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關節疼痛有很多種原因,如:脂肪墊勞損、半月板損傷、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韌帶損傷、運動不當、不良走路習慣、腰椎或髖部疾病等。而對于中老年女性,膝關節疼痛常見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和骨質疏松引起腰椎或髖部疾病而導致的膝關節痛。
-
骨性關節炎引起的膝關節疼痛
多見于中老年女性。超重負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如果有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時候關節會有摩擦音,膝部內翻畸形并伴有內側疼痛等情況,則高度懷疑骨性關節炎了,拍片有助于明確診斷。
治療上,如果是急性期的話,則多休息、少活動,必要時可口服非甾體類藥物,但是此類藥物的長期應用又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許多嚴重并發癥。也可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當膝骨關節炎繼發滑膜炎,關節腔內有積液,或疼痛較重,其他治效果不佳時,才考慮應用激素。關節內重度病損,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則考慮人工膝關節置換。
-
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會引起腰椎或者髖部病變從而累及股神經而引起的膝關節疼痛等癥狀,大部分膝關節疼痛患者均可在腰骶部、臀部外側 ( 闊筋膜張肌、臀大肌、臀小肌 ) 髖部的和腹股溝 ( 內收肌群 ) 處查到明顯的壓痛點。絕經后婦女缺鈣是導致骨質疏松的一個危險因素,老年絕經后婦女骨吸收增加,尿鈣排泄量也增加,飲食鈣的需要量也要適當地增加。
如何補鈣
缺鈣,并不是要我們盲目地補鈣,因為我們人體每天吸收的鈣是有限的,多了就不會再吸收了。老年人胃納差,營養要素,特別是鈣攝入減少,而且戶外運動減少,體內維生素合成降低,腸道鈣磷吸收下降。我們在補鈣的同時,還要補充如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另外,日照皮膚可產生維生素D,所以,我們提倡老年人多進行戶外活動。
同樣是膝關節痛,原因有很多,我們得搞清楚疼痛的原因后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治療方案,而不是盲目地處理,單純地補鈣并不能把病治好,治病不僅要指標,更要治本。如果出現問題,得及早到醫院進行咨詢,這樣才能得到更加科學的建議和治療,而不延誤病情。#清風計劃#
更多相關建議:
這位朋友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孝心可嘉!這位朋友問出這樣的問題,也說明對于健康知識的了解還差的有點遠。
生活越來越好,我們的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58歲還不算是很老的年紀,有些女性朋友已經絕經,但還有一部分女性可能還在絕經的過渡期(圍絕經期),如果經常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的問題,真的是因為身體缺鈣造成的嗎?58歲女性產生膝關節疼痛,可能是骨性的關節炎、可能是風濕性的關節炎,可能是骨質疏松,可能是高尿酸引起痛風性關節,這些問題,都不能單單以“多補點鈣”就能解決。因此,如果絕經期或圍絕經期的女性,經常出現膝關節疼痛的問題,不妨先去醫院診察一下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具體原因,對癥治療才能更有效的緩解和改善疾病癥狀,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
但這也并不是說,中老年朋友就不需要補鈣了,在進入中老年階段時,注意補鈣,特別是圍絕經期和絕經后的女性,更要多注意鈣質的補充,為什么女性更要多注意鈣質的補充,這是因為女性在進入衰老期時,會有一個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往往同時伴隨著骨質流失的加快,因此,更年期女性如果不注意調理身體,出現骨質疏松的概率很大,而很多時候,骨質疏松也是導致膝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國2016年內分泌醫師協會和內分泌協會發布的絕經后骨質疏松診療指南中指出,50歲以上的女性,建議每天鈣的攝入量不少于1200mg。
對于如何補鈣的問題,首先應該是注意飲食中鈣的攝取,很多食物都可以為身體補充鈣質,牛奶、各種乳制品,芝麻、蝦、蝦皮、豆腐等豆制品、各種豆類、各類堅果,芥菜、莧菜、甜椒、木耳等蔬菜,都是富含鈣質的飲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在飲食上增加富含鈣質的飲食,對身體補鈣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日常生活中補充的鈣質還不夠,當然也可以考慮服用補充劑,一般建議選擇正規品牌的藥字號產品,鈣含量和補充效果上也更有保證,但是服用補劑也要注意,有的朋友服用鈣劑會引起牙痛、便秘等不良反應,根據情況適量足量合理補充,才是最好的。
除了要補充鈣質,也要注意補充促進鈣質吸收的各種維生素,大家熟知的維生素D和鈣的搭配,正是因為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和骨轉化,因此,在補充鈣質的同時,也要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奶制品中同時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就是很好的補充鈣質的食材。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多見見陽光,多曬太陽,陽光能夠促進皮膚中的維生素D轉化,提高鈣質的吸收率。
不管是補鈣還是補充維生素D,都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和預防骨質疏松,調節可能由此而導致的骨關節疼痛問題,因此,除了注意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以外,還建議中老年女性朋友能夠多多的增加活動量,如果能夠堅持規律的運動,就更好了,運動能夠降低骨流失速度,改善骨密度,減少骨質疏松發生率,同時還會增強肌肉力量,避免因肌肉功能退化而導致的關節疼痛的發生幾率,因此,想要更好的補鈣,改善骨密度,不妨也增加以下活動量,讓自己動起來吧!
