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對于60歲以下,沒有明顯并發癥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議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4.4-10.0mmol/L。
如果是非空腹血糖8.7mmol/L,那么就做到了控糖達標。不過每天的血糖控制還要保持平穩,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保持在3mmol/L以內為好,防止血糖波動太大。
要保持血糖平穩,就要注意合理用藥,適量飲食,多吃蔬菜,主食粗細搭配,飲食種類多樣化,堅持每周運動至少5天,每天30分鐘。
如果是空腹血糖8.7mmol,則比較偏高。就要找到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
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有“黎明現象”、“蘇木杰現象”、藥物劑量不足、夜間加餐量過大等。
當空腹血糖升高的時候,一定要測一下夜間血糖,如果夜間發生低血糖,空腹高血糖,就屬于“蘇木杰現象”,可適當減少晚餐前口服降糖藥或睡前中長效胰島素的劑量,防止夜間發生低血糖。
如果是“黎明現象”,可在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島素等。
總之,患者要定期監測血糖,在醫生指導下制定合理的控糖方案。
更多相關建議:
67歲的張阿姨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她確診糖尿病12年了,血糖一直穩定達標,而且到現在為止一直沒有出現并發癥。很多人都好奇張阿姨都有哪些降血糖的秘訣呢?張阿姨十分謙虛,說自己沒有什么秘訣,就是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科學用藥不盲從
一開始,張阿姨確診2型糖尿病的時候,醫生只給她開了一種降糖藥,就是常見的二甲雙胍。但是她吃了3個月后,血糖水平降得不是很明顯,心里有點著急。她的朋友給她介紹了一種進口的特效藥,她遲疑了良久最后還是婉言拒絕了。看到有病友說自己找了有效的民間方,她也是不為所動,每天定時口服醫生開的藥物,并且堅持測量血糖后留心記錄。
第二,主食摻著粗糧吃
飲食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方面,以前張阿姨一頓要吃兩碗米飯或者三個白面饅頭。醫生說她主食吃得多,攝入的熱量太多了,而且吃得都是精米細面,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升高餐后血糖。在醫生的建議下,張阿姨開始學著改變主食,在白米中加入玉米、黑米等粗糧,在白面中加入蕎麥面、玉米面,另外也開始逐漸減少主食的量,防止飲食中的總熱量超標。
第三,配菜多吃綠葉蔬菜
以往,張阿姨吃飯都是以主食最多,吃菜很少,而且她偏愛重口味,小咸菜、紅燒肉、糖醋排骨等都是她的最愛。醫生在與她溝通時發現了這一問題,幫助他制定了個性化的食譜,現在她的飯菜十分豐富,每頓都有新鮮的生菜、油菜、菠菜等綠葉蔬菜,而且還有魚、蝦、禽、蛋、奶等豐富的食材,營養均衡而且總熱量不超標。
第四,鍛煉要達到運動量
確診糖尿病之初,張阿姨意識到自己要加強體育鍛煉,于是就每天下樓到小區公園溜一圈。但是輔助降血糖的效果不明顯,于是她又去咨詢醫生。醫生告訴她現在的運動量不達標,在進行全面的體檢之后,建議張阿姨每天慢跑或者快走半個小時,平時還可以偶爾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運動以身體微微出汗最好。張阿姨聽了回家就按醫生說的辦。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更多相關建議:
2型糖尿病不用藥物,一樣可以很好控糖。
但是要注意的是,調理血糖不要只注重降低血糖,而是要消除可能出現的低血糖應激反應,(了解糖尿病應激反應可以看我另一篇問答“得了糖尿病怎么辦”)
第一,調節血脂,我們在北京延慶的療養院幫助大量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減肥降低血脂,血糖可以恢復正常。原因在于血脂高的狀態,身體利用血糖的效率大打折扣,換句話說,高脂血癥患者需要更高的血糖才能滿足身體需求,需要做的是降低高血脂引起的胰島素抵抗而不是降糖。
要注意不要吃大量精致米面類食物,這種食物升糖過快降糖也快,然后過量的糖會轉化成膽固醇,這才是血脂高最容易被忽視的原因!血脂高會干擾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利用血糖,或稱為胰島素抵抗。
第二,定時進餐,糙米、雜豆、魚、肉、蔬菜都要均衡攝入。務必不要讓自己處于低血糖狀況,雜豆和糙米因為富含纖維素或者直接補充纖維素,可以讓糖和脂類緩慢吸收,不會出現血糖和血脂的過山車變化。補充維生素B族,幫助身體正常實現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
