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萎縮的診斷非常常見,很多人看到這跟我們“腦袋”有關的,第一反應都會覺得這病肯定不輕。但事實上,腦萎縮根本不能算是一種病,它跟我們的“肺結節”一樣,屬于CT或者核磁共振的一種影像學表現。那么我們頭顱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報告單上提示腦萎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嚴不嚴重?該注意什么?應該如何預防?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腦萎縮是什么意思?
聽到腦萎縮,感覺有一種腦袋變小意思有沒有?實際上有點這意思,但是又不太準確!
腦萎縮實際上是一種腦組織形態學的改變,主要表現為在我們的頭顱片子上可以看到腦皮質變薄,腦室擴大、腦溝裂增寬等。
怎么判定我們腦室是否增大?臨床上主要測量兩個側腦室之間的距離為準,當它超過一定距離以后,我們醫生就會結合病人的臨床癥狀以及其他檢查來確定是否存在腦萎縮!一般情況下,我們正常的側腦室體部寬度數值是10毫米,平均值為7毫米,當側腦室寬度>10毫米時,臨床上稱之為側腦室增寬。
所以,腦萎縮是來源于專業的影像學醫生的拍片診斷,而不是來源于我們門診醫生。大家見到這個診斷最多的就是在我們的頭顱CT里面,因為一般情況下,懷疑神經系統類疾病時候,首選的都是我們的CT。CT快捷、簡單,而且大部分醫院的CT都是24小時不停機的,隨時都可以做而且相比核磁共振要便宜多了!
檢查發現“腦萎縮”,嚴重嗎?
大家都知道“動脈粥樣硬化癥”,很多人都有,尤其是中老年人,非常普遍,為什么?因為人老了以后,這血管老化、硬化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變化。
(如圖:腦萎縮就像放了很久核桃一樣)
而“腦萎縮”同樣如此,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老化的表現,最常見于老年人。當然,還有一種所謂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容易表現出這種腦萎縮的表現,比如大家最為熟悉的老年癡呆癥,醫學上叫做阿爾茨海默癥;還有我們的帕金森病,也會引起我們腦部的萎縮。這些疾病都有一個特別,那都是好發于老年人。
所以,在臨床上,我們醫生往往要面臨一個比較難的鑒別診斷問題,就是檢查發現有“腦萎縮”,到底是這個人正常老化引起的,還是老年癡呆、帕金森等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引起的,這需要結合一些其他的檢查、臨床癥狀來進行區分,應該交給專業的神經內科醫生來區分。
因此,臨床上腦萎縮往往分為兩種:
一種是老化引起的,叫做生理性腦萎縮;
另一種是疾病導致的,叫做病理性腦萎縮。
前者好發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往往在體檢或者因為其他疾病做檢查時候被發現這個腦組織有一些“萎縮”的征象,比如腦裂、腦溝增寬、腦室擴大等,但基本上沒什么明顯癥狀。
而對于病理性腦萎縮,發病年齡不定,因為它就跟我們“冠心病”一樣,除了一些年齡因素以外,還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
比如腦外傷、腦血管病,引起的腦部血流供應出現異常,那么局部的腦神經就可能受到損傷,引起局部一個“腦萎縮”;
比如還有一些小孩得了先天性疾病,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遺傳性腦白質營養不良等也可以引起全腦或局部的腦組織萎縮;
再比如剛剛提到的帕金森病,一種腦變性疾病,引起一些腦神經細胞死亡,從而導致以腦部中腦黑質區域為主的萎縮;
而在這里,我最想跟大家提到的一種病理性腦萎縮是“老年癡呆癥”引起的,為什么?
因為我們不僅僅也容易在影像學報告中看到,而且大家特別容易跟生理性腦萎縮混淆,實際上它們之間還是很不一樣的!
事實上,如果是“老年癡呆癥”的腦萎縮,大家可以看到它比我們老年人生理性腦萎縮要“萎縮”的嚴重一些,比如看到的增寬的腦溝、腦裂都要寬一些;腦室也要擴大的大一些,而且我們說“老年癡呆癥”的病灶主要是在我們的大腦皮層區域,所以看一個人“腦萎縮”嚴不嚴重,主要看的就是這個腦皮層的萎縮程度,萎縮越嚴重,“老年癡呆癥”也就越重!
