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系統:頭疼,頭暈,焦慮,緊張,失眠,乏力,困倦,口干,多汗,震顫,痙攣發作,興奮,轉躁,5-HT綜合征;胃腸道:常見惡心,嘔吐,厭食,腹瀉,便秘;過敏反應:皮疹;性功能障礙:陽痿,射精延緩,性感缺失;其它:罕見的有低鈉血癥,白細胞減少。
雖然看起來涉及很多系統,有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的藥物不良反應。但并不是所有的反應都一定出現,更多的是一種可能。我們可以隨意翻看任何一種慢性疾病的常用藥物,甚至很少找到比SSRI描寫的不良反應更少的藥物。
當然,由于抗抑郁藥物是作用中樞神經以及神經遞質的藥物,所以確實更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感,而且還有可能出奇的影響到性功能障礙。但其實即使這樣的不良反應也是可以改善的,甚至一些患者只是在服藥初期出現明顯的不適感,之后會自行改善不良反應。不能自行緩解的不良反應也完全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跟據你的具體情況增加輔助藥物,或者減量、甚至換藥。
對于患者而言,應該如何面對藥物不良反應
懂藥理的人都知道,藥物的不良反應是藥物不可缺少的兩個必然屬性,不存在沒有不良反應的藥物,這一點不只是抗抑郁藥物,而是適用所有藥物。醫生選擇藥物是為了治愈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癥狀,在選擇藥物的時候當然會考慮藥物不良反應的因素,所以選擇的藥物一定是患者能夠耐受的,如果藥物不良反應對你真的難以耐受,那么醫生也會幫助你更換治療藥物的。
對抗抑郁藥物來說,是否使用抗抑郁藥物關鍵看抗抑郁藥物的治療效果和藥物不良反應之間的比較,如果療效遠大于不良反應,是可以選擇則性耐受的不良反應;反之,如果藥物不良反應給患者造成的影響與緩解的抑郁癥狀相當,或者大于抑郁癥狀的緩解,再堅持這種治療藥物就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
當然,具體的藥物選擇一定是你的主治醫師在充分與你溝通征得你或家屬的認可后進行的選擇。所以抑郁癥患者選擇藥物是需要本人參與的,因為所謂抑郁癥,一定需要長期服藥,也一定需要得到患者自身的認可,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藥物依從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疑問可以私信留言,或者評論區討論一下。
更多相關建議:
是藥三分毒,肯定有副作用,我要查閱資料再告訴你,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我老婆就是抑郁癥,以前認識一個老中醫,經常給我們開藥。百分百是有副作用,這個藥其實沒有大作用,就是讓患者天天昏昏沉沉想睡覺,想睡覺肯定沒有精神。年紀輕輕天天在家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覺,結果導致年紀輕輕就大腹便便,身寬體胖,達到150斤。還有就是如果吃藥就不能懷孕,因為藥物對孩子有影響,搞不好就是傻瓜,必須停藥半年后才能懷孕。
更多相關建議: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大多數人都忙忙碌碌,工作生活的壓力也帶來了精神的壓力,抑郁癥患者也越來越多,我在門診藥房就接觸了很多服用抗抑郁藥的患者,感覺應用這類藥物的患者較數年前明顯增多。而抗抑郁藥物作為一類影響神經系統的藥物,的確是有一些副作用的,但是,我們應該明確,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的,這是由于治療藥物都有一定的選擇性,我們想要的治療作用之外的作用稱為副作用,所以我們應該更注重合理應用抗抑郁藥,明確其可能的副作用,應用時注意監測,這樣可減少副作用帶來的傷害。
抗抑郁藥有三環類的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四環類的馬普替林,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如帕羅西汀、舍曲林、曲酞普蘭、氟西汀,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嗎氯貝胺,5-羥色胺與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這一類藥物因為作用機制是影響中樞的神經遞質的攝取或阻斷其受體,其主要不良反應也以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多見,如可引起失眠、頭暈、頭痛、緊張、震顫、興奮、焦慮、痙攣發作,這些不良反應可以通過小劑量起始治療,逐漸加量,幾周后這些不良反應可逐漸消失,失眠焦慮的不良反應可以加用地西泮類藥物緩解。
