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糖尿病徹底治愈,這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夢想,然而就目前的醫學水平而言,糖尿病還是無法根治的一種疾病,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見到有些人查出血糖高于了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通過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后,血糖恢復了正常且保持多年不再升高,這是不是糖尿病被治愈了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清楚地知道血糖為什么會高,糖尿病又是如何發生的?
導致血糖升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胰島細胞受損或數量不足,不能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血液無法被運送進細胞內被利用,從而導致了血糖的升高。二是胰島細胞分泌功能正常,但組織細胞上胰島素運送血糖進入的通道異常,血糖不能及時被利用造成血糖的升高。
這兩種情況可既可單獨存在,也可同時存在。研究證實:在血糖升高的早期,以胰島素抵抗最為常見,胰島細胞分泌功能尚屬正常,此時雖然表現為血糖升高,但實際上并非胰島細胞受損而發生,可以說并非真正發生了糖尿病。
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有效控制,將不斷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負擔,長此以往胰島細胞即會受到損傷而發生傷亡,胰島素分泌即會越來越少,真正的糖尿病便發生了,成為了不可逆轉的病變。
而消除胰島素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活方式干預,這也就是有些人血糖降至正常后,只要堅持良好生活習慣,持續多年不會再升高的原因。
對于真正發生的糖尿病,其最大的危害在于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害,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破壞及影響全身組織器官,引起多器官的病變,可以說糖尿病所有并發癥的病理基礎是血管的病變。因此,只要將血糖平穩地控制在目標范圍內,這種血管損害的風險即會大大降低,從臨床治療的角度說即可說是臨床治愈,但這是長期堅持治療的結果。
此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疾病,全身代謝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脂代謝等等,因此糖尿病人還應同時重視對血脂、血壓等的控制,才能最有效的阻止與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才是糖尿病得以真正控制的根本。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
糖尿病的成病誘因:
1.遺傳,也就是體內的某個或某些基因有問題,這是發病的內因
2.不良的生活習慣:運動過少吸煙、大量飲酒、超重或者肥胖、經常精神緊張
20年前糖尿病的發病率還不到1%,而現在約4%,這20年中人們遺傳基因的變化不會很大,但糖尿病的發病率卻增加了好幾倍,因此主要還是環境因素的作用所致,特別是不良的生活習慣。為了減少糖尿病的發病機會,我建議大家應做到:少飲酒,不吸煙,常運動,多果菜,限制肥肉限制糖,合理膳食少放鹽,主食宜粗不宜細,起居規律足睡眠,精神放松情緒穩,超重肥胖要避免。 有下述幾種情況的人要敲響糖尿病的警鐘:有多飲、多尿、多食的現象出現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齡在40歲以上者;經常感到疲勞乏力者,以下肢無力最明顯;體態肥胖或超重者;分娩過8斤以上胎兒的女性;有突感視力下降者;皮膚瘙癢,頻頻生癤、癰者;過去曾有過血糖高或尿糖陽性者。臨床表現: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輕(消瘦)、疲乏無力,肥胖(若得不得及時診斷體重會逐步消瘦
大家都知道血糖是身體主要的營養基礎,為了讓更多人明白,血糖的來龍去脈,不妨告訴你
血糖的來源三進:
(1)餐后由食物消化吸收而來,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空腹時由肝糖原分解而來
(3)體內從蛋白質來、脂肪來、→轉換葡萄糖,→轉化為肝糖源 肝糖源→轉為葡萄糖→轉換成能量。
當人體沒有食物來源,肝糖源存儲的葡萄糖消耗殆盡的時候 就會消耗皮下脂肪,人體C蛋白質,供給人體能量。
血糖的去路(1)氧化轉化為能量;
(2)轉化為糖原存于肝臟和肌肉
(3)轉變為脂肪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加以貯存。
糖尿病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發癥:
你問能不能治療好,這個一定是要看自己的身體情況,病癥的基本情況,說能治療好的都瞎扯的,一切都應該聽醫生的建議,或者去醫院確診,遵循醫生對你的建議,別盲目亂買藥,以免上當受騙,血糖穩定了也一定做好檢查,飲食作息規律,系統性損傷已經無法避免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維護好身體。
再叮囑你一次:做好平時飲食規律: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病人的基本治療,每一個糖尿病病人,任何階段都必須有合理的飲食治療。
對于每一個糖尿病病人,我們都應了解其身高、體重,以便對其飲食治療及足貼使用后飲食的改善情況進行監測,或使用一些飲食方面的輔助療法。
一、 計算標準體重:
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5
當:實際體重÷標準體重 上下10%為理想體重
超過10%為超重
超過20%為肥胖
低于20%為消瘦
一、 合理膳食:
每日膳食總熱量的食品份數=每天膳食總熱量(千卡)÷90千卡
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
蛋白質占 15%-20%