像開始時候,老年癡呆癥病人只是表現為腦溝增寬、變薄;
如圖:左側,健康大腦;右側,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海馬、皮層萎縮
但是慢慢可能就進去第二個階段,腦白質也出現萎縮,表現為第三腦室或者側腦室擴大;
最后可能就進去第三階段更加嚴重的“彌漫性萎縮”,什么意思?也就是說開始只是一種局部腦萎縮,但是到了后面,就變成了整個大腦半球萎縮,不僅僅有皮質、腦白質萎縮,還會有深部的核團萎縮等等,這時候其實病人癥狀也特別明顯了。
所以,“腦萎縮”嚴不嚴重?第一要看什么原因引起腦萎縮?第二還要看是局部性萎縮,還是整個大腦半球的彌漫性萎縮以及具體萎縮程度等,可重可輕,更多的時候還是要根據你的具體CT/磁共振后影像學情況、是否有臨床癥狀、年齡等等來進行綜合判斷。
但是大家要注意,腦萎縮不是“腦癱”,腦癱也不是腦萎縮。腦癱就是一種正常損傷,就是實打實這腦組織里有缺氧或者哪一塊神經細胞沒長好等腦部組織實質性損傷,它不屬于腦萎縮!
那么腦萎縮到底能不能預防?該注意什么?
對于腦萎縮,目前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治療辦法,尤其是剛剛提到的生理性腦萎縮,主要跟我們的年齡有關,這種由衰老引起的腦萎縮,更沒有什么特效辦法,因此更不用提有什么特效辦法了,但大家也不用擔心,對于生理性腦萎縮一般也不會對我們人的壽命產生多大的影響,除非它萎縮特別嚴重,引起并發癥,是有可能危及生命的!
但是對于一些疾病引起的腦萎縮,有些還是有的“防”的!
像“老年癡呆癥”引起腦萎縮,我們就有研究發現走路、園藝、游泳或者跳舞的老人要比不怎么運動的老年人腦萎縮要少,而且多運動對于生理性腦萎縮都是有利的!
當然,運動要強調運動時間,強度,目前認為每周通過7小時的低強度或者4小時中等強度或者2個小時高強度體育活動,可以減少腦萎縮以及衰老對我們大腦的影響!
還有就是像一些腦血管疾病引起的“腦萎縮”,積極治療原發病,健康生活、戒煙戒酒、預防三高等,都有利于腦萎縮的預防。
檢查發現“腦萎縮”尤其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每個人腦萎縮都不一樣,尤其是中老年人喜歡生搬硬套,這是醫學上非常忌諱的,一定要根據自己具體腦萎縮情況由專業醫生來為你選擇診療方案;
第二,雖然引起腦萎縮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同樣,年齡大了,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腦萎縮,是一種老化表現,不要過于恐慌,不要亂求醫;
第三,目前臨床上對于一個腦萎縮到底是一個正常老化過程,還是疾病導致的,仍然是一個難點,因此檢查發現腦萎縮,還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多時候沒有癥狀,定期復查還是需要的!
關于腦萎縮,大家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下方留言,我堅持用大家看得懂的碼字方式給您帶來做好最全面、實用的科普。如果你覺得不錯,可以關注轉發喲,讓身邊人更多的人受益!
更多相關建議:
腦萎縮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腦組織本身發生器質性病變而產生萎縮的一種現象。病理上表現為腦組織體積縮小,細胞數目減少,腦室和蛛網膜下腔擴大。本病多發生于50歲以上,病程可達數年至數十年,男性多于女性,可分為彌漫性腦萎縮(包括皮層萎縮、小腦萎縮及皮層、小腦、腦干萎縮)及局限性腦萎縮(多見于局限性腦器質性病變后如外傷、血管病、顱內局限性感染等)。腦萎縮原本是在CT或MRI檢查時,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小和腦室擴大等而命名的,因此腦萎縮是許多疾病的神經影像學表現。
哪些原因容易引起腦萎縮?