其次,這類藥物可引起胃腸道損害,比如胃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紊亂,這些不良反應與劑量有一定關系,可減量服用或飯后服用。另外,這類藥物可引起體重增加,但大多數患者體重可無變化。
這類藥物還可以引起性功能障礙,比如男性陽痿、射精異常,女性閉經、快感缺失等,男女均可引起乳房腫脹、泌乳現象,發生這些不良反應時,可調整沒有這些不良反應的藥物治療。另外,還可引起全身性損害,如皮膚過敏反應、意識模糊、寒戰,影響膽堿能神經引起多汗、口干等,還可引起皮疹、呼吸困難、發熱等,出現這些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停藥。有研究對225名服用不同抗抑郁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其百分比進行了統計,如下圖所示:
另外,這類藥除了起始治療時緩慢加量,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另外,應堅持用藥,不應隨意停藥,抗抑郁作用需要服用7到10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而藥物顯效后,需要維持治療4到6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使病情穩定、減少復發。服用此類藥物,避免突然停藥,特別是半衰期短的藥物,驟然停藥,可出現撤藥綜合征,所以,應該逐漸減量,需要2個月左右梯度減少,逐步停藥,可防止撤藥綜合征的出現,也可降低病情復發。
參考文獻:
抗抑郁藥的不良反應及合理應用,2012,29(5)
抗抑郁藥臨床不良反應警示 2008,3(22)
更多相關建議:
我抑郁癥期間醫生給我調整幾次藥物搭配服用百憂解、艾司挫侖、鹽酸曲挫酮片、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阿戈美拉盯片、解郁丸、佐匹克隆片等很多種藥物,服藥后總的感覺就是肌肉酸痛,不想吃飯,反應遲鈍,心情低落,末梢神經紊亂,夏天里感覺不出來冷熱,每天晚上喝了藥以后,迷迷糊糊藥性發作開始睡眠,到了三四點的時候眼睛就像機器一樣猛然睜開了,再就翻來覆去睡不著了,白天兩個大腿非常酸痛,全身說不出來的難受。我堅持了三個月就是每天能睡會覺,別的感覺對自己的抑郁沒有什么作用就沒有再服藥了,斷藥的前幾天每天夜里一點都睡不著,白天也沒有一點困意,慢慢的大概一星期左右可以夜里間歇性的睡一下了,身上的酸痛脹感覺沒有了,我現在就在堅持不喝藥,堅持下去身體才會恢復自己的正常功能,才能感覺冷和熱,食欲也慢慢的越來越好了。現在才明白抑郁藥物就是麻木你的神經讓你遲鈍不再胡思亂想,但是副作用太大了,我是深深的體會到了。
更多相關建議:
長期吃抗抑郁的藥物肯定是有副作用的,其實不管是吃什么類的藥,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藥物有副作用,這是藥物本身的屬性,用藥的一個原則就是要權衡治療作用和副作用相比,只有獲益大于風險的時候才可以用。
比如說抑郁癥患者長期的情緒低落,消極可能會導致精神障礙甚至自殺,如果用藥的話,那么就會改變這些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即使有一定的副作用也是可以接受的。
下面我就談談臨床上常用的幾種抗抑郁藥。
一、三環類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丙咪嗪等。
丙咪嗪他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抑郁癥以及內源性的抑郁癥,更年期抑郁癥效果都是比較好的,對反應性的抑郁癥以及對精神病的抑郁成分效果較差。
常見的不良反應可能引起口干視力模糊便秘,甚至排尿困難以及心動過速等抗膽堿的作用,還可能出現多汗無力,頭暈失眠皮疹,甚至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共濟失調等不良反應。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不能使用,因為它可能導致尿潴留,升高眼壓。
二、NA(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藥:如地昔帕明,馬普替林等
此類藥物主要用于腦內去鉀腎上腺素的缺乏為主引起的抑郁癥,它的作用特點是起效快而且鎮靜作用抗膽堿作用和降壓作用較弱。
和丙米嗪相比不良反應較小,但對心臟影響和丙米嗪相似過量,可能導致血壓降低,心率失常,發生震顫,口干便秘等。