脂肪占 25%-30% 動物油脂<10%
膽固醇每天<300毫克
1、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谷物、小麥、面食、糕點、水果、蔬菜、豆類。
谷物類主食可以米面搭配吃,若再添些薯類、玉米、小米、全麥粗面包等就更理想;
蔬菜最好每天有三四種,要包括綠葉蔬菜;水果以含糖量少的為主,如:蘋果、菠蘿、草莓、獼猴桃等。
2、蛋白質:主要來自瘦肉、魚、蝦、蛋青、乳制品、豆類等。
3、脂肪:主要來自動物脂肪和烹調油,如魚、肉、腰果、花生、豆
油等。膽固醇量每日小于300毫克,一個蛋黃約含200毫克,已能滿足人體的需要。
4、一般人每天的大致食物結構是:
糧、豆 400-500克 糧:豆=10:1
蔬菜、水果 300-400克 蔬菜:水果=8:1
奶及奶制品 200-300克
肉、魚、蛋 100-200
建議多吃含糖量少的食物 例如:油、鹽、糖 適量
鮮玉米 馬鈴薯 熟米飯 饅頭 窩頭 烙餅
油條 咸面包 大米、小米 高粱米、玉米碴 白面、玉米面、米粉 莜麥面、混合面 干豆(綠豆、紅豆、云豆)掛面 燕麥片 蘇打餅干
菜果類 主要營養成分:維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纖維
每份食品熱量 90千卡
按照有規律的飲食作息,會對身體產生好處,同時也祝你早日康復
更多相關建議:
綜上,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治愈,多數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給予藥物治療,以平穩控制血糖達標,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咨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代謝異常為特征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病機理非常復雜,目前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糖尿病發病原因的假說都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來說,糖尿病的根本發病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根本原因沒有弄清楚,當然也就談不上治愈的問題,另外,目前的醫療條件下,有些導致糖尿病問題的病因都是無法徹底逆轉的,比如胰島素抵抗的問題,胰島細胞分泌功能的下降等,因此,從這些方面來看,糖尿病徹底治愈,目前還是做不到的。
對于糖尿病,我們一般都不談治愈,而是更多的要談到控制,控制什么,需要控制的方面很多,控制血糖平穩,控制病情的進展,控制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控制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控制其他慢病與糖尿病共同作用引發的疾病風險,這些方面都需要好好的控制。
當然不論怎么說,糖尿病的控制最基礎的和最重要的,還是要控制血糖的平穩、達標,光平穩還不夠,還要控制到合理的范圍內,才能夠更好的減少高血糖對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
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標是多少?一般說來,除了高齡老年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低血糖風險特別高,自我管理能力差的糖尿病患者以外,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標都應該以糖化血紅蛋白不高于7.0%為目標,這個糖化血紅蛋白對應的空腹血糖水平一般是不超過7.0mmol/L,而餐后2小時血糖則不高于10.0mmol/L,這樣的一個血糖控制水平,如果能夠長期保持這個水平,就可以算作是平穩、達標的血糖控制了。
如何控制血糖平穩達標,首先要強調的就是要做好血糖監控測量,定期測量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同時在血糖控制初期,調整血糖控制方案時,加強血糖的自我監測,只有做好血糖水平的監測,才能了解血糖的控制情況,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們做好血糖的控制。
做好血監測的同時,控制好血糖,當然也少不了生活控制的干預,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好血糖水平,飲食控制,運動鍛煉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基礎方面,其重要性并不亞于用藥物控制血糖,通過合理的控制飲食,保證營養均衡的情況下,盡量控制好能量攝入,結合自身情況,通過合理的運動鍛煉,加強身體的能量消耗,在很多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初期輕度血糖升高的患者身上,甚至不用服用藥物,都能夠起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作用,值得我們一直堅持。
當然,糖尿病的控制還包括合理用藥,合理的使用降糖藥,在生活調理的基礎上,加強血糖的控制,同時在用藥過程中注意控制血糖的達標和低血糖風險,如果單靠生活干預,血糖已經無法控制達到我們上述的達標水平了,就應該盡快的啟動藥物干預,通過三管齊下的方式,來加強血糖的管理,越早控制好血糖,血糖控制的越平穩,糖尿病的病程發展就會越慢,相關并發癥發生的風險幾率也就越小。
能夠平穩達標的控制血糖,雖然不能說是糖尿病已經“治愈”了,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對高血糖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早干預,盡早的控制好血糖水平,并且一直控制血糖的平穩達標,糖尿病人也完全可以活的健康,而且預期壽命也并不會比非糖尿病患者更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糖尿病這種慢病,如果做好控制,并不會影響我們的生命健康質量,這也是不是可以算是一種“治愈”呢?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能徹底治愈嗎?血糖平穩就意味著治愈了嗎?