本病系多因性的。由遺傳、腦外傷、中毒后遺癥、腦梗塞、 腦炎、腦膜炎、腦缺血、缺氧、腦血管畸形、腦部腫瘤、腦中風、癲癇長期發作、煙酒過度、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病變、腦動脈硬化、煤氣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腦實質破壞和神經細胞的萎縮、變形、消失,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腦血管長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
人類從胚胎發育開始到步入暮年,無論從機體的宏觀還是微觀的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地進行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以獲取營養并清除不利于自身生理功能的有害因素,從而使自己更適應T不斷變化的機體內外環境。完成這一功能的關鍵必須有豐富的氧,即在有效的血液循環下,有足夠的紅細胞攜帶氧而在其功能和形態方面受損。而當這種損傷還不致引起其生理功能有嚴重改變時,即出現了健康人的衰老,若發生在人類的腦組織即為健康老年人的腦萎縮。老年人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則微血管的有效血液灌注不足,腦組織處于侵性缺血、缺氧狀態,腦細胞形態及功能必將受到影響,即形成腦萎縮。
同時,血脂異常在造成老年腦萎縮者,腦循環灌注不良起著重要的作用。還有研究發現顯著白質萎縮者高血壓發生率明顯高于顯著皮質萎縮者,由此分析,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血壓小動脈硬化在老年性腦萎縮的形成中均有-定作用,大腦皮層主要由腦內大的血管分支供血,皮層區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當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時,紅細胞通過毛細血管的量下降,不能輸送足夠的氧滿足皮層神經元代謝需要,即發生了皮層萎縮。腦白質主要由中小動脈供血,而高血壓者易于發生小動脈透明性變,纖維索樣壞死、硬化,導致小動脈管壁的增厚,彈性下降,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灌注不足,高脂血癥更加更了動脈硬化的形成。因此,認為高血壓、高血脂可能為腦白質萎縮的一個原因。假如上述腦皮質萎縮和腦白質萎縮的原因同在,就有可能既有白質萎縮又有皮質萎縮,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合性腦萎縮的死者會增多。本病的病變可見腦回變平,腦溝增寬,腦室腦池擴大,腦重量減輕。多見大腦皮質萎縮,因部位和涉及范圍不同義可分為局限性.和彌漫性腦萎縮。
腦萎縮有哪些表現呢?
1、判斷力明顯減退 人們在過于投入某項活動時,可能會暫時忘記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應該及時照看孩子,但過后會記起這件事。老年性腦萎縮患者卻會完全忘記自己正在看護的孩子,獨自出門很長時間,記不起孩子是需要人照顧的。
2、思考、歸納能力極度下降 平時能正常處理數字問題的人,有時也會因事情較為復雜而沒有頭緒,但一般總會找到一種行得通的解決方法。老年性腦萎縮患者卻不僅忘記數字,還會忘記這些數字的用法。
3、不合情理地遺失東西 任何人都有可能將手表或錢包放錯地方但最終會在可能放東西的地方找到。但老年性腦萎縮患者卻會將東西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比如將電熨斗放在冰箱里,把手表放在糖罐里,而且總也找不到。
4、情緒和行為的異常改變 任何人都會有脾氣不好、情緒低落的時候。但老年性腦萎縮患者會在沒有任何原因的情況下,在幾分鐘內從大喜到大悲,之后又生氣。發怒,最后恢復平靜。或者在本應悲傷的時候,卻表現出喜悅的情緒。
5、個性的顯著改變 人的個性在不同年齡會有變化,但這種變化不會很明顯。老年性腦萎縮患者的個性會有極為顯著的改變,如原來是溫和開朗的性格,現在卻變得易怒、疑心重或者有莫名的恐懼。
6、語言障礙 最初的語言障礙是明顯的找詞困難,而使言語過于啰嗦,或是缺乏實質詞而不能;表達實際內容。在別人聽來,其談話雖然是滔滔不絕,但是聽話者不能從其談話中理解其思維過程,甚至難以表達任何信息。
腦萎縮怎么治療?