上面談到的幾點都是能夠預防骨質疏松問題的,越早做到,骨質疏松出現的幾率就越小,而如果確診為骨質疏松的問題的中老年女性朋友,單單靠補鈣和維生素D等還是不夠的,應該在配合補鈣的前提下,根據情況,咨詢醫生,合理的選用抗骨質疏松藥物來改善骨質疏松,減少骨疼痛以及骨折的發生率。
更多相關建議:
58歲女性,出現膝關節痛,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老化性關節炎(專業叫法稱為骨關節炎),第二是骨質疏松癥(女性絕經后5-10年是骨質疏松癥的高發年齡)。
1,先說說骨關節炎。關節疼痛超過3個月,早晨剛起床后晨僵小于半小時,膝關節沒有明顯紅腫,走路后疼痛加重,長時間坐著剛剛起來活動的時候癥狀也比較明顯,癥狀方面如果符合這幾條就高度懷疑關節炎了,拍片子經常可以看到關節間隙變小。主要是因為軟骨和半月板等結構磨損后,兩邊的骨頭靠近了。
①治療方面注意避免受涼和勞累,盡可能減少體重,避免長劇烈行走和長時間坐著不動。
②可以考慮局部外貼的膏藥,或者口服的nsaid類消炎鎮痛藥。
2,再聊聊骨質疏松癥。女性骨質疏松癥在絕經后5-10年高發,按照58歲這個年齡來說,的確是高發階段。從癥狀角度來說,骨質疏松癥引起腰背痛以及負重大關節的疼痛(負重大關節包括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
①治療的角度來說,確診以后得骨質疏松的確需要補鈣,但不是吃點鈣片就能解決,所謂什么離子鈣更是玩弄概念的騙子,所有的鈣質到了消化道都是離子鈣。骨質疏松癥需要使用調節骨代謝的藥物。
3,您這種情況,只有一個膝關節疼痛的話,我推測關節炎的可能性更大。實事求是的說,在頭條咨詢一下并解決不了問題,在這一方面我算是很專業了,也只能給你個大概得方向。需要去醫院找醫生當面看,確診以后對癥下藥。否則亂吃藥治不了病,浪費錢不說,還有副作用。
更多相關建議:
內分泌的改變會導致大量的鈣流失、會導致大量的雌激素流失,那么出現膝關節的疼痛,很有可能是由于骨質疏松誘發的,但是也不排除老人是否會存在膝關節骨關節炎,軟骨損傷或者是半月板損傷等誘發的情況。首先給您科普下如何明確老年女性是否存在骨松,以及其他可能導致骨關節疼痛的可能如何處理?鈣流失12%以上,患者就會出現明顯的骨關節疼痛,當流失的量超過20%以上,就會有明顯的骨折風險。尤其是處于絕經期以后的女性,會面臨一種特殊的骨質疏松,我們稱之為絕經期骨質疏松癥。首先,我們需要給老年人做一個檢查,我們稱之為雙能x線,這是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T值我們來判斷老年人的骨骼是處于骨量減少還是骨質疏松的狀態。這個是檢查的基礎,如果老人沒有骨質疏松,單純只是關節疼痛就盲目補鈣的話,有可能會導致患者便秘、胃痛以及結石。骨代謝,這個檢查最關鍵的意義在于可以明確老人的骨質疏松是由骨骼壞增強導致的還是骨形成變弱導致的,從而給予系統的指導用藥。另外這個檢查最關鍵的可以明確影響鈣沉積非常重要的一種維生素,我們稱之為活性維生素d的含量是否偏低?活性維生素d就相當于是鈣的搬運工,如果單純的補鈣沒有搬運工來工作的話,再多的鈣也無法沉積在骨骼上,都是做無用功。咨詢婦科內分泌科進行系統的調整。當明確老年人存在骨松以后,如何系統科學的補鈣呢?如何才能讓口服的鈣能沉積到骨骼當中去呢?第一,口服雙膦酸鹽類藥物,或者靜點唑來磷酸抗骨破壞。雙膦酸鹽類的藥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抑制骨吸收,臨床上常用的雙磷酸鹽類的藥物,主要有阿倫膦酸鈉,口服阿倫磷酸鈉的時候要注意,在服用藥物以后半個小時之內要適度的活動,不要久坐,否則會導致食道黏膜的損傷。靜脈注射唑來膦酸會導致患者出現一過性的發熱,一般要持續三天左右。第二,補充活性維生素d。前面已經提到,活性維生素d是鈣的搬運工,那么如果經過骨代謝檢查發現維生素d存在缺乏建議要給予補充,臨床上常用的是骨化三醇或者是阿爾法骨化醇。按說明補充即可。第三,鈣劑。建議口服鈣劑,每天的量控制在600毫克即可,不要超過這個量。至于補鈣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沒有區別,主要看鈣的含量。第四,飲食補鈣。我們國內很多老年人都沒有喝奶的習慣,但奶往往是非常好的維生素d以及鈣的補充品,建議老年人每天要飲用300毫升的鮮奶,可以補充約300毫克的鈣。