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積食,估計大多數孩子都會遇到。
主要癥狀就是某段時間不吃飯,肚子脹,口臭,粑粑酸臭,睡覺哭鬧等,長期不調理,會引起小兒脾虛,導致營養吸收不足,身體抵抗力低下,愛感冒發燒。
那怎么辦呢?教大家做一個消食化積的小食方——山楂六物膏。
這是一個中醫上很出名的消食方,由六種材料組成:
山楂,麥芽,茯苓,雞內金,山藥,大棗。
山楂是主藥,是最常用的健脾開胃、消食化滯的材料,含多種有機酸,口服后增強胃液酸度,可促進蛋白質、脂肪的消化、促進食欲。
有的家長會直接給孩子吃山楂片,但山楂只消不補,長期吃反而傷胃,所以要搭配其他補脾的材料。
山楂六物膏中,雞內金和麥芽也是消食化積的,但茯苓、山藥卻可以健脾養胃,這樣綜合起來,效果就很全面。
做法:
1.準備山楂,麥芽,茯苓,雞內金,山藥,大棗,各適量即可,分量差不多就行,另外再準備一塊老冰糖。
2.把除了老冰糖的所有材料洗干凈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3小時。
3.過濾出藥渣。
4.放入老冰糖小火慢熬,進行收汁,稍微粘稠,成晶瑩透亮的狀態就熬好了。
5.用瓶子裝起來,放進冰箱保存。
這個食方吃起來酸酸甜甜的,特別開胃,可以直接舀一勺吃,也可以用開水沖泡喝,還可以當果醬,抹在面包片上吃,可以說相當的可口了。
每天飯后給孩子化水喝一杯,當飲料就行了。孩子的胃口會越來越好。
成年人的以下幾種情況也適用:
1.忙碌、壓力大,飲食失衡、不規律而導致脾胃不適;
2.吃的多,動的少,脾胃弱不消化帶來的虛胖;
3.肉吃的多,素吃的少,腸胃油膩、脘腹脹滿,時而惡心;
4.有饑餓感,但吃了東西后卻有飽脹感、食欲不振;
5.脾胃弱不消化帶來的腹脹,口氣重~
更多相關建議:
小孩積食的現象,一般是脾胃虛弱的孩子為多見,也有一部分是孩子胃口太好,吃的過多過剩導致的。
寶寶吃多了積食了,消化不掉的食物,就會讓脾胃死機。
積滯沒有及時清理,就會發酵生熱,堵住身體的氣機。氣血被堵住了,就不能到達腸道來推動便便前進。
脾胃虛弱導致腸胃功能弱,吃進去的食物沒辦法及時消化、吸收導致積食。
脾胃虛弱的孩子容易發生積食,父母如果細心調理的話,相信不會沒效果。可能是因為調理了好長時間了,但是孩子吃東西還會有積食或者不消化的情況,所以認為調理的沒效果。其實,你應該這樣想,就像我們用抗衰老的護膚品,一時半會肯定看不出效果,可能你用了兩年皺紋該長還是照樣長了,但是你要明白,如果你不用這兩年的話,你的皮膚狀態肯定是不會有現在這么好的,皺紋肯定更多。除非,你的調理方法不是很科學,或者你沒有堅持按療程,或者你一邊調理一邊飲食各方面不注意。
這種情況最好及時給孩子消食,否則孩子睡不安,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消積后記得健脾。
- 積食的癥狀
一般表現為孩子食欲下降,胃口變小,有些會有輕微惡心、嘔吐。
有些孩子會肚子脹疼,肚子鼓鼓的,摸起來硬硬的,人特別難受。大便也不通暢,甚至好幾天不拉大便。
表現為舌苔比較白且厚膩,有比較重的口氣,酸腐的味道。還有些排氣,大便都很臭。
有些孩子比較經常積食,鼻梁上會出現青筋。通常這樣的寶寶,嗯,消化吸收都比較弱。
2.積食了怎么樣快速消食?
(1)喝山楂麥芽水或者焦三仙
可以到藥店買山楂炒麥芽,一起熬水給寶寶喝。喝過之后會覺得肚子特別餓,還有一種想排便的感覺。
這里要提醒的是,麥芽一定是要焦三仙,焦麥芽。山楂,麥芽都是助消化的食物。還可以加上萊菔子。
(2)可以吃雞內金
(3)小兒推拿
揉龜尾,下推七節骨。
(4)考慮到孩子年齡小喝不下中藥,媽媽選擇中藥外貼,健脾穴位組合,如中脘穴、足三里穴、脾俞穴、天樞穴等等,
(5)如果想要快速解決,那就是扎四縫穴。
積食是小問題,但是也不能忽視,發現一點蛛絲馬跡,得趕緊扼殺在萌芽狀態,否則只能很快給點顏色你瞧瞧,反復積食,傷脾胃,只有脾胃好了,吃得好,才能育兒更輕松。
孩子消化系統是如何變弱的?