腦萎縮是一種以損害脊髓及小腦為主、慢性、進行性腦部疾病,多為家族遺傳。由于病灶范圍和發展過程不盡相同,小腦萎縮的臨床癥群亦有多種類型,其主要癥狀為走路不穩、動作不靈、握物無力、言語不清,有的患者頭暈、頭重、頭脹、頭痛,伴有復視或視物模糊,吞咽發嗆,書寫顫抖,大小便障礙等。
腦萎縮早期治療應在語言功能出現障礙后6個月以內的時期治療恢復為最佳,對發病2-3年開始治療的患者,其恢復程度要比早期治療恢復的速度緩慢的多。
語言康復的治療原則:堅持發音器官鍛煉和說話相結合。加強舌體運動,可使舌的動作得到改善;通過聲帶震動可使聲帶得到鍛煉;通過呼吸練習,使氣流得到調整;通過口腔運動可幫助舌的運動,以加強對氣流的調整等。這些均有利于言語恢復,說話練習也反過來強化發音器官的功能。
語言的治療有高度針對性,命名性失語治療重點放在對物品名稱命名的訓練上;對讀寫困難者重點練習復述詞句和書寫訓練上;對表達能力差者,多進行日常口語對話、手勢語、指物品名稱或哼調練習。堅持視、聽、說、寫四者并重,堅持天天學,天天練,但也不宜安排過多,操之過急。過多過重的練習反使患者將語言訓練當作是負擔,不能取得患者的協作。堅持多種形式鍛煉,以提高患者興趣,訓練內容可有繞口令,又有講故事、提問,還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采取搶接、聯句等形式。
預防腦萎縮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項
1、不要沉默不語,老年人不能整天沉默不語,應廣交朋友,多談心,多說話,也可在空閑時常給孫輩們講故事。這種勤用語言功能的“大腦體操”,能使大腦思維靈活。
2、常讀書看報,多讀書看報不僅使老年人了解更多的國家大事和獲得更豐富的知識,而且能陶冶情操,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充實。同時,讀書報能活躍大腦的思維,使神經細胞之間有更多的聯系,從而延緩腦力的衰退。
3、多做手指運動,人的一雙手最為靈活,也是用得最多的器官之一。在大腦皮層的運動區,管手指運動的區域遠遠大于其他器官運動的區域。因此,多做手指運動如彈琴、織毛衣、做手指活動操等,會使大腦反應更加迅速靈敏。
4、勤作書寫記錄,作書寫記錄,如記日常生活中的事、記日記等,不僅可以防止健忘,還可由此增強對自己記憶力的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緩記憶的衰退。如果能練書法、學畫、寫作等,更是鍛煉腦力、陶冶情操的妙法。
5、積極參加文體鍛煉,要使大腦靈敏不衰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也很重要。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健身操、跳交誼舞等,不僅能改善血液循環,使人精神愉悅,而且會使大腦得到更充足的供血,促進大腦的正常思維活動和記憶功能,對于防止腦功能衰退很有益處。
6、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避免情緒激動,增加興趣、愛好,有利于對腦力的鍛煉,促進和改善大腦神經細胞的供血、供氧。這是腦萎縮的注意點之一。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給自己增加壓力,和家庭關系要和諧。
結語:腦萎縮一般是中老年人才會出現的疾患,除了先天性的腦萎縮之外。治療原則為去除病因;激活腦代謝功能,間接抑制疾病的進展;激活處于抑制、沉睡狀態的腦細胞;減少隨腦萎縮而產生的各種癥狀及并發癥的發生;維持殘存的腦功能狀態及改善生活質量。
更多相關建議:
謝邀!腦萎縮一般情況下在50歲以后就會逐漸的出現,但是也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判。
其實人的整個生存過程就像過山車一樣,有低谷,有上升,也有頂峰,然后就是下降,最后就是到達終結。
當然作為一個新生兒,咕咕墜地的時候人體就會逐漸的發育,那么就像上升一樣的過山車一樣,到達青春期,基本上就發育到了上升的最高點。這個時候精力旺盛,思維敏捷,頭腦清醒,基本上這個時候是人體的一個最佳的時期。那么再到青年期,中年期乃至于老年期,人體都是一個逐漸退化的過程,雖然這里面有一定的新生,但是也有很多的死亡。