同時建議有骨質疏松的老人要注意補充堅果,以榛子和杏仁為主,每天3~5顆即可。第五,生活習慣補鈣。建議骨質疏松的老人每天要堅持日曬,日曬的時間,我們要控制在15~20分鐘左右即可,如果是冬天陽光比較少的時候,可以增加到30分鐘。而且要進行適度的運動,比如慢跑和快走,是非常好的補鈣的活動。同時建議骨質疏松的人群要適當的做抗阻運動,比如舉啞鈴就是非常好的這一類的運動。科學的補鈣、合理的用藥、適度的運動是能夠將骨質疏松進行適度逆轉的。一般如果確定是由骨質疏松誘發的關節疼痛,經過科學合理的治療,兩個月到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癥狀就會有明顯的改善。但是這個年齡段,有的時候并不僅僅是骨質疏松會導致人們出現關節的疼痛,比如骨性關節炎、比如類風濕關節炎等等,都會導致老年人出現關節的疼痛,而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骨性關節炎。跪著擦地、坐在板凳上摘菜等這些動作都會對關節造成一定的刺激,尤其是到了圍絕經期這一段時間,鈣的流失以及雌激素的流失,也會對骨骼內的軟骨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女性人群,罹患骨性關節炎的幾率是相對來講比較高的。所以當老年女性出現了關節疼痛以后,我們就要考慮真的是骨質疏松導致的嗎?是否還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呢?是不是存在了骨關節炎關節內的軟骨出現了損傷,導致患者出現疼痛呢?骨關節炎引起的癥狀,在早期或者是中晚期會有一些相應的癥狀,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來判斷自己的家里的老人或者是自己是否是存在關節炎的可能。早期骨關節炎的癥狀:早期骨關節炎的患者,癥狀相對來講比較隱秘,很多是在上下樓梯會存在疼痛,但是走平路的時候反而沒有太特殊的癥狀。有一部分患者會存在關節的彈響,但是不痛。中期的患者:中期的骨關節炎患者,由于關節內的軟骨出現了明顯的磨損,關節的疼痛會有明顯的加重,而且在走平路的時候也會有比較明顯的癥狀。尤其在蹲起的時候,會有明顯的關節疼痛,大部分是在膝關節的內側出現疼痛感。這個階段很多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會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感受,就是覺著關節后方特別的緊,很多這個階段的女性會抱怨果果后方的酸脹,覺得筋特別的緊張。出現這種情況,說明您存在骨性關節炎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晚期患者的癥狀:骨性關節炎到了晚期,由于關節內的軟骨大量的磨損消失殆盡,很多患者會出現膝關節的畸形,疼痛也會非常的劇烈,步行超過500米左右機會疼痛難忍,有一些患者不能做正常的蹲起,生活質量明顯的下降。到了這個階段通常要進行手術才能解決患者的問題,也就是關節表面置換術。關節畸形的程度,那么可能做一張膝關節的x線片子,就可以明確患者關節的具體情況了。癥狀相對來講比較輕,疼痛并不是特別的嚴重,那么建議患者在檢查膝關節x線片子明確骨骼具體情況的同時,最好要做膝關節核磁的檢查,明確關節腔的軟骨是否存在損傷,損傷到了什么樣的程度,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醫生去給予患者進行系統的治療。口服氨糖來補充軟骨成分,可以進行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來增加關節內軟骨的粘彈性,增加關節腔軟骨的潤滑,減輕患者的癥狀。另外我們祖國醫學也有一些中成藥,比如仙靈骨葆這一類的藥物,對于保護關節和抗骨增生也會有一定的效果。體重的因素也是很關鍵的,建議存在骨關節炎的患者一定要減輕體重,盡量將體重控制在一個標準的范圍內。同時科學合理的使用膝關節也是非常關鍵的,既然已經存在了關節內的磨損,如果仍然長時間的做蹲起、爬山、過度運動、劇烈的跑步以及暴走等這些活動就會加重軟骨的磨損。夜間痛以及休息痛,那么可能只有通過外科手術干預的辦法才能解決患者的問題了。
總結