第三,篩查可能引起低血糖的應激反應。這一點至關重要!否則身體在急需血糖時會大量釋放胰高糖素來提升血糖同時抑制胰島素作用。導致應激反應的可能情況有:熬夜!長期加班勞累(包括腦力勞動,大腦需要大量的血糖來提供能量),緊張!恐懼或者壓力等負面情緒。飲食作息規律,注意休息和放松!很多人都不懂如何放松,即便睡覺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需要學習春山步療和自我放松導引等放松訓練。
現在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并沒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癥狀,卻普遍有疲乏無力等能量不足狀況,說明更多的是血糖代謝問題和能量利用問題,一味的降糖只會加重能量不足惡化病情。
第四,注意檢測血糖,又不要過于強調低血糖。要明白糖尿病人需要的血糖要高過一般人,只有消除了應激反應和其他原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血糖自然會回落。如果通過藥物調節過低,反而會激發身體調高血糖的動作,加重肝臟負擔。
第五,練習腹式呼吸,通過腹式呼吸給身體給多的能量支持,很多人呼吸太淺,前半口氣還沒進去,后半口氣已經吐出來了,沒有實現氣體交換。練習吸氣時鼓肚子,可以滿足足夠的氧氣供應。足量的氧氣可以幫助身體實現正常代謝反應,讓能量充足同時減少了對身體有害的代謝廢物。我為什么說呼吸而不是運動,因為運動會引起身體對血糖的需求增加,在飲食調理不佳或者運動量過大的情況下,易引發低血糖問題或者升糖應激反應。需要對飲食做更細致的一對一調控才可以。
最后,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可能至始至終都在制造身體對高血糖的需求,而你所用的藥物可能更進一步加快了這種發展趨勢,如果你愿意停下來,聽一聽身體的聲音,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你會發現,血糖紊亂狀況很容易改變。
臨床醫生善于藥物控制,但是康復卻與藥物控制的理念并不相同,康復醫學自成體系,需要更深入的了解發病機理,從身體的應激反應,激素的變化以及細胞的層面上考慮癥狀的意義并提供相應的支持。調理糖尿病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慢慢來,找到血糖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就好辦了。如果你希望更好的調控,去看另一篇回答“得了糖尿病怎么辦”,那里把代謝情況詳細解釋。有問題可以留言。生活方式疾病,還需要從生活方式入手調節,藥物只能是輔助,機體功能的改善才是根本,要樹立信心,祝早日康復!
專注非藥物調理,歡迎關注點贊,有問題留言。Vista在悟空問答第173個回答。
更多相關建議:
我去年檢查出空腹血糖11.6,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在沒有服藥的情況下,我把空腹血糖降到了5.6左右,之前的一些不適癥狀,比如頭暈眼花、口渴等也消失不見了,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調整?飲食:之前我特別能吃,饅頭、米飯、面條,從不挑食,每頓都吃的津津有味,可以說是暴飲暴食了。我的體重也一度很胖,1米78的身高,體重達到220斤,超重不少。也正是這樣的飲食習慣導致了我血糖升高。
雖然我的飲食中,吃糖并不多,但這是一個錯誤認識。并不是只有吃糖才會導致糖尿病。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是攝入過多碳水食物。碳水食物吃入人體后轉化為糖,血糖升高。碳水食物就是我們三餐中的米面粥等主食。
所以我減少了自己一日三餐中的碳水食物攝入量。說實話我初期是完全不吃米面主食的,效果很好,也沒有什么不良反應。但是有些朋友擔心完全不吃碳水食物會對身體有害,建議你不要完全不吃碳水食物,可以減少碳水食物的攝入量或者用雜糧替代精米面。
二、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很多糖友們?都不愛運動,其實動起來有助于降糖,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比如我,不愛跑步、跳繩等劇烈的運動方式,我就選擇了飯后散步的和緩運動方式,一樣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三、保持好心態:郁郁寡歡的性格對身體不利,沒有病也會憋出病來,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心情好對各種疾病的康復都有好處。我就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每天笑哈哈的,身邊的人也被我影響的更開心了。
我的血糖高主要是受媽媽的遺傳,加上自己以前的生活習慣不太好,從我做到以上三點以后,一個月時間,血糖就降到了5.6,現在快一年了,血糖值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圍,身體越來越好了!