絕大多數的人過了四五十歲之后,記憶力,或者是認知能力,會急劇的下降,尤其是一些單純的體力勞動者,平常人也不太注重自己頭腦訓練的人來講,各方面下降的會更快。其實這個時候大腦組織就像肌肉訓練一樣,沒有得到充分的訓練,大腦組織內部的神經細胞也會逐漸產生萎縮的過程,從而形成腦萎縮的表現。有的情況下可以有一定的代償,也就是周圍的一些神經細胞可以滿足這部分的功能,但是當萎縮的神經細胞越來越多,人體不能夠代償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變形式。其實最常見到的就是記憶力的下降,表現為轉身就忘了,剛才所做的事或者是出門之后忘帶鑰匙,這些都可能會發生。
當然任何事情它都有一些特殊的存在,比如說國家領導人做為腦力勞動者,七八十歲他們的思維也都是很靈敏的,甚至遠遠超乎一般人的思想水平,所以像這些人他的大腦細胞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并且可以經常的使用,這樣可以有效的減輕腦萎縮的發生。也有一些腦力勞動者,比如說醫生律師等等越老了之后,他反倒會越想出一些很好的方法來治療疾病以及打贏官司。
日常生活當中生理性的腦萎縮可以說是無時不在的存在著,當然還有一些病理性的腦萎縮。比如說之前有可能受到腦外傷,腦出血,腦梗死,顱腦腫瘤等一系列的情況,甚至有的還可能會得自身免疫性炎癥導致神經細胞缺血壞死,那么這些達到一定程度之后,都可能會造成一定的認知功能障礙,長期下去就會形成腦萎縮的狀態。
其實對于生理性的腦萎縮,他并沒有特殊的注意事項,只能說是平常日加強自身的用腦做一些相對而言,使用腦力的勞動,比如說記車牌號碼,記電話號碼,或者是做速度訓練等等,加強自身腦力的訓練,這樣也可以減少腦萎縮的發生。那么對于病理性的腦萎縮而言,就需要及時的查明原因,解除進一步進展的可能性,如果確實有異常的病變組織形式,及時的采取內科藥物治療以及外科手術處理。最終達到一個減緩病理過程的一種結果。
其實用盡廢退這個詞可以有效的來解釋腦萎縮,而且多用腦這樣也可以有效的去緩解腦萎縮的發展過程。
希望大家都能夠適度的用腦,這樣來減少后期不良反應的發生,更加促進自身的身體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腦萎縮不是一種病,而是指在CT或MRI檢查時,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小和腦室擴大,是許多疾病的神經影像學表現。
腦萎縮的原因很多,一般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和年齡相關,后者和腦卒中等疾病有關。
生理性腦萎縮一般發生在年齡較大的人群,多發生于60歲以上,病程可達數年至數十年,男性多于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神經細胞的數量從20歲時就開始減少;到40歲時,每天約損失1萬個,伴隨著記憶力下降和大腦功能減退;到了70多歲,腦細胞的數量已經減少很多了。由于這種變化,腦的體積和重量就減少,即“萎縮”了。可以說腦萎縮是隨著年齡增長的常見態。
但是,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內、外環境的各種有害因素,如腦外傷、低血糖、窒息、煤氣中毒、吸煙、酗酒、高血壓、腦血管病、癲癇、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維生素缺乏等,這些因素不僅傷害臟器和身體,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傷害到大腦細胞。
因此,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大腦都會有所萎縮,但是程度是不同的。比如酒精使腦萎縮大大提前了,和不抽煙不喝酒62歲老人比較,經常過度飲酒46歲青年人的腦部CT圖顯示,腦萎縮要比62歲老人嚴重。
總體來說呢,我們既不“草木皆兵”地害怕腦萎縮,也不放任它發展,科學、理智地對待是健康心態的一大法寶,然后就要行動起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戒煙限酒、堅持適宜的體力和腦力鍛煉,都可以延緩腦萎縮。
更多相關建議:
最近數十年來,CT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在過去只有二級及其以上的醫院才有CT,而一般的醫院是沒有這種檢查方式的。但是現在就不同了,很多地區的衛生院也有CT檢查了。
CT檢查的普及讓很多疾病的檢出率都大大增加了,比如肺結節、腦萎縮。不少中老年人可能因為頭暈而去醫院去做頭顱CT的檢查,結果被查出有腦萎縮,腦萎縮到底是指什么,不少朋友都是一頭霧水。為了讓大家對腦萎縮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我來分享一下相關知識。
1.什么是腦萎縮?它和什么因素有關?
