如腦、肺等。
所以注射空氣會死亡,而且死亡過程很痛苦。
加個關注吧,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會的。日本侵華的731部隊就曾在人體上做過實驗。靜脈注射量從5毫升起,一般8毫升為致死量,當時有個實驗者共被注射了約20毫升氣體時,才聽到心臟里發出的沙沙聲,此時的心臟里充滿了氣泡,無法正常的泵出血液,很快會導致氣體栓塞,腦細胞因缺氧而死亡。然后日本人解剖了尸體,取出了心臟進行研究。他們認為人死亡后身體內的細菌會大量繁殖令尸體腐敗,因此必須在實驗者瀕死之時就開始活體解剖,曾有一位壯勞力被日本731軍醫注入了40毫升的氣體后仍未死亡,但日軍并未放過他,最后還是在手術臺上摘除了他的內臟,并放進玻璃容器內,他們迷信一套完整的活人內臟,可以包治百病。而這次記錄的40毫升氣體,也可能是最高的一次實驗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潛水癥,當人潛在水底呆久了,突然上浮時,溶于血液中的氮氣會因氣壓下降而膨脹聚集,這有點類似于向血管中注射空氣,潛水癥如不立即進高壓氧艙進行搶救,會有生命危險的。
更多相關建議:
看到這個問題,不禁想起我在大學實習的那一年,回到家鄉蕪湖的皖南醫學院藥理教研室做動物實驗。當時實驗動物用的是兔子,實驗結束以后,老師用注射器,從兔子耳緣靜脈,注射進一定量的空氣(大約在10-20ml左右),兔子很快(約在1分鐘左右)就死亡了。
那么,注射空氣,兔子為什么會死亡?注射多少空氣,人會死亡?如果輸完液忘拔針頭,會輸進空氣嗎?分述如下,僅供參考。
注射空氣,兔子為什么會死亡?
正如本文開頭的那只兔子,為什么從靜脈注射空氣,兔子很快就會死亡呢?原因如下。
當我們在短時間內,把大量空氣注射到兔子的靜脈血管,空氣就會隨著兔子身體內的血流,回到兔子的心臟。
由于兔子的心臟會不斷地搏動,這樣進入的空氣就會和血液不斷地碰撞,最后,進入血液中的空氣,就變成了一個個很多的氣泡。
這些氣泡是變化的,當兔子的心臟收縮時,氣泡就會被壓縮;當兔子的心臟舒張時,氣泡又會被膨脹。
由于這些氣泡,占據了兔子心臟的供血血管的空間,雖然一些少量的小氣泡,能夠被帶到兔子的肺部,最終通過兔子的肺泡排出體外,但是,對于大量的氣泡,兔子無法被及時、有效地排出。
這樣以來,氣泡就阻擋了兔子的靜脈血液流入,逐漸形成了血栓,使得兔子全身的血液循環發生障礙。
更為嚴重的是,氣泡還會進入到兔子的動脈血管里,例如會進入到兔子的心、腦等重要臟器血管內,最終也形成栓塞。
當兔子的心腦血管,造成廣泛性的血栓時,兔子的結局就是死亡。
人被注射多少空氣,會死亡?
綜上所述,我們敘述了給兔子注射空氣死亡的過程。
如果人被注射空氣,那么,需要注射多少空氣,人才會死亡呢?
顯然,這樣實驗違反道德倫理的,所以,我們無法獲得準確的數據,只能通過上述的兔子實驗,來推算出大概給人注射空氣的致死量。
一只實驗用兔子的體重,約在3公斤左右,注射空氣致死量在10-20毫升;那么,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成人,注射空氣致死量,約在200-400毫升。
或許這個數字并不準確,但是有一點是準確的,就是要注射空氣致人死亡,這個注射空氣的量應當是很大的。
輸完液忘拔針頭,會輸進空氣嗎?
最后一個關鍵問題,很多人在輸液時,總擔心輸完液忘了拔針頭,把空氣輸進去,造成意外傷害;病床護士也總是叮囑我們不要忘了及時叫她們。
那么,如果輸完液,真的忘了拔針頭,會把空氣輸進去嗎?
首先,從靜脈血管的生理結構分析,大家伙兒不必擔心,因為我們靜脈血管里的血液對血管壁有一定正向的壓力(血壓形成的關鍵),所以,當輸液管內的液體輸完后,輸液管內的空氣,也是不可能進入到靜脈血管的。
其次,即使輸液管里的空氣,因操作意外,進入到血管里,那么,空氣進入量也是很少的,這么少量的空氣,即便進入到血液中,也會隨著靜脈血,流回到肺部,隨著呼吸被排出體外。
除非是故意所謂,給人強行注射大量的空氣,這種情形就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范圍了。
總結:注射空氣會致人死亡,但需要很大的空氣注射量。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
每天更新健康熱點,醫療痛點;如果我說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請點贊、轉發、關注朱蕭俊說健康!
特別提醒:評論區中的推薦用藥,均需謹慎試用,切勿打款購買!