更多相關建議:
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從1980年0.67%,1994年2.5%,1996年3.21%,之后走向快速增長期,到2007年高達9.7%,2010年11.6%!
高達十分之一的概率,意味著每一個家庭都有可能遭遇糖尿病的禍害!
(本圖摘自中華內科雜志的文章,數據來源于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除了美國,高發的糖尿病已成為困擾全世界人民的慢性病)
然而,由于人們對預防疾病的概念還很薄弱,目前糖尿病爆發趨勢并沒有被遏制,反而還在進一步快速增長。
你對糖尿病預防的了解,很可能幫助到你的家人或者朋友。且不說現在看病難、看病貴,普通人家病不起,就算病得起,不遭罪嗎?
糖尿病是一個可防、可控的疾病,到了晚期,各種并發癥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在這之前,我們能做非常多的工作!
哪些人容易發生糖尿病?
1、超重和肥胖的人,包括體重不超標但腹圍肥胖的人:想算自己體重有沒有超標,用體重指數可以衡量,具體算法是體重(kg)÷身高(m)的平方,算出來大于23表示超重。打個比方,身高170cm,體重70公斤的人,70kg÷(1.75×1.75)=22.86
2、習慣久坐不動的人
3、飲食偏西化或者喜歡高熱量飲食的人
4、已有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謝異常的人
5、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不管是5條中了1條,還是全中,意味著隨著年紀的增長,成為糖尿病后備軍團的概率更大。
糖尿病最恐怖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發病5-10年后,各種由糖尿病引起的其他疾病會逐漸顯露出來。在以前,糖尿病發病年齡大,所以在去世前沒有發現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
但是現在我們周圍30、40歲的人,甚至20幾歲就患病的人很多,再加上早期沒什么癥狀不容易引起重視,人生一半路還沒走完,并發癥已經開始很明顯,這無疑增加了治療難度,患者本人也會遭受身心折磨。
以下列舉的是四種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導致的失明;糖尿病腎病導致的尿毒癥透析;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變導致的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糖尿病足部病變導致的壞疽截肢;
就單獨拿尿毒癥透析人群來說,就單憑糖尿病這一個疾病,已經打敗其他所有類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總和,近年來成為導致尿毒癥的第一位因素!
請把這些知識也告訴您的家人!
在短短30年的時間,糖尿病從一個不多見疾病迅速增長成一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實糖尿病可防可治,生活方式占了很大部分原因!
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運動!我們有很多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血糖輕度升高,還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通過堅持運動,可以在完全不吃藥的情況下把血糖降到正常范圍。如果你是個吃貨,忍不住多吃了很多美食,那么就要有消耗的途徑,吃得多又不動,熱量只能堆積起來傷害身體。
第二條:多吃蔬菜、水果,適量吃魚類,少吃紅肉(豬牛羊肉),我們現在的飲食習慣恰恰相反,豬牛羊肉等富含飽和脂肪酸(壞脂肪)的食物吃得太多,而蔬菜水果攝入過少!魚類可以作為蛋白質營養的來源,脂肪也多以不飽和脂肪酸(好脂肪)為主。
第三條:戒煙、少喝酒
第四條:高危人群注重糖尿病的早期篩查,關注自己的血糖。已有糖尿病者,注重并發癥的預防,平穩的血糖控制有益于延緩并發癥出現的時間!
醫生的醫術再高明,使用的藥物再高級,也比不上自己防控來得重要!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為這位朋友的孝心點贊,母親年齡55歲,血糖達到了8.7的水平,這個血糖如果是空腹血糖的話,那么一般是可以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問題的,對于這樣的一個年齡,這樣的一個血糖水平,應該如何加強血糖控制,把血糖降下來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更年期和絕經期女性,是血糖升高的高風險人群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女性都會經歷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從生殖期進入絕經期的階段,從絕經前直至徹底絕經的這個階段中,由于女性體內雌性激素水平的降低,雌激素對于女性健康原來的一些保護作用也會受到影響,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可能會發生代謝方面的一些異常,血脂異常,血糖升高等問題,都是女性更年期值得注意的健康風險,這種健康風險的出現,與女性更年期,絕經期的生理變化有著密切的關聯性。
因此,對于45歲以上的女性朋友,建議要定期地進行體檢,在檢查其他相關健康指標的同時,對于血壓,血脂,血糖等方面的指標,也要重點的予以關注,一旦出現血糖升高的情況,盡早地進行調理控制,就是減少病程發展,減少相關心腦血管風險的重中之重。
55歲血糖8.7,嚴重嗎?