不代表老年的女性出現膝關節的疼痛就是缺鈣,缺鈣有可能是導致老年女性出現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但是很有可能患者同時存在著骨關節炎的可能。只有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的問診、查體、做對的輔助檢查,明確患者的問題到底來源于哪,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才能更好的幫助患者緩解痛苦。
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私信我,或者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復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能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我點個贊吧,謝謝了!
更多相關建議:
劉醫生談骨論筋?膝關節疼痛怎么補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補鈣治療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了解更多醫學知識。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更多相關建議:
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你媽媽58歲經常膝關節疼痛,如何補鈣呢?我覺得你媽媽這種情況要先去醫院看看,做個核磁共振、骨密度檢測什么的,看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對癥用藥治療比較好。58歲應該已經過了更年期,不過這個歲數的女人還是要經常注意補鈣最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都容易出現膝蓋半月板損傷的情況。這是因為人體長期負重及經常運動走路等活動引起的膝蓋內軟骨受損、炎癥等,會導致走路活動受限及疼痛。我朋友這個年齡也是這個癥狀,看醫生讓補充胺糖,吃了一個階段效果很不錯。你讓你媽媽根據醫生的建議治療。
要補鈣的話,我建議最好食補。平時多吃富含鈣質的食材。比如海產品、豆制品、一些蔬菜水果、肉蛋奶類都含有豐富的營養和鈣,每天適量食用一般不會缺鈣。尤其是蝦皮、小油菜、核桃等含鈣量非常高,每天吃一小把蝦皮(5克左右)補鈣效果就很理想,蝦皮的皮中含鈣最高,再加上其它食物中補充的鈣質,足以保證身體所需。每天吃太多補鈣藥物,不僅會加重臟器負擔,還會導致血鈣濃度太高,鈣在體內容易造成沉積,不利于心腦血管及身體健康。
建議最好去醫院做個骨密度檢測,如果缺鈣太嚴重導致了骨質疏松,就要遵醫囑及時用藥物補充,那樣效果好來得快。還也可看看中醫做做理療。但是你母親這種情況,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運動和活動要適量,減少身體負重,有個好心情,再配合藥物治療食物改善會有好轉。
更多相關建議:
膝關節疼痛有復雜的原因,首先應該確診是否為缺鈣引起的疼痛,其次針對性治療,不可以盲目補鈣。
老年人缺鈣是較普遍的情況,腸道吸收能力變差,那么可以多補充維生素d,并且多進行戶外運動,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和轉化。
如果是骨質疏松引起的膝關節疼痛,那么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多增加鈣質含量,如果癥狀不劇烈,那么不需要去醫院進行專門的診治,只需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即可。
總之,中老年人膝關節疼痛,先要進行診斷,再對癥下藥。如果需要補鈣,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廣東骨科專家團】。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膝關節疼痛=“缺鈣”,是大多數人的錯誤觀點!