更多相關建議:
生理課上,耳靜脈推注5毫升空氣給一只體重3千克的兔子,用于結束它為人類科研做出貢獻后留下的痛苦!
這是科研實驗中,經常用到的空氣栓塞法處死動物的方式。
不藥不藥博士雖沒有直接接觸到人為的故意的注射空氣致死亡的案例,但動物實驗,有些理論的數據分享給大家。
空氣中主要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組成氣體,其中血液中有攜帶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蛋白,所以造成空氣栓塞的主要是氮氣,大約占78%。
根據文獻數據,超過2毫升每千克體重的氮氣進入體內,就會有致死的風險,當然都是理論數據,也沒人會去嘗試。如果按成年男性人均正常體重66千克來算,再換算成空氣的體積,大約需要156毫升的空氣才能導致一名成年男人因空氣栓塞而死亡。目前注射器最大規格的是50毫升,一次性推入156毫升空氣,看來只能用打氣筒了。
這數據是怎么來的呢?主要與心臟體積和血液循環有關。靜脈血回流入心臟,氣體也會隨之進入心臟,心臟就跟人的拳頭那么大。有可以容納氣體的空間,空氣可以滯留,耗掉右心室的心腔容積,射出的血液就變少了。當然空氣也會進入肺動脈,并造成動脈栓塞,整個血液循環系統出現障礙,首先表現為心臟衰竭,嚴重情況下,其它器官也會因缺血而衰竭。這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除了泵入空氣的體積以外,泵入速度也是決定因素。150毫升在一分鐘之內推注和花一天時間推注,產生的后果是不一樣的。與泵入的部位和方式也有關系。
BTW,血管中壓力是正壓,正常情況下(非人為),進行輸液等操作,空氣是不會進入到人體內的,能進去的可能是極微量的微小氣泡。
【不藥不藥】簡介
清華大學博士,主管藥師,高級營養師,擁有10年的用藥指導、營養咨詢和健康管理經驗。不藥不藥,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藥!
更多相關建議:
有時候我們在看電視劇或者看電影時,會看到一些殺手或者壞蛋要殺人滅口的時候,就往別人的血管里注射空氣,之后就會造成別人死亡。看到這些,許多人不禁會問,人體注射空氣真的會死人嗎?對于這個問題,我想也不會應該有人傻到去親自驗證吧。
不過我認為,人體如果短時間內注射入一定量的空氣,那么是會造成死亡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記得在大學上生理解剖課的時候,就需要處死兔子之后再進行解剖,而處死兔子的方法正是在兔子的耳靜脈里面注入了空氣。只見老師將一針管空氣注入兔子的耳靜脈之后,還沒有過幾秒,兔子就出現了抽搐、角弓反張和瞳孔擴大等表現,過了一會兒兔子就死亡了。
因此,從我們大學時期上生理解剖課處死兔子的方法來看,如果一定量的空氣注射入人體的血管,那么同樣也是有可能造成人體的死亡。
那么,現實當中是否真的有人試過注射空氣而造成死亡呢?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案例,是北京市公安局法醫部門在《中國法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篇個案報道。說的是一位老兄利用空氣針進行了自殺。他首先在胸口打入了空氣,接著又一口氣在腹部扎了9針,之后又在大腿兩側扎了7針,接著就開始出現了不適反應。在這個過程中,他一口氣往自己的體內打了約400mL的空氣,最終得償所愿,自殺成功,大腦血管發生梗塞,全身多臟器栓塞而死。
因此,從這個個案我們也可以看到,人體注射空氣是會死人的。從案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自殺者總共往自己的體內打了約400mL的空氣,那么是不是就是要達到400毫升的空氣量才會致死呢?
事實上,并不是,這位自殺者明顯就是不太懂醫學原理,,也不會科學的方法進行自殺,所以才注射了那么多的空氣。實際上,空氣致死量并不需要那么多,按照只需要超過2mL/kg的空氣進入人體的標準來計算的話,人體就有發生猝死風險。
我們就按照一個成年男性60kg的重量來計算的話,那么注射空氣的量至少也需要120mL的空氣才能發生猝死的可能,并且這個120mL的空氣也必須在1分鐘之內打完才能有較好效果。
但是如果只是少量的空氣進入了血管里,就按照小于0.02mL/kg的空氣進入體內的標準來計算的話,人體都無大礙。比如按照60kg的成年男性來計算的話,就是12mL空氣。
所以,人體注射空氣要造成死亡的話,必須要注射入一定量的空氣,最起碼要120mL左右,而且還需要在短時間內注射完,這樣才有可能發生猝死的可能。在這里也可以間接告訴大家,對于在輸液時擔心血管里進了空氣從而造成死亡的危險,這是無須過于擔心,因為即使是進入了幾個氣泡,最多就是1~2毫升的空氣,遠遠達不到危險的標準,我們人體的肺部是可以完全吸收掉的。當然了,如果輸液時被別人注射了大量的空氣,超過了120毫升左右,這樣才會造成死亡的危險。
那么,人體注射了空氣是如何造成人死亡的呢?