單純從字面意思來看,腦萎縮就是指腦部體積的萎縮。在病理學上的主要特點是腦細胞體積縮小、腦細胞的數量減少,在影像學上來看主要的特點是腦室擴大、腦溝增寬、腦回變窄。
可能大家對于我說的這些不是太理解,舉個例子吧,大家估計都吃過核桃吧,核桃在被砸開以后,里面的果實看起來就是皺縮縮的,腦萎縮從外形來看就類似于被曬干的核桃。核桃里面的果實在成熟還沒有曬干之前,這些果實是比較豐滿、充實的,曬干以后,體積就會縮小,外形看起來皺巴巴的。
引起腦萎縮的因素是比較多的,其中年齡就是一個高危因素。人從出生到成熟,腦部的容積是逐漸增加的,直至成熟為止,這個過程和核桃從孕育到成熟有些類似。試問腦容積增加到頂峰,會不會發生衰老?會不會發生萎縮?一個人的衰老不僅僅是外在的,而是全身性的,皮膚衰老看起來皺巴巴的,腦組織也會衰老,所以發生萎縮也就不足為怪。站在生理的角度來看,腦萎縮也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是需要注意,雖然腦萎縮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有不少因素可以加快腦萎縮的發展速度。很多的不良的生活習慣就和腦萎縮有關,比如吸煙、喝酒、運動量不足、高脂飲食等。還有很多疾病也會加速腦萎縮的進展,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腦炎、腦血管畸形、腦部腫瘤、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等。其他的能加速腦萎縮進展的因素還包括營養不良、腦梗死、腦出血、癲癇持續狀態、中毒等。
其實引起腦萎縮的病因中有一大類是比較關鍵的,那就是腦組織的長期慢性缺氧。我們都知道腦部的營養供應主要就是來源于血液,如果各種原因引起腦動脈供血不足,就會使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這種狀態下腦細胞肯定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萎縮。
2.腦萎縮一般多大年齡會出現?有什么癥狀?
腦萎縮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之中,當然了也可能會有部分的青少年或者幼兒有腦萎縮的情況。對于青少年和幼兒來說, 他們發生腦萎縮多是因為某種疾病的影響,比如有先天性的腦血管畸形、剛出生時發生了腦部的缺血缺氧等。
對于正常人來說,腦萎縮多發生在50歲以后,不過這個也只是個統計數據,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會存在個體差異。腦萎縮和皮膚的老化有些類似,就好比一個人經常風吹日曬,而且也不注意保養,那毫無疑問,這個人皮膚老化的程度肯定會比同齡人明顯一些。
上面已經介紹了,腦萎縮從病理學的角度來考慮,主要的特點是腦細胞的縮小和數量的減少,這樣的話腦部的功能肯定會下降一些,所以腦萎縮的癥狀主要就是腦細胞功能衰退的一些表現。
腦萎縮早期的時候,病人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思維能力衰退對于近期發生的事情記得不太清楚,比如剛才想說某些話,突然到嘴邊又不記得了,剛才一個東西放在了某個位置,過一會卻忘記了東西放在了哪里。腦萎縮到中期的時候,患者出去逛街時記不得回家的路、計算能力下降、不能勝任工作,甚至可能出現走路不穩、語無倫次、說話不清楚的癥狀。當腦萎縮進入晚期的時候,患者的智力有明顯的下降,而且走路可能都有點問題,認不出家人,說白了就是進入了癡呆的狀態。
3.如何防治腦萎縮?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經常用腦的人群發生腦萎縮的概率顯著低于一般人,這是因為用腦的話會讓腦部組織處于鍛煉的狀態,從生命在于運動的角度來思考,經常用腦也就能起到延緩腦萎縮的作用了。之前著名的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了用進廢退的學說,這個學說用來解釋經常用腦延緩腦萎縮也是可以的。平時可以培養一點用腦的興趣愛好,比如下棋、看書、看報紙、不斷學習各種知識等。
在飲食方面需要做到均衡飲食,與此同時也需要注意清淡飲食。現實中很多人喜歡暴飲暴食、大魚大肉,殊不知這樣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的風險。上面已經介紹了,很多疾病本身就能加速腦萎縮的進展。所以為了更好地防治腦萎縮,平時應該注意低鹽、低脂、低糖、低能量飲食,可以適當增加優質蛋白和蔬菜以及水果的攝入。
另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肥胖和腦萎縮有直接的關系。有研究表明,體重指數每增加1%,腦萎縮的風險就能增加10%左右。所以為了延緩腦萎縮的發生,平時應該盡量注意保持良好的體重。除此之外,還需要去除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吸煙、喝酒、運動量不足、熬夜等。
比較讓大家忽略的一點就是定期體檢,這樣可以提前發現人體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前把疾病扼殺在搖籃里。就拿高血壓來說吧,如果發現它的時間比較早,那就可以提前干預,把血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而有些人平時不注意體檢,即便有高血壓也不知道,因為這類人的血壓不是特別高,他們已經適應了高血壓的狀態。
本文純為手打,如果覺得對您有用,還請不要吝嗇地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果有疑問,可以在下方留言,定會回復的……
更多相關建議:
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組織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這種生理性的腦萎縮一般進展得比較緩慢,隨著年齡的老化,會一點點加重。如果腦萎縮出現得比較早,或者進展較快,一般都是疾病所致。
出現腦萎縮時,患者可能有以下癥狀
1.認知障礙,容易忘事,反應遲鈍;
2.與人交流不順暢,常常忘記詞語;
3.毫無來由的情緒漲落,甚至變得多疑、焦慮等;
4.運動能力變差,行走不穩。
……
預防/減慢腦萎縮,應該注意什么?