我們看高血糖,糖尿病是否嚴重,當然不能只看一個血糖值就能看出來。對于55歲的年齡來說,出現血糖升高的問題,大可不必太過驚慌,如果是定期檢查身體,比如每年體檢的情況下,血糖忽然出現升高的狀況,也還建議您再去復查一下,復查時注意一定要嚴格保持空腹狀態,而如果是逐漸升高到這個水平的血糖值,那么血糖確實已經升高的風險可能就比較大,這種情況下,建議結合自身的血糖值,評估這個血糖值為我們帶來的風險高低。
如果單看這個血糖水平,并不是很高的范圍,但如果想要綜合評估風險高低,還應該注意患者有沒有糖尿病的并發癥問題,比如心血管疾病問題,周圍神經病變的問題,比如腎功能受損的問題,這些方面都是有可能是與高血糖長期不控制有關的并發癥,也是評估血糖升高風險的重要因素;除了并發癥以外,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糖耐量情況),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個指標,如果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血糖卻升高幅度較大,同樣也是值得注意的,建議除了餐后血糖以外,也可以去檢查一下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這個值能夠反映近2~3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能夠更好的了解自身的血糖升高情況。
如果沒有相應的并發癥問題,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也都并沒有異常升高,對于空腹血糖8.7這樣的水平,大可不必太過擔心,積極做好生活調理的同時,配合合理用藥,應該能夠很快地就把血糖控制到合理達標的范圍內。
血糖8.7,生活調理注意事項
降血糖絕對不僅僅是吃降糖藥那么簡單,如果是單純的空腹血糖升高到8.7的情況,沒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及糖尿病并發癥的情況下,輕度的糖尿病問題,建議在用藥前,不妨先多試著通過飲食和運動來加強血糖控制。
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控制攝入,既不過度節食導致身體缺乏影響,影響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其他的健康風險,也不暴飲暴食,造成能量過剩,加大血糖升高風險,才是最合理科學的糖尿病患者膳食搭配。注意低脂低糖低鹽,多吃蔬菜,雜糧等富含膳食纖維和水溶性維生素的食材,注意優質蛋白的適量攝入,保證身體健康的同時,通過飲食調理控制加強血糖的管理,往往有很好的輔助降糖效果。
比起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同樣重要。運動鍛煉能夠有效地增強肌糖原的代謝利用,改善身體的胰島素抵抗,降低糖尿病并發癥風險,同時對于提高身體素質,減少絕經期骨質疏松風險等方面,有著多方面的健康獲益,因此,對于血糖升高的中年女性朋友,積極加強運動鍛煉,并做好長期堅持,是穩控血糖的重要方面之一,一定要堅持做好。
有些時候,對于一些血糖輕度升高,剛剛達到確診標準的糖尿病患者,通過飲食和運動的合理控制,血糖就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甚至恢復到正常達標的范圍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因為血糖達標了,又進一步放松了生活上的嚴格自律,血糖就有可能進一步升高,再次超標,因此,對于血糖的調理控制,生活上做好長期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血糖8.7,用藥方面建議
對于空腹血糖升高到8.7的情況,通過生活上進行飲食、運動的調理干預來降糖,如果無法有效地把血糖控制下來的話,就可以考慮服用藥物來加強血糖的控制。對于降糖藥物的選擇來說,建議還是首選經典的降糖藥物二甲雙胍,這個藥物雖然是老藥,但降糖效果明確,對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都有一定的降低作用,長期服用不傷肝腎,還有一定的心血管健康獲益作用,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的初治,特別是沒有相關并發癥,也不屬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患者,還是首選的降糖藥。
二甲雙胍的主要不良反應是引起胃腸道不適的情況,腹痛,腹瀉,腹脹,便秘,惡心等癥狀,都是常見的不良反應,想要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一般建議可以從低劑量起始用藥,一開始的日劑量可以選擇0.5g,在身體逐漸耐受后再逐漸加量,隨著劑量的加大,降糖效果也會更好,最大應用日劑量推薦不超過2.0g。
最后說一下血糖的控制目標,對于空腹血糖8.7的情況,如果在沒有其他糖尿病并發癥以及低血糖風險的前提下,通過嚴格自律的生活調理和合理用藥,建議將空腹血糖應該盡量的控制在7.0以下,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也應該定期檢測,基本目標以控制到7.0%為準,如果身體狀況比較好,血糖控制的也比較理想,控制到6.5%以下則更好。
更多相關建議:
血糖正常值是指人空腹的時候血糖值在3.9-6.1毫摩爾/升,血糖值對于治療疾病和觀察疾病都有著指導意義。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爾/升,和/或餐后兩小時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爾/升即可確診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輕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控制病情。飲食治療是各種類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運動治療,其可增加體力活動,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減少身體脂肪量,增強體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