從理論上講,任何病都是可以根治的,關鍵是能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找到解決這個病因的方法,就像補車胎一樣,把被扎的自行車胎,打上氣,放進清水盆中,看到哪里冒氣泡,就知道哪里破了,然后補上,問題就解決了。如果不用水盆,靠猜想,或用手摸,那簡單的問題一下子就復雜化了,用時長,還不見得找的對。
現在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通過控制飲食,運動,吃藥還維持血糖平衡的,這種方法,表面看問題解決了,但是很多病人都有體會,病程越長控制越難,到最后還可能出現并發癥。
這是因為,控制飲食,運動這些方法都是不吃糖,或把糖直接排出來,導致的問題是身體更加缺糖,缺糖時間長了,就會無力,消瘦,甚至腎衰竭。正確的方法是解決細胞缺糖和血液糖多的矛盾,解決糖的代謝吸收問題,這種思路,即便不能根治,,而不會出現并發癥。
更多相關建議:
從目前的科學研究來講,1型糖尿病還很難實現徹底治愈!2型糖尿病的患者個別類型有望實現治愈!
但最近看到了一些報道!對于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胃袖帶手術在降體重的同時可以實現血糖的正常;對于無并發癥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做《腹腔鏡下腸轉流微創手術》達到血糖的平穩,不服藥!效果明顯!
更多相關建議:
我國是糖尿病大國,由于我國經濟實力及人民物質生活的提升,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給很多人生活帶來了困擾,多數人血糖高且有臨床表現時才吃藥,一旦血糖平穩就會放棄吃藥,其實血糖平穩并不等于糖尿病治愈了,而是穩定在健康的區間內游蕩。
以目前的醫療來看,還沒有完全治愈糖尿病的手段,多是通過服藥或其它醫療手段將血糖控制平穩,不使其產生大的波動以危及靶器官。現在很多慢性病,只能平穩控制,并不能治愈,像糖尿病、高血壓等,雖然不能治愈,但若能平穩控制,完全和正常人一樣生活。但血糖平穩并不是糖尿病治愈。若血糖不能平穩控制會發生以下并發癥。
1.糖尿病腎病
該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是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大原因,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治療上就很困難,但若積極控制血糖,就會減少糖腎的發生。
2.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該病是糖尿病較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發病急,病程短,剛開始常表現為多尿、煩渴、乏力等糖尿病癥狀加重或首次出現,若耽誤治療,則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表現。檢查時發現尿糖、尿酮體呈強陽性;血糖升高(16.7~33.3mmol/L),血酮體升高(約4.8mmol/L)。
3. 高滲性高血糖狀態
該并發癥較嚴重,剛發病時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的典型臨床表現,但1-2周后,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嚴重脫水,波及中樞神經出現昏迷等癥狀。檢查時發現尿糖強陽性,尿酮體陰性或弱陽性,血糖明顯升高(>33.3mmol/L),血酮體正常或略高,有效血漿滲透壓明顯升高(>350mmol/L)。
4.糖尿病眼部并發癥
眼部病變也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若血糖控制不佳一般會出現視網膜眼底病變、葡萄膜炎、白內障等。