1.運動:增加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2.飲食:低鹽低脂飲食,日常飲食中注意補充海產品、豆類、食用菌、蔬菜、水果等食物,少吃酒類、辛辣、刺激性食物。
3.生活: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更多相關建議:
腦萎縮是在對腦部進行CT或MRI檢查時發現的一種神經影像學表現,導致腦萎縮的原因有很多,有些腦萎縮是可逆的,而有些腦萎縮是不可逆的。
腦萎縮一般多少年齡出現
排除概率較小的腦部疾病導致的腦萎縮,中年以后人的腦部體積平均每10年萎縮1.9%,60歲以后,人的大腦容量每年會減少0.5%—1%。所以,大概60歲以后,人在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時會有腦部萎縮的影像學表現。
導致腦部提前萎縮的因素
1、過量飲酒
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腦部體積明顯減小,腦室增大,國外一項研究發現,每周飲酒超過14杯的受試者,腦容積會明顯減小。
2、B族維生素缺乏
牛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B12低于正常值的健康受試者,大腦體積更小。也就是說,這類腦萎縮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但不排除從長遠來看帶來不良影響。
3、顱腦損傷
腦部血管受損、顱腦外傷等,會引起腦組織壞死,加速腦細胞的死亡,導致腦萎縮。
4、感染
腦部感染或其他感染侵犯腦組織,引起腦組織損傷壞死也會導致腦萎縮,像腦炎、艾滋病、克雅氏病等。
5、神經退行性疾病
一些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癡呆、額顳葉癡呆、多系統萎縮、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等疾病,會引起大腦特定部位的萎縮,隨著病情進展,可發展為全腦萎縮。
腦萎縮該注意什么
當影像學檢查發現有腦部萎縮時,要留意是否有與腦萎縮相關的癥狀表現,如癲癇、癡呆、失語、肌無力和聽力下降等。
如果有相關病理表現,要及時接受治療。
平時多鍛煉動手能力、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戒酒、規律作息、積極防治腦卒中等對預防腦部病理性萎縮有一定幫助。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更多相關建議: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老年人,行動遲緩,語言和智力出現混亂的情況,更嚴重者可能是記性沒有之前那么好了,有些人甚至出現性格大變的現象, 對此,很多人不是很能理解,為什么會有這種改變,林醫生想說的是,這很有可能是腦萎縮引起的,那究竟什么是腦萎縮呢,有沒有什么好的方式,可以有效預防該疾病的發生等,今天,林醫生就帶你了解下相關的信息。
一、什么是腦萎縮,多大年齡會出現?
腦萎縮,是指因種種原因,造成的腦部組織病變,而形成萎縮的一種現象。 在病理上,呈現的狀態,細胞數目減少,腦組織體積縮小,腦室和蛛網膜下腔擴大,它的得名,也是由此而來。該病癥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男性身上,女性相對較少,而且時間持續幾年到幾十年不等。
其類型,有彌漫性腦萎縮(包括皮層萎縮、小腦萎縮及皮層、小腦、腦干萎縮)和局限性腦萎縮(多見于局限性腦器質性病變后如外傷、血管病、顱內局限性感染等)兩種。
中老年人如何預防腦萎縮?
面對悄然而至的腦萎縮,目前醫學界幾乎無可奈何。 難道腦萎縮就沒有了辦法? 不!