消化系統變弱的原因另外喂養不合理,頻繁過渡喂養,給孩子生冷寒涼的食物,以及用藥,導致孩子脾虛,一不小心就會積食,所以還得從根本上改變。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回答問題。
對于許多小寶寶而言,腸道功用失調是很常見的,一般還伴隨著消化不良、腹脹腹痛、便秘腹瀉,尤其是寶寶吃多了,積食的狀況,常常還會伴隨積食發燒等。就一般來說,寶寶出現積食了,往往會有口臭、舌苔厚膩、呼吸會有一股酸腐味兒,有的寶寶整個舌頭都附著厚厚一層舌苔,而且拉的便便特別臭,有的寶寶還會出現大便干燥的狀況。
寶寶積食,對于父母而言是很掛心的,而對于寶寶而言可謂是忐忑不安,睡覺不踏實,哭鬧也會很嚴重。特別是積食后,寶寶胃口變小了,和以前一樣的奶量卻吃不了多少。其實,對于寶寶積食應該怎樣處理的問題,赫媽也查閱了很多資料,結合自身的經驗,就跟大家一起來談談小兒積食的問題吧。
小兒積食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找到積食的原因。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寶寶出現積食,大多都是和父母有關系。主要是喂養問題,因為小寶寶的腸胃本來就很脆弱,特別是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較的寶寶,腸道更容易受到影響,再加上此時喂養不當,給寶寶吃了太多食物或者吃了營養含量高的食物,這樣都是會造成寶寶腸胃負擔變重,引起積食的。
所以,赫媽建議各位寶媽寶爸,假如平時寶寶的腸胃有問題的話,可以給寶寶服用一些益生菌調理,或者適當改變一下寶寶的飲食結構,調整飲食添加等。一定要牢記,寶寶積食狀況出現的時候不要一味的給寶寶減少食物攝入就完事了,是一定要找到積食的原因,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改善和處理寶寶的積食問題。
而在這兒,赫媽結合了自己過來的經驗總結,寶寶積食問題是因為脾胃不好造成的。假如是還在吃奶粉的寶寶建議換一款適合脾胃差的寶寶喝的奶粉。因為腸胃功能本來就脆弱的寶寶更需要采納適合的喂養辦法,這樣下去,寶寶的體質才會得到改進,抵抗力才會變強。因此,積食應該從寶寶的腸胃開始調理。
積食狀況比較嚴重的寶寶,可以適當用一些積食藥物進行醫治,可是不建議給太小的嬰幼兒寶寶使用藥物,最好的辦法還是改善喂養辦法。情況嚴重的話,需要去醫院,請醫生根據具體狀況醫治。在平時,注意不要一次性讓寶寶吃太多,多喝水、不挑食,也可以按揉一下肚子或者熱敷等,都可以緩解積食。
更多相關建議:
現在有很多孩子都特別挑食,看見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吃很多,看見不愛吃的就不吃了,長此以往,孩子的脾胃運作就會出現問題。積食的問題就很容易出現,那什么是積食呢?就是我們的孩子平時對某些食物攝入過量,導致脾胃功能減弱。
孩子積食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舌苔變厚、嘴里有異味、沒胃口、晚上睡覺不踏實,有的孩子還會嘔吐、飯后容易腹脹等等。
孩子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家長可以找醫生調理,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服用下面這個方子,可以有效緩解孩子的積食問題:
材料:焦三仙(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正規藥店都能買到)6克、炒雞內金6克
做法:在砂鍋中放入材料和適量水,開鍋后小火煮20分鐘即可。
用法用量:飯后服用,一般兩到三次,孩子的積食就會消掉。
溫馨提示:這個房子是3歲以上的小朋友用量,實際上七八歲的孩子可以各用9克,3歲以下的孩子各用3克即可。
更多相關建議:
小兒積食可能是家長平時慣出來的,對食挑剔,也有可能是家長喂食不當,輔食添加不合理,影響小兒消化能力,也有可能和氣候有關。
消積食可以用按摩方法,按寶寶的背部脊椎兩旁二指處,輕輕捏起注意力道。也可以慢慢按摩寶寶的腹部。注意飲食調理,飲食清淡,選擇容易消化的粥,湯。
小兒積食可以做些食譜如山楂湯、白蘿卜湯等等。注意控制孩子的飲食,不能挑食,可以把蔬菜和水果打成泥或做成粥給孩子吃。不能慣著小孩吃零食,愛吃的食物也不能一性吃太多。
更多相關建議:
小孩子的脾胃是十分脆弱的,我家有兩個寶寶,大寶進入兩三歲后病開始多了起來,后來我們才知道是喂養不當造成積食而造成的。
積食嚴重起來,就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容易生病。所以對付積食,除了懂得如何快速消食,還要從日常生活中去注意調理。
1、每日10秒觀察寶寶積食狀況。
看舌苔、聞口氣,如果寶寶的舌苔變厚變白,口氣酸臭,證明積食嚴重時,就要給寶寶消食了。
