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調整分娩體位能減輕分娩疼痛、加速產程進展、促進自然分娩。也就是說,不要總是一個姿勢呆著,不要總躺在床上不動,躺著、坐著、站著、走著、跪著、趴著......怎么舒服就怎么來。下面,就講講有利于自然分娩的體位。孕晚期孕婦在懷孕35-36周開始,可以做下面的動作:骨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調整分娩體位能減輕分娩疼痛、加速產程進展、促進自然分娩。
也就是說,不要總是一個姿勢呆著,不要總躺在床上不動,躺著、坐著、站著、走著、跪著、趴著......怎么舒服就怎么來。
下面,就講講有利于自然分娩的體位。
孕晚期
孕婦在懷孕35-36周開始,可以做下面的動作:
骨盆傾斜練習:卷起背部,然后伸直。這個練習有助于放松韌帶,緩解懷孕期間的背部疼痛,還可以幫助胎兒定位,防止發生枕后位。
溫馨提示:
胎兒的臉朝外,也就是朝著孕婦的腹部,專業術語為“枕后位”,這種位置會導致產程延長,并且伴隨著更加劇烈的疼痛,難產的風險增加。
坐在球上,左右搖擺骨盆或者左右轉動臀部,也可以跪著趴在球上,搖動臀部。
孕晚期不建議長時間坐在沙發或者椅子上,尤其是膝蓋低于臀部的坐姿,經常這樣坐著的孕婦臨產后發生枕后位的風險增加,而坐在分娩球上,臀部會下陷,膝蓋會高于臀位,有利于預防枕后位的發生。
溫馨提示:
坐在球上的時候,如果覺得不穩,可以用手扶著前面的支撐物。
臨產初期(潛伏期)
從開始肚子疼到宮口開到3-4cm稱為“潛伏期”。
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孕婦宮縮持續時間較短(30秒左右),間隔時間較長(5-6分鐘),還可以忍耐,體力也還不錯,這時候可以采取下面的體位:
上述兩種體位能有效利用重力,加速產程進展,減輕腰骶部疼痛。
走累了,當然要休息一下,孕婦可以采用半坐臥位,既達到休息的目的,又比躺著能更好地利用重力。
活躍期
隨著產程進展,宮縮的持續時間越來越長(50-60秒),間隔時間越來越短(2-3分鐘),我們稱之為“活躍期”。
這一階段,孕婦疼得厲害,也很疲勞,不太愿意下來走,那么可以:
孕婦站著,身體向前趴在丈夫或者助產士身上、椅子背、墻壁或者固定在墻壁的橫欄上或柜臺上。
這種姿勢除了能讓孕婦休息并有效利用重力的優勢,還能促使枕后位的寶寶旋轉,如果加上臀部左右搖擺,還能減輕骶部疼痛。
溫馨提示: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讓丈夫陪在身邊,趴在他身上,幸福滿滿,兒茶酚胺的分泌就會減少,疼痛也就可以減輕了。
這種姿勢有利于休息,對高血壓的孕婦還能降低血壓,還有利于枕后位的胎兒轉為正常胎位。
溫馨提示:
胎兒枕后位時,助產士會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孕婦側臥位的方向(左側還是右側)以及方法(側臥還是側俯臥)。
上述體位有助于緩解背痛,協助胎兒旋轉,減輕痔瘡,加上骨盆搖動和身體前后運動更加有效。
第二產程
從宮口開全到寶寶生出來,就是“第二產程”。
這個階段宮縮會加重,1分鐘就會疼一次,一次疼1分鐘,真是痛不欲生。
孕婦可以采取蹲位:
或者坐在馬桶上:
能有效利用重力促使胎兒下降,尤其適合胎兒頭位置偏高或孕婦恥骨聯合偏低的情況。
溫馨提示:
上述各個階段的體位只是推薦體位,不是絕對,比如潛伏期也可以側臥在床上,活躍期也可以下來走一走,具體采取什么體位舒服還要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待產過程和分娩過程的體位有很多種,一般來說,孕婦覺得舒服的體位就是最有利于產程進展的體位,當然,專業的醫護人員也會根據具體情況比如體力、胎方位、是否有并發癥等情況指導孕婦采取合適的體位。