因為像是骨關節炎、膝關節韌帶半月板等磨損也會引起膝關節疼痛。
接下來,本篇回答將重點介紹:中老年人如何“有效”補鈣?
而想要有效補鈣,我們得了解清楚2點:鈣攝入量與鈣吸收量。
關于鈣攝入量:每日補鈣越多越好嗎?
每個人的鈣吸收量是有限的。當攝入足夠的鈣,繼續補鈣等于浪費,也有健康風險!
據相關研究數據,每天從食物或鈣補充劑中攝入鈣超過2000毫克,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18歲-50歲)推薦每天要攝入鈣800毫克;13周以上的孕婦與超過50歲的朋友,推薦每天攝入鈣1000毫克左右。
食用含鈣量高的天然食物是補充鈣的重要途徑。
- 每100克芝麻醬含鈣1170毫克;
- 每100克蝦皮含鈣991毫克;
- 每100克炒榛子含鈣815毫克;
- 每100克紫菜含鈣264毫克;
- 每100克黑木耳含鈣247毫克;
- 每100克黑豆含鈣224毫克。
如果不知道每天的食物是否含有足夠的鈣,我們可以找一些檢測飲食營養的小程序,輸入菜譜計算一下。
發現沒有辦法從天然食物補充足夠的鈣,也可以適量服用鈣片等鈣補充劑。
關于鈣吸收量:每次人體能吸收多少鈣?如何讓身體有效吸收鈣?
注意:人體對鈣的吸收是有限度的!人體每次大約能吸收鈣400-500毫克。多余的鈣會被排出體外。
所以,補鈣不是一次性把鈣片吃完就行,而是需要一天分多次進行,每次不要超過500毫克。
還要注意,鈣的吸收依賴于維生素D。不是把鈣片吃完,拍拍屁股就可以走的。
打個比方,“維生素D”是“鈣”在人體內的交通工具。
如果沒有足夠的交通工具(維生素D)運輸“鈣”,攝入的“鈣”容易從腸道排除出去。
所以,補鈣之余,我們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
維生素D又稱陽光維生素。補充維生素D的方法之一是直接通過曬太陽去讓身體合成維生素D。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吃維生素D補充劑或者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獲取。
如上圖所示,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魚肝油、魚肉、雞蛋黃、牛奶等。
力量訓練,也被稱為抗阻力訓練,是依靠自身力量去對抗外界阻力達到強化肌肉的效果。
阻力的形式有很多種,如通過自身體重、借助器械(杠鈴、彈力帶)產生阻力。
例如,我們可以手握啞鈴進行屈伸手腕,屈伸手肘等鍛煉上肢骨骼的運動。(或者如果你幾乎不運動,可以先從無負重開始,適應后再加啞鈴,以免運動損傷。)
也可以借助彈力帶,讓下肢對抗彈力帶的阻力運動。
以上是一些簡單的運動示例,如果你打算進行力量訓練,請先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循序漸進進行。
總結
總的來說,補鈣不是買了鈣片直接吃掉就行了。想要有效補鈣,得了解每日補鈣量是多少,單次服用鈣片量是多少。
想要補鈣到骨骼上,還得加入適量的力量訓練。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覺得還不錯,記得“點個贊”順便分享出去給有需要的人喲~
參考文獻:
Del Valle, Heather B., et al., eds.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2011).
更多相關建議:
老年人補鈣,白天多出去走走遛遛、曬曬太陽,有利于促進鈣的生成,多吃點大豆類食物,牛奶或酸牛奶,可以吃維生素D有利于促進鈣的吸收,本人最近在服用后愛傲骨無雙,現在品種太多,挑一款也不易,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建議可以關注“聽會兒中醫”APP,里面有具體介紹補鈣的小課堂。
更多相關建議:
更年期以后,女性的鈣吸收急劇下降,如果不及時補鈣,就會造成身體鈣質的大量流失,中老年人群中女性骨質疏松的人群遠大于男性。所以媽媽的身體狀況就會出現各種情況,什么四肢無力,骨質疏松等等,我去年給我媽買的后愛傲骨無雙,她每天都堅持服用,腿也不疼了,也推薦你給家長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