除了以上并發癥外,還會出現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等并發癥,這些并發癥都是可以平穩控制血糖后避免發生的。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式有很多,一般用西藥降糖,也可以用中藥、針灸等,但必須結合嚴格的飲食,保證蛋白質、卡路里的攝入均衡。
文:盧冬冬/王傳航教授
更多相關建議:
中西醫對此有完全不同的認知和答案!我本人是一個二型糖尿病患者,已經10多年。我對所有控糖藥物過敏,所以不能吃藥。故糖尿病逼的我開始每天鍛煉2個小時,體重下降到MBI 26.5-27.0,我現在每天飲食正常(陜西人,一日三餐以面食為主),血糖正常。
我感到自己已經完全正常,但是做醫生的女兒和女婿認為我只是血糖控制住了,而不是完全治愈。我個人認為,糖尿病沒有網上和醫生說的那么可怕,但是一定要認真對待,尤其心理素質必須強大,有戰勝糖尿病的毅力和自控能力,糖尿病患者就會有正常的生活和飲食。
更多相關建議:
血糖平穩就意味著治愈了嗎?
遠遠不是。
空腹血糖水平超過7.0mmol/L,或者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超過11.1mmol/L,是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
但血糖升高只是身體代謝失衡的結果,不是原因。
事實上,糖尿病人吃完米飯、牛肉面,血糖水平會飆升到12、13甚至更高,但如果一餐只吃肉、蛋和蔬菜,血糖水平就會相對平穩,往往不會超過11。這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只是你切斷了食物中“糖”的來源。
只看血糖水平,還不足以判斷糖尿病是否好轉。你要找到并逆轉血糖升高背后的“癥狀”,才會從根本上改善血糖水平。
胰島素抵抗,往往是血糖升高的直接因素。胰島素抵抗意味著,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抵抗,拒絕胰島素將血糖帶進細胞,結果是血液中血糖水平居高不下。
而引起胰島素抵抗的原因,才是你在生活中極力需要改善的。
高熱量低營養的飲食習慣是造成胰島素抵抗的主因,飲食中缺乏天然的肉類、蛋類、海產品、蔬菜以及低糖水果。每天吃外賣,油炸食品、加工食品,或者大部分熱量來源都是精制的米面等。結果是熱量過高,營養又攝入不足,要知道我們身體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自我修復,分泌胰島素的器官——胰腺也是如此。但前提是你要給足營養。以及不要過度刺激,對于胰腺器官來說,暴飲暴食,或是高升糖+高淀粉的食物都是不友好的。
當然,胰島素抵抗背后的原因是復雜的,久坐不動、腸道菌群失調、炎癥、生活毒素等都是引起胰島素抵抗的關鍵因素。
只有逆轉胰島素抵抗,恢復胰島素的敏感性,才能從根本上改善2型糖尿病
關注原食點,了解不一樣的血糖小知識!
免責聲明:本賬號發表的內容僅是用于信息的分享、學習。文章內容不能直接作為任何健康干預的依據。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是治愈不了的,血糖平穩這不意味著糖尿病已經治愈,只是暫時的現象,患者要注意監測,防止復發。
糖尿病能徹底治愈嗎?這是大家想關注的一個問題,甚至搞醫的人,有的時候也弄不清楚。糖尿病肯定是治愈不了的,糖尿病癥狀比較嚴重的病人,或者是新發的糖尿病病人,通過胰島素治療或者是口服降糖藥治療,會出現一段時間,既不用吃藥也不用打針,這個時候血糖很平穩,但是這不意味著糖尿病已經治愈了,其實這種血糖平穩只是暫時的現象,也可能是持續半年、兩年、三年,甚至四五年。
但是患者一定要注意監測,有可能你不注意的時候,血糖又反復的升高,會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傷痛,有些病人無監測血糖,認為自己血糖平穩了,已經好了,沒有癥狀了,而且血糖也好,不吃藥不打針,但是往往就放棄了監測,最后會導致這病人以糖尿病酮癥又過來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