另外,糖尿病病人還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心態的好壞往往也會影響到血糖控制的好壞。
目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以上生活方式控制不佳時,就必須藥物治療,主要的藥物包括磺脲類藥物、雙胍類降糖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格列奈類胰島素促分泌劑等。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藥失效者先采用聯合治療方式,方法為原用口服降糖藥劑量不變,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島素或長效胰島素類似物,一般每隔3天調整1次,目的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爾/升,無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藥,改為每天注射2次胰島素。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想有效控制血糖,應該從生活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保持好心情。
以上解答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藥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更多相關建議:
我的一個當年的女同事,今年五十三歲前幾年兩口子就血糖高糖尿病。這些年開始的是口服藥降糖這些年很不穩定,大概在前年的時候,剛開春大家都去挖野菜吃,她這人也是閑不住,就每天和老伴上山采野菜去了。
山上才采回來野菜以后回家也不去市場買菜了,就天天吃自己挖的野菜,也可能是天天上山采野菜還是不知道那種野菜能治病,兩口子的糖尿病竟然讓他倆給折騰好了。
他倆剛開始上山去采野菜的時候記得天天得注射胰島素,后來堅持上山采野菜時間長了,就老是忘記注射胰島素,后來一想干脆就吃藥吧!但是時間長有時候藥也忘記吃了,但是后來發現不吃藥也沒有反應了,兩口子逐漸少吃藥直至最后停掉了藥物。
現在倆人開春就去采野菜吃,沒有野菜的時候就去騎自行車玩。這兩口子逐漸身體越來越健康。
沒事聊天的時候這個女同事說:發現降糖最好的辦法就是多鍛煉身體。
更多相關建議:
其實最重要的是保證血糖的平穩,平穩升高和平穩下降,這樣不會引起突然的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現象。所有食物都是有熱量的,所以只要攝入食物都會造成血糖的波動,而沒有絕對能夠降低血糖的食物。平穩血糖的有效辦法就是“管住嘴、邁開腿”,也就是注重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配合適當運動,就可以維持血糖的相對穩定。
特別是高血糖、糖尿病的朋友,日常飲食最好是以清淡為主,遠離高油高脂高糖高鹽食物,遠離油炸、零食、甜點、冷飲、燒烤和重口味的食物,當然,其實糖尿病并不是說不能吃含有蔗糖、葡萄糖的食物,只是這些食物不適宜糖尿病、高血糖的朋友食用,對控糖控脂都很不利。烹飪方式可多用蒸、煮、燉、燜、涼拌(不要加過量調味料)、清炒等方式。另外,要少吃加工驚喜、軟爛利于消化、糊化程度較高的食物,例如糕點、零食、米糊米粥等,利于消化的食物同時糖分的攝入也會更快,對平穩血糖十分不利。
可以增加優質蛋白、全谷物類食物、蔬菜的攝入量,注意水果的攝入量,不要過量,選擇低升糖指數和糖負荷的水果食用。主食中可以增加粗雜糧、雜豆、薯類食物,用部分薯類食物代替主食,避免經常吃粥類,多煮干飯。吃飯細嚼慢咽,配合蔬菜、肉類一起食用;飯后可以適當走動,能夠更加平穩血糖。日常可以使用適當堅果,堅果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抑制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對于輔助控糖也是有效果的。
更多相關建議:
降血糖的5大“秘訣”(1)管住嘴(2)降糖藥(3)戒煙(4)限酒(5)多走路,堅持運動
規律運動有助于控制血糖,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減輕體重,提升幸福感,而且對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級預防效果顯。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堅持規律運動12到14年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顯著降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分鐘(如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包括:快走、打太極拳、騎車、乒乓球、羽毛球和高爾夫球。
結語
總之,糖尿病的治療是一項極其復雜繁瑣的工程,要控制好飲食,管好嘴巴,加強餐后運動。此外,還配合醫生藥物治療,定期監測,就能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到來,健康到老。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8,10(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