當積食情況不算很嚴重的時候,可以煲三星湯,就是谷芽10g、麥芽10g、山楂5g,一周一次到兩次,具體情況得看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喝三星湯的一天,可以配合素食,讓消食的效果達到最大化。
2、日常調理,治未病。
日常注意不要喂食、擔心寶寶吃不飽,不夠營養。
現在的寶寶們吃食都十分豐盛,只擔心吃太多,不用擔心營養不良。
古話有云:“若要寶寶安,三分饑與寒。”
這是十分有道理的。
喂食的壞處就在于,寶寶很容易就會過度攝入,脾胃消化不良,自然容易積食。而且,食物應該注意是容易消化的才可以讓寶寶吸收好,脾胃運作好。
另外,每天注意寶寶的消化狀況,及時消食,可以讓寶寶的脾胃處于健康的狀態,就沒那么容易生病了。
最后,每一個媽媽都是一個學習升級的過程。
對于寶寶積食的食療,網上也有許多的資料,但是總體的宗旨都是一個,切勿過度攝入。
現在許多家長都很擔心寶寶吃不飽,不長肉,不長高。
但是比起這些,寶寶的健康更加重要。
現在就是打基礎的時候,脾胃調理好了,長高和長肉不在話下。
大家共勉。
更多相關建議:
是因為吃了過多的肉食還是其他谷物類的食物,如果是肉食,建議給寶寶服用大山楂丸來消食健胃比較好,如果是吃了谷物或其他輔食產生積食的話,建議給寶寶喝點大麥茶,或用雞內金研粉沖服,每天早晚可以給寶寶捏脊三次,這樣既可以防止寶寶積食,也可以增強寶寶的食欲,愛吃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更多相關建議:
新小米洗凈用文火炒熟變黃,涼了后打成粉,熬稀粥,喂孩子100克,大點孩子可以喂多點,這種方法見效快,沒有副作用。
更多相關建議:
家長在喂養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寶寶很容易就出現積食 ,這種病癥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健康,所以要及時進行治療,有很多方法可以消除寶寶積食,其中控制飲食是很重要的,要給孩子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也可以制作一些可以消積食的食療方給孩子食用。
小寶寶很容易就患上積食,主要是因為飲食不節制,吃多導致的,積食會生內熱,導致胃火、肝火郁熱。因為孩子需要的營養有限,如果吃的食物營養過高,身體無法消化吸收。很多食物積聚在胃腸里面,這樣脾胃的功能就會嚴重受損,積食就是這樣形成的。
孩子積食如何排出來,有下面幾種方法:
一、控制孩子的食量,從飲食方面來說不要讓孩子吃得太多,當孩子出現積食的癥狀時,當務之急是要把孩子吃的過剩食物消化掉,所以要控制孩子的食量、不要吃得太多,這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二、等孩子的積食癥狀有好轉后要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飲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肉、魚這些食物要少吃。
三、可以采取推拿的方法,媽媽可以帶孩子去專業的小兒推拿館,或者也可以買一本推拿的書,學習寶寶推拿。
四、建議寶寶多做一些戶外運動,多數孩子做一些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寶寶消化食物。
五、做戶外運動有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發育,也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可以幫助消化、吸收。如果用藥物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吃一些化食藥物,比如小兒化食丸、小兒山楂丸、化積口服液等藥物。
寶寶積食是因為吃多導致腸胃負擔太重,所以要給患兒吃一些粗糧、青菜、小米粥、面湯、蔬菜粥,可以清腸下火,同時適量補充益生菌。不想孩子出現積食,家長就不要給孩子吃太飽,無論什么樣的食物,營養再好也不能給孩子吃太多,否則不僅不能幫助孩子補充營養,還會造成孩子積食,給孩子的健康帶來損害。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孩子有輕微的積食癥狀的話,家長可以暫時減少孩子的進餐量,以免加重積食的癥狀,同時可以輕輕順時針給孩子揉揉肚子,以增加腸蠕動,加速排便;如果小兒發生了嚴重的積食現象,可以采取一些幫助消化類的藥物能夠快速的消除積食,如果服用藥物最好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家長切勿擅自給孩子用藥。一般情況下,孩子積食跟飲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建議家長要從飲食上做調整,盡量以低蛋白、低熱量的飲食為主,同時在生活中要適當的給孩子喂水,讓孩子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