醫學家發現, 腦萎縮的形成與以下因素有關,只要我們針對這些因素進行預防, 完成可以控制其發生發展。
腦供血供氧不足:
正常成人的腦重約占體重的2%~3%,流經腦組織的血液卻占心臟泵出血量的20%, 腦組織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30%。 因此,腦組織對缺血、缺氧性損害十分敏感。 空氣污染、蒙頭睡覺、高血脂等,均可促使腦動脈硬化而致大腦供血不足,導致神經細胞變性、腦萎縮,繼而發展為老年性癡呆。 改善、 增加腦組織供血、供氧的因素,則有益于腦細胞的存活。
所以,中老年人,一旦發現影響腦供血、供氧的因素,應積極排除,如降血壓、 降血脂等;尤其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及病態竇房結綜合征者, 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必要時可用呼吸機、安裝心臟起博器。
飲食不當,營養不良:
不吃早餐,甜食過量,缺銅、嗜酒等,都易腦萎縮是如何形成的,葡萄糖是大腦唯一能利用的能量物質,不吃早餐使大腦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給,久之對大腦有害;
大腦細胞的生存離不開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而甜食會損害胃口,降低食欲, 減少對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導致機體營養不良,從而影響大腦細胞的生存,缺銅除可引起貧血、皮膚毛發異常、骨質疏松外, 還可以引起腦萎縮;
過量酒精不但對腦細胞具有直接損害作用,而且影響營養物質的攝入,促進腦萎縮形成。 要保護大腦,需不偏食、常進健腦食物。 研究發現,多吃魚、尤其是海魚,均具有健腦作用。 銅廣泛分布于食物中,缺銅時可補充 含銅豐富的動物肝、腎,甲殼類水產品、硬果類、葉菜類食物。
另外, 蒜和蔥中含有一種叫“前列腺素α”的物質,能舒展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具有較好的健腦功能,值得推薦。
睡眠不足、帶病用腦、不愿動腦等,都易導致腦細胞損害甚至腦萎縮。 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是睡眠,夜晚用腦過度,會使人的機體節律紊亂,導致腦細胞衰減;
在身體不適或患疾病時,勉強堅持學習或工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腦損害,所以,一般不要帶病用腦;思考是鍛煉大腦的最佳方法,有利于發揮腦的潛能,防止腦萎縮。研究表明,勤用腦的人腦血管多呈擴張狀態,腦組織有足夠的血液、營養供給,為延緩大腦衰老提供了物質基礎。
更多相關建議:
腦萎縮一般多大年齡會出現?該注意什么?
腦萎縮的患者多數是中老年人,年齡一般都在五、六十歲以上。我有一位老同事今年六十多歲了,去年冬季的一天突然感覺到腦子一片空白,什么也記不清。年前有次邀請我去他家喝酒,席間他說出去再買點小菜,結果等了他半響也沒見他回家,于是我和他的家人,一同去街上找他,費了半天功夫,終于在麻將館里找到了他,當他看見我們到來時,才想起來忘了買小菜,席間我們之間聊天,他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答非所問。
我建議他們家人趕緊讓他去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患上了腦萎縮,于是家人把他送到醫院用CT查出結果是患上了輕度的腦萎縮。
醫生建議他回家后不要外出,在家多用腦子想東西,那就是多動手動腦,最好讓其寫一寫一生的回憶錄,彈琴、唱歌、堅持寫筆記和日記,多和別人聊天等。日常生活中多吃些補腦的食品,比如核桃仁、花生仁等等。要時刻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情,切不可閑生悶氣,愉快的過好每一天。
更多相關建議:
我有一個鄰居,因為一連生了四個女兒,沒有兒子,和村里的人一吵架別人就罵他是絕戶。他就啥活也不干,天天喝大酒,喝醉了不管是田間地頭,還是房子外面躺那就睡。
才50多歲,記性越來越差,有時候站在村口就想不起來那個是他家。去醫院檢查是小腦萎縮,老年癡呆前兆。醫生囑咐他不要再喝酒了。回來就真的不喝白酒了,卻喝起了飲料,經常去小買部買大瓶的可樂,買爆米花吃。
老婆和四個女兒也管不了他,就隨便他了,咋高興咋來了,沒過幾年,腿腳不好使了,去醫院檢查是骨質都疏松了。前幾年他女兒用電動車拉著他出來,基本上就是不認人了,連自己的外孫都不認識了,后來眼睛也看不見了。
去年夏天死了才60多歲,連墓地都沒買。他老婆是嚴重糖尿病,因為是四個女兒,怕到時候沒有人給上墳,說是到時候兩個人的骨灰都撒大江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