其實,人體注射了空氣造成死亡的原因是由于發生了空氣栓塞,從而缺氧窒息而死。當注射的空氣進入血管之后,其中的氧氣會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而其他不能結合的成分就會隨著血液的流動回到了心臟。在心臟的搏動下,進入血管里面的空氣就會被打成大量的血氣泡,再進入肺部,一部分會隨著肺泡排出,但是大部分的血氣泡就會堵塞在肺動脈分支,最終造成肺缺血死亡。當然了還有一部分的血氣泡會造成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發生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造成器官缺血;也有一部分的血氣泡會隨著血液進入腦部動脈造成腦梗,這樣就會在短時間內致死。
當然了,如果是人的話,注射一針管的空氣也不至于死亡,因為臨床上最大刻度的注射針管也就60毫升,要達到空氣的致死量最起碼也要120毫升左右,也就是說最大的注射針管也需要注射2次。當血管里面進入了空氣時,雖然說少量不致死,但是同樣會出現一些不適癥狀,比如乏力、暈眩、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頻死感等,這個時候就應該給予吸氧治療。
作者寄語:很高興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關知識,我是左撇子說醫,每天用簡單的語言為你科普專業的醫學知識,碼字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幫我點個贊!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謝謝大家支持!
更多相關建議:
想知道嗎?那我用真實事件告訴你,我外公就是輸液空氣注射了進去。那個六十七年代大家對醫療知識匱乏,輸液以為是很輕松的事,我外公輸進了空氣導致急性心臟病死亡。本該是醫療事故的,當年大家對這個醫療事故這事不太懂,就不了了之了
要不是我正好看過一部刑偵劇,劇里有個兇手故意給別人打空氣針,最后導致他人死亡。我把這個劇情告訴我媽,原來輸液輸入空氣會導致死亡。我媽才告訴我幾十年前外公就是輸入空氣去世的,所以大家以后輸液什么的身邊最好有個陪護。請切記!切記!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在臨床中,分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兩種。肌注時,其針頭位于肌肉內部,此時注入空氣對肌肉沒有任何影響,進入的空氣將被組織吸收,局部迅速恢復正常。
在靜脈輸注時,如果針孔內空氣進入,這些空氣就會隨液體進入血管,此時,如果進氣量很小,而且進氣速度很慢,也不會引起不良反應。若進空氣較多,且進氣量較大,就有可能造成空氣栓塞,引起肺栓塞、肺水腫等情況發生,嚴重的時候可以威脅患者的生命。
靜脈輸液時如果有少量的氣泡進入體內,隨后氣泡便進入肺,大部分可在肺內自行吸收,一般不會造成特別嚴重的后果,沒有什么太大危害,患者只需要采取半臥位,吸氧,并且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比如心率、血壓、脈搏、氧飽和度等變化情況。
嚴格來說,輸液過程中是不允許進空氣的。若在輸液過程中不小心進入體內少量空氣,進入空氣的量少于8毫升,一般沒有什么大問題。注射不超過20毫升不會危及生命,超過100毫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更多相關建議:
上大學的時候常用氣栓宰兔子。一只大約7.5千克的兔子從耳緣靜脈注射5毫升空氣,不到5分鐘就為科學獻身了……
更多相關建議:
因為血液的粘度比較高。有時在水管里你能看到空氣泡阻礙水流運動,在血液中也是如此。一般小的空氣泡可以在肺部被排出,但正如你所說,大劑量空氣,那就會形成致死性血栓了。
更多相關建議:
醫學動物實驗中,當實驗結束,快速處死動物的方法之一就是向靜脈中快速輸注空氣。
這樣做,使大量空氣快速進入右心房,經右心室被泵入肺動脈。這些氣體不能完全溶于血液,形成氣栓,在肺血管內形成大片大片的氣栓梗阻,使氣體交換停止,最后動物會快速死于低氧血癥(相當于被憋死)。其原理很類似于下肢靜脈血栓引起的急性肺栓塞:
當然,不會有人故意往人的血管里面注射空氣,除非是蓄意謀殺。日常打吊瓶偶爾會有一兩個氣泡被打進去,大家不必驚慌,因為實在是非常少量的氣體,不足以阻塞肺動脈。要知道,一只成年兔子打氣栓處死都需要20ml以上的氣體才有用,更何況人這么大的體積。
但是某些情況下,不用針筒注射空氣,人也可以死于氣體栓塞。
比如一種疾病叫做減壓病,多見于潛水員。如果他們上浮太快,血液中的氣體會析出并聚集起來,形成大氣泡阻塞血管。輕則頭痛胸悶,重則丟掉性命。所以離開高壓環境時需要緩慢、逐步降低環境壓力,讓身體逐漸適應。
另外還有一種相對比較少見的氣栓情況,就是產婦。無論是順產、剖腹產還是流產,都會在子宮內壁形成開放的傷口,這時如果操作不當,有可能使一部分氣體積聚在子宮腔內,這時如果有外力作用,氣體有可能隨小傷口進入血液,形成氣栓。后果也比較兇險,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