三、5--HT(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藥: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羅西汀等
這類藥物主要用于腦內的5羥色胺減少所致的抑郁癥也可用于病因不清,但其他藥物療效不佳或者不能耐受的抑郁癥患者。
三環內抗抑郁藥物的療效雖然比較確切,但有20%~30%的患者可能無效,而且它的副作用較多,5-HT攝取抑制藥。不良反應相對較小,很少引起鎮靜作用,也不損害精神運動功能,對心血管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比較小,此類藥物具有抗抑郁和抗焦慮的雙重作用,它的抗抑郁效果可能需要2~3周才可以顯現出來。
不良反應,偶有惡心嘔吐,頭疼頭暈,乏力失眠,厭食,體重下降。
更多相關建議:
吃過幾種,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不吃會整夜整夜睡不著。因為心理抗拒,停了一年多。換成褪黑素和安眠藥,人胖了很多,也衰老了很多,皮膚也暗黑色,眼窩深陷。現在打算繼續吃。黛力新,眼白會充血。
更多相關建議:
我母親是因為抑郁癥絕食,最后導致肺部感染去世的。怎么說呢,在她抑郁癥大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離世前),我對抑郁癥這個疾病走了相對充分的了解和認識,這期間我和爸爸一直陪在她身邊。決定讓媽媽住院前,讓她在家遵醫囑口服過一周的抗抑郁藥,后來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她自行停藥了,然后就發生了很嚴重的情況,現在看應該算突然停藥的副作用吧,她陷入了極度抑郁的狀態,較服藥前更為糟糕。整個人都呈現了亞木僵的狀態,躺在床上不說話,也一動不動,飯更是一口都不吃,由于營養良,身體一下子衰弱下去,持續一周我們就去了醫院,開始是綜合醫院對生理疾病對癥治療,好轉后就轉院去了治療抑郁癥的專科醫院。
在專科醫院,醫生先后對我媽媽的抗抑郁治療調整過很多次處方,效果都不好,她還是不動不吃,日漸虛弱。口服藥的副作用卻顯而易見,有的醫囑藥方服用口,她就開始出現幻覺,她表述的情景或事件都不是真實的,還是出現妄想的狀態。服藥后有一些時段還表現出異常亢奮,不停地說,有這話表達得特別真實,就是平時正常狀態下礙于面子絕對不會說的話,語言犀利精辟。總之,親人看著很揪心,心急如焚,但又無能為力。除了服藥,媽媽還接受了電療,特別遭罪,人推出來的時候嘴唇都咬破了,口吐白沫,眼鏡掙得老大。最后的最后,應該是說,媽媽的抑郁癥治療已失敗告終。
我不知道是不是沒有特別有效的抗抑郁治療藥品和方法,亦或者我們送媽媽去接受治療太晚了,媽媽永遠地走了,讓她告別這場人生的灰暗謝幕,應該也是她的心愿,太痛了,她不再受折磨,也是一種解脫。希望我們都能遠離疾病,無論身體還是精神。
最后我想說,既然生病,就要治療,有沒有副作用,又有何妨呢?!
更多相關建議:
1、 長期吃抗抑郁的藥物或按療程服用會造成對胃的刺激,而且對人體的免疫力也會有影響,
2、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這種藥物可以使血壓升高,嚴重時還可以表現為枕部頭痛,惡心,嘔吐,血壓驟升,瞳孔縮小及心率不齊等。所以高血壓患禁用,出現以上癥狀的患者禁用。患有心臟病或老年人要慎用。
3、 三環類抗抑郁藥物:這類藥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的食欲和運動,還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但是這種藥物可以導致患者嗜睡,口干,視物模糊,尿潴留,便秘等。所以,此類藥物青光眼患者,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抗抑郁藥物治療雖然是一條必要途徑,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我們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和藥物一起治療,可以減小藥量,見效藥物對人體帶來個傷害。
更多相關建議:
對我來說這藥的副作用非常大,剛確定是抑郁癥時,醫生開的是抗抑郁藥和安眠藥,吃了之后人就昏昏沉沉的,很疲備,發軟,無力需要整天躺著,這問題還是小的。
接下來呢,胃漲,胃痛,飯吃不下,嘴里吃什么都沒味道,如嚼蠟。再來呢就不停拉肚子,無法吃下東西,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停藥,停藥時我還會全身控制不了的抽搐,兩星期才沒抽了,后面轉中藥治療,胃潰瘍了,抑郁加胃潰瘍一起用藥三年多才較不常拉肚子,但胃腸道一直都很弱。